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茶馆门口有许多人在围观,我们挤进去一看,原来是古村的制茶师傅在现场炒茶。图1 :装潢得热热闹闹的千年古村。

图1

图3

图2

图4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整体向好,很多人又迈开了出行的脚步。去哪?如今人们的旅行模式逐渐从观光游转向体验游,就像今天的这位作者,初夏时节走进百年古村,在古香古色的楼台里看戏,在原汁原味的茶馆里学“炒茶”,从参观者变成了参与者。

感受古意

品秦淮小吃看古装戏

我和闺蜜两个有古典情结的文艺女中年相约去江苏千华古村来了一趟“体验游”。千华古村坐落在江苏省句容市的宝华山,久负盛名的古镇杨柳泉村是它的前身。近4万平方米的明清文化古建筑群依着山势一路铺陈,吸引了众多年轻人身穿汉服在此“穿越”。

古村里茶馆、酒坊、豆腐坊、老街煎饼、贡记糖葫芦等明清古商铺原汁原味。飞檐下,挂着一串一串的红灯笼,特别是酒坊门口的八仙桌上,酒肉道具和长条凳上正在举箸的食客塑像都栩栩如生。再往里走,穿过悬挂莲花灯的长廊,在水榭里就能眺望到秦淮水阁,清泉汩汩自山上往下流淌,途经大大小小的山石,飞溅起迷蒙的水雾。

长廊边上就是热闹的秦淮八艳楼。朱红色的木门两扇对开,嵌在青砖垒砌的圆拱下,颇有山水园林的意趣。二楼中间搭了个古戏台,四方悬挂着大红丝绸帷幔,两个古装演员在台上深情对唱。楼下四合院的几张八仙桌旁,围满了看客,很多穿着打扮时尚的男女在那里鼓掌叫好。我们找了个空位,叫了几样秦淮小吃,像古人一样坐下,边吃边看,感受这八艳楼上的深浓古意。

秦淮八艳又称金陵八艳,是明末清初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柳如是、陈圆圆的合称。八艳楼整栋古建筑都是相互通连的,楼上楼下八个包间分别以“八艳”之名命名。且不说门楣上的木雕和屋檐上的砖雕如何玲珑精致,也不必说高悬着的灯笼如何透着诗意,单说两扇木格子窗,阳光一格一格地倾泻而下,墙上的“八艳”画像,厅桌上的诱人菜肴,全都光泽活泛了。

贵客来了,都要在八艳楼喝古村的“女儿红”。“女儿红”历来指的是酒,旧时民间习俗,若生女儿,即酿酒贮藏,待出嫁时再取出宴客。八艳楼里永远香味蒸腾。因为大多数人逛古村时喜欢来这里点些小吃。这里的服务员都穿着明清的服装,头上还戴着宫廷剧中格格们的头饰。闺蜜和一个长相酷似巩俐的服务员交流得知,服务员大都是徽州女子,她们有很深厚的古镇情结,在古村,她们穿古装唱古戏,好像每天生活在古代,幸福指数很高。

客串茶农

在茶馆师傅教我炒茶

古村路边上,有一幢小木楼悬挂着招牌“杨柳茶馆”。走进茶馆,柔柔的灯光、淡淡的音乐,优雅的情调扑面而来。茶馆门口有许多人在围观,我们挤进去一看,原来是古村的制茶师傅在现场炒茶。只见一口插着电源的大铁锅,四边都用木块镶着,一个60多岁的老妇人正用双手在锅里不停地翻炒茶叶杀青,满锅的绿茶鲜叶,眼看着瘪成了小半锅。我看她炒茶都不戴手套,便问烫不烫手,师傅笑笑说,不烫,茶人大都是“老手”了,再说这是恒温电锅控制着火候呢!闺蜜想跟师傅学炒茶,又怕烫到手,犹豫不决。我说,我不怕烫,平时喝茶时,90摄氏度左右高温的水冲泡盖碗已经抓习惯了。

我洗净双手,就跟着师傅开始在锅里翻炒茶叶,待叶子卷缩后再次搓揉翻炒,得几个来回才行。师傅说,这些都是宝华山上采的绿茶,立夏了,再不炒出来就会失去价值。这个时候的“炒青”茶比不过谷雨时候的味儿。原来,茶叶很讲究时令节气,春茶在清明前尤为珍贵。制茶也有很多技巧,必须将刚摘下的茶叶放在筛子里均匀摊开,让茶叶的水分自然蒸发,茶叶才会变软,这个过程中若水份蒸发不够,茶汤就会变苦,若水份蒸发过久,茶叶又不耐泡了。

初夏的天气已经很热了,我和师傅两个人四只手在锅里来回倒腾,汗水顺着我们的额头直滴。闺蜜在旁边为我们边摇扇子边说,杀青看来也是个技术活啊。师傅解释说,手工茶都是用大铁锅进行传统杀青,掌握温度很重要。温度过高,茶汤会发酸,若温度过低,茶汤就会有青味。看来,初次体验炒茶的人一定要有师傅带,否则就会浪费了辛辛苦苦采来的茶了。紧接着,师傅教我把杀过青的鲜叶放进筛子里揉捻。揉捻的过程其实是巧妙的化学反应过程。揉捻不足汤质薄,揉捻过度汤色浊、苦涩味儿重。

我像揉咸菜似的在筛子里将这些叶子按照一个方向揉捻,直到揉得不粘手了,师傅才说好。最后,我们把茶叶在锅里慢慢“炕干”,“炕干”的茶叶再在通风的地方阴干,就可以装盒品尝了。茶叶从采回来,必须经过杀青、揉捻、晾干,才算制作完成。我自己亲手体验了一次炒茶,所以对茶叶倍觉珍惜。古村的茶艺师从师傅那里取了些刚炒好的新茶泡了一壶,让我和闺蜜品鉴,那碧绿的芽叶在水中起伏,鲜爽和湿润在我们的唇齿之间扩散,一份清甜与美好溢上心间。在千华古村,体验了一回制茶,真是最无心插柳的收获了。

图1 :装潢得热热闹闹的千年古村;图2:现场制茶,感受茶农生活;图3:一山一村一茶馆,充满了乡野气息;图4:在充满古意的楼台上听戏,颇有穿越之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