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银行互联网贷款,正在迎来与金融科技充分融合发展的契机,水大鱼大。互联网贷款其实在商业银行早有实践,并在近5年时间里迅速走向繁荣发展,包括主流商业银行与各类互联网平台、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放贷,也是常见的助贷模式。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周观新金融”(ID:zhougongziducai) ,作者:周公子,36氪经授权发布。

自去年底到今年5月,与银行互联网贷款规范发展的相关政策陆续落地。这不仅关乎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的方向,也关乎数千家互联网贷款合作机构的发展与挑战。金融科技大潮之下,互联网贷款更加明确、规范发展的“大鱼大水”时代正在到来。

密集的讯号

去年9月,央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明确金融科技的核心是利用现代化成果优化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借助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智能合约等技术,金融科技能简化供需双方交易环节,降低资金融通边际成本,开辟触达客户全新途径,推动金融机构在盈利模式、业务形态、资产负债、信贷关系、渠道拓展等方面持续优化,为金融业转型升级持续赋能。

今年3月,北京金融科技“监管沙箱”首批试点的创新项目首批6个,包括供应链金融、微捷贷产品、中信银行智令产品、AIBank Inside产品、快审快贷产品以及手机POS创新应用。而在这6个项目中,有四个为银行互联网贷款相关项目。

近期,银保监会下发《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除了将个人消费信用贷款上限调整为20万之外,还有诸多看点。围绕银行互联网贷款的合作机构要求、融资担保等服务边界,都有了更明确的要求。

这周,银保监等六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贷融资收费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的通知》,被业内理解为是对于上述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补充,进一步规范了银行与合作机构之间可能产生的乱收费行为。

因此,从监管释放的系列讯号来看,可谓是对银行互联网贷款的发展“全面”管理到位,既明确了积极发展的讯号,也堵上了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银行互联网贷款,正在迎来与金融科技充分融合发展的契机,水大鱼大。而一直以来与银行等持牌机构密切合作的金融科技公司,也同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银行互联网贷款加速科技融合

互联网贷款其实在商业银行早有实践,并在近5年时间里迅速走向繁荣发展,包括主流商业银行与各类互联网平台、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放贷,也是常见的助贷模式;也包括互联网银行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银行的合作模式则更为多样,且不受地域限制。

根据央行披露的数据,截至2019年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不含信用卡)6.3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4.1%,规模并不算大,但也意味着未来还有巨大的空间。业内看来,规定银行互联网贷款产品额度不超过20万,是出于防止资金挪作他用的风险,也避免了银行陷入额度竞争的恶性循环,更有利于行业健康平稳发展。

而从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来看,线上贷款在近五年时间也进入高峰发展期。但从配合监管转型的方向来看,互联网金融朝着更偏向服务型的“金融科技平台”转型,既是顺势而为,也是挑战。但不少对科技投入重视较早,积累了B端市场资源的平台还是杀出重围,成为银行提升线上获客效率、风控效率的有效助力。

据信也科技一季报,其科技研发费用已攀升至8760万亿元,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合作层面,B端市场获客颇丰,已与超50家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信托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且会持续将重点放在以二三线城商行与农商行为代表的下沉场景客户以及以消金、信托为代表的消金场景客户上,助力传统金融机构增强开展零售金融业务、小微金融业务及消费金融业务的技术能力。

乐信集团也于去年宣布组建金融科技To B部门,截至目前,已与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超100家机构保持合作,并连续8个季度保持业绩增长。据其去年Q4财报数据披露,2019全年科技研发投入达4.16亿,同比增长29.9%;而金融科技收入则达56亿,同比增长171%。

除了与金融科技平台合作,大型商业银行与民营互联网银行之间的合作也在悄然加速。近期,工商银行与新网银行合作上线“e商助梦贷”,均可以在两家银行的APP上申请。与此前常见的对公联合放贷不同的是,“e商助梦贷”属于“银银合作”的纯线上个人信用贷款。

金融科技企业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科技能力的提升和政策法规日益明朗,金融科技企业也在发展方向中找到了正确的“大门”,但挑战总是伴随机遇而来。

一方面,金融科技行业的头部聚集效应正在显现,无论是资金资源还是技术资源,中小型平台要杀出重围越来越难。

另一方面,近几年来,商业银行自身的科技投入也在不断加大。招商银行于2018年首次披露了在金融科技上的投入情况,达65亿。到2019年,这一数字已上升至93.61亿,占全部营收的3.72%。此外,四大行也在2019年年报中首次披露了科技投入的情况,合计投入达585亿,且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业务均伴随科技投入迎来较快增长。

未来,是否具备为机构解决问题的科技能力,是否具备产品创新和获客能力,是否兼具合规和高效的业务能力,都成为金融科技公司获得机构合作的关键。但值得庆幸的是,至少发展前景已经逐渐云开月明,金融科技行业正处互联网贷款发展的“大鱼大水”之中,能否抓到“鱼”,各凭本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