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全球第二大連鎖電影院Cineworld預計將於7月開放,而克里斯托弗·諾蘭的《信條》將堅守北美7月17日的預定日期,首批上映。諾蘭一如既往地貢獻了高質量的影片,懸疑、燒腦、精良的動作場面一個不少。《信條》最近釋出的第二波中文預告片,透露了更多的信息。從外媒的描述以及所能見到電影的宣傳物料來看,此次《信條》的整體質素堪比《盜夢空間》。

究竟在講什麼

不是時空旅行,是逆轉未來

自從《信條》開始拍攝,影迷們便對其內容百般猜測。最初的官方宣傳語是,“一部圍繞着國際間諜活動的動作史詩電影”,後來你會發現諾蘭想要表達的遠遠不止這些。

關於《信條》的內容,觀衆在第一條預告片中,除了從翻車到還原的汽車,未能得到更多的信息。而近來在亞馬遜上架的一本幕後製作書《信條的祕密:走進克里斯托弗·諾蘭的量子冷戰》,才讓大家知道了大致的方向。

由於在第一條預告片中,主演約翰·大衛·華盛頓所經歷的時間與周遭的人都是相反的,火車倒開,浪花逆行,有不少人猜測《信條》與時空旅行相關。另一位主演羅伯特·帕丁森在接受採訪時予以了否認。最近曝光的第二波中文預告中,明確提出不是時空穿越而是逆轉未來。

場面有多大

諾蘭買了真飛機撞向停機庫

諾蘭此次拍攝《信條》,幾乎是不惜成本,製作費用高達2.05億美元,僅次於《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2.5億美元)。《信條》輾轉於7個國家拍攝,據帕丁森介紹,整個製作團隊有約500人,這中間有一半的人需隨劇組飛往各國拍攝,每個國家都有一場大場面戲,就像每個電影都有高潮,“這裏是每個國家都有”。

在最新的預告片中,羅伯特·帕丁森飾演的角色說想要炸燬一架飛機搞個大場面。向來不惜成本出動實景的諾蘭,真的買了一架波音747撞向了停機庫。

諾蘭自己說,曾經也有考慮用微縮模型及佈景,還有視覺特效來完成這場戲,但後來去了美國加州的維克托維爾考察時,發現了大量的舊飛機,經過自己的仔細琢磨,諾蘭認爲用真飛機和真攝影機來拍,比起模型、後期的電腦特效更有效率。他自嘲“這也算是一種衝動消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