摘要:那些习惯催吐的人被称为“兔子”,经验丰富的他们只要轻轻一抠,就能将胃里的食物吐个一干二净。而当你过度在意外界对于身材的评价,形成了“女生就该90斤”的错误自我期待时,身体焦虑就会找上门来。

原标题:25岁女生暴食险被撑死:被身体焦虑绑架的中国女孩们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2423天

01

前几天,看到一则报道。

一位25岁的女生,硬生生地把自己吃进了医院。

10个包子、4只鸡腿、30根雪糕、3升奶茶……让她的胃撑到盆腔的位置,触目惊心。

连医生都不免惊叹:从没见过这么大的胃。

因为女生之前比较胖,遭受到男朋友的嫌弃,于是她就开始了不健康地节食减肥,造成减肥过度。

现在看到零食就控制不住自己,情绪化饮食。

女生说自己以前也曾暴饮暴食过,然后都在家自己抠出来了。但这次未能成功,最后只能去医院。

在各种讨论“她怎么吃的”、“3升奶茶谁会喝得下去”的评论里,我看到了这样一条:

“就没人觉得这个男友有问题吗……我真是服了对女性bodyshame的理所当然了……”

对啊,就没有人觉得“因被嫌弃胖而减肥”是不正常的吗?

减肥似乎成了女生永恒的话题,而瘦成竹竿也似乎是女明星们共同的宿命,她们惊人的饭量总是隔三差五地上热搜。

在《亲爱的客栈》里,有一期乔欣来做客。

刚开始一直以“在减肥”拒绝食物的乔欣,在深夜终于抵挡不住人类原始的欲望、或者说是求生本能,开始和杨紫一起翻冰箱找东西,看起来焦虑且不安。

最终她不仅吃了曲奇饼干,还煮了一锅放着肉的泡面。

同期男嘉宾看到这番情景,问了一句:“不是说女艺人晚上不吃饭吗?”

没想到,乔欣毫不犹豫地回了一句话:

“我们刚抠完吐。等一下再去抠一下。”

态度之淡然,仿佛催吐是所有人的家常便饭一样。

和前面说到的25岁女生一样,很多人都是通过催吐来缓解自己进食后的焦虑。

这些人认为,吃了就吐,不仅能满足口舌之欲,还能不胖。

那些习惯催吐的人被称为“兔子”,经验丰富的他们只要轻轻一抠,就能将胃里的食物吐个一干二净。

但长此以往,牙齿、咽部、胃部、胰腺等等身体各器官,都会受到极大损伤。

许多人因节食而暴食,吃的分量开始远超于身体能接受的,就是患上医学意义上的“暴食症”。

而后又为了缓解焦虑,开始催吐,如此往复。

为了瘦,真的要做到这种地步吗?

02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最近很流行的“BM风”。

所谓BM风,简单来说就是Brandy Melville ,一个诞生于意大利、走美式少女风的品牌所衍生出来的穿搭风格。

去年泫雅、Jennie、Lisa这些当红雪花开始宠爱这种短打的穿衣风格,她们的打歌服和街拍中常常能看到它们,因此那时也被称为“女团风”。

今年国内女明星也渐渐开始爱上这风格,从此“BM风”就席卷网络。

由于Brandy Melville的最大特点就是只卖一个S码,即“one size fits most”,所有想要成为BM女孩,首要前提就是瘦。

网上流传着一张BM女孩身高体重表,标准非常严苛。

160cm身高,对应的体重只有43kg;33kg,也是让我叹为观止……

而且由于短小紧身的衣服,可以暴露任何身材缺点,所以单单是瘦还不够——

“想要驾驭好BM风,你还需要有“直角肩”、“漫画腿”、“A4腰”……”

“白幼瘦”就是BM风的内核。

不知不觉地,在各种言语的助推下,BM渐渐成了好身材的代名词,成为“BM女孩”也像是占据了某种优越感。

BM成了一把衡量身材美不美的标尺,喜欢BM但穿不了的女孩,也容易产生两种想法:

“唉,我好胖啊”,或者“我一定要瘦到可以穿BM !”

与其说中国女孩迷恋BM风,不如说“白幼瘦”的单一审美,依然在绑架着中国女孩,制造着中国女孩们的身体焦虑。

03

社交软件上,隔三差五地出现关于女性身材、外貌讨论的热搜。

女生脚大是种什么体验?

女生平胸是种什么体验?

女生腿粗是种什么体验?

A4腰、B5腰,4cm手腕,反手摸肚脐,锁骨放硬币是种什么体验……

各种标准,层出不穷。

让人不禁道出一句:“关你屁事的体验。”

还有各种关于减肥的热搜,也让人不禁想吐槽:

“减肥对你的改变有多大”,为什么想改变就一定得靠减肥呢?

“管不住嘴=管不住人生”,你的人生只剩管住嘴这件事了?

“好女不过百”,发明这句话的人自己体重是多少?

但这也并不是说,胖就是好的。

国际上常用身体BMI指数衡量人体肥胖程度、与是否健康。

计算公式为:BMI = 体重(kg)/身高²(m)(身高的平方)

相对合适的体重是一个范围,过瘦和过胖是两个极端。

因此,肥胖本身并不鼓励,和过度节食一样,都属于不健康范围。

为了避免肥胖而进行的适当减肥,是应该的。

我们拒绝的,是为了迎合一刀切的标准,忽视健康的瘦。

瘦是一种美,但并不是唯一的一种美。

社交媒体无处不在贩卖着焦虑,对女生们进行暴风式洗脑,无形之中将它逐渐从“一种审美”变成“唯一审美”,走向极端。

而当你过度在意外界对于身材的评价,形成了“女生就该90斤”的错误自我期待时,身体焦虑就会找上门来。

精读君的终身成长词典词条《1279:身体意象》里也提到:

从社交网络上得到的不良评价和比较,让人们更倾向于对自己的体重、体型、外貌及身体不满意,带来消极情绪,包括抑郁和焦虑。

然而参差多态,才是美好的世界,美应该是多元的。

我们衡量自己的标尺,也不应该是他人的看法,而是自己的感受。

真正的美,应该是自信、自立与自我接纳。

网红辣目洋子,即使没有瓜子脸、大眼睛,肉肉的胳膊,也没有A4腰,但她给《男人装》拍的大片里富有感染力的笑容,同样魅力四射。

周迅以素颜,在路边唱了一曲《天涯歌女》,依然让人觉得自信美丽。

接纳自己原本的样子,以健康的体态在这个世界上活着,比盲目追求什么“蚂蚁腰”、“筷子腿”重要多了。

更何况,自我价值不仅仅只能靠身材、样貌来实现,还有太多的地方,能够去获取我们的价值感。

美丽的皮囊纵然赏心悦目,但有趣的灵魂却更愈久弥香。

共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