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中國的應試教育,家長對孩子成績的重視,導致各種課外輔導班如火如荼,多如牛毛,紛紛打着怎麼提高孩子成績的名號,各種宣傳,讓家長相信只要進了這個輔導班,孩子的成績就能蹭蹭往上漲,考上理想的大學根本不是事。所以現在很多學生,從小學開始就開始不停的上不同類型的輔導班,孩子上完課之後,就馬不停蹄地趕赴一個又一個輔導班,天天忙得連一點喘息的機會都沒有。

確實在中國的應試教育下,一分之差可能就隔了千軍萬馬,家長重視孩子的成績也無可厚非。課堂可能只能滿足一部分學生的需求,大部分學生需要課外輔導班的幫助。但是如果輔導班市場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很多家長花了大價錢,孩子每天忙得像陀螺,孩子的成績依然不見成效,因爲輔導班的市場運作下的產物,決定了它的盈利性高於一切,很多家長太過盲目相信一些輔導班的宣傳。課外輔導班的坑人內幕,家長心裏應該清楚一二,別傻傻花冤枉錢。

很多課外輔導班七成靠銷售,三成靠老師

很多輔導機構,心思根本沒多少放在輔導老師的水平的提升,課程的安排,和教學質量的提高上,都是讓銷售去拼命忽悠家長,銷售說得天花亂墜。孩子在輔導班的學和考試基本都靠銷售的巧嘴,很多家長還納悶孩子每次在輔導班考試的時候成績都好,但一到學校的正經考試就歇菜。輔導班的銷售就會說,偶爾一次沒考好都是正常的等等,總之就憑自己的一張巧嘴擊中家長爲孩子成績焦慮的心情。

曾經聽一個小培訓機構的領導說過,現在的課外輔導機構,大都是7成靠銷售,只要銷售能夠忽悠家長,讓家長高興,掏錢多報幾學期。3成靠老師,老師只要能說話的正常人會做題就能教。

輔導機構的老師良莠不齊

雖然家長對輔導機構的選擇重視的是辦學資質和教師資質。但是這行入門門檻低,用工缺口大是不爭的事實。很多老師都是大專畢業,專業也不對口,很多大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就會先去各種輔導機構積攢經驗。

以前聽一個資深教師的朋友說過,以前她去外地旅遊,順便想在培訓機構謀個兼職、給的答覆都一樣,不要在職教師,因爲在職教師教得好,開了學,再聘的老師沒辦法銜接,會讓家長投訴。所以很多不正規的輔導機構教師質量可想而知。而且招的老師幾乎沒有教學經驗,他們只注重做題講題,都是題海戰術,很少教技巧和方法,這對孩子的長遠學習傷害是很大的。

當然了培訓機構也是市場需要才產生的,肯定有靠譜有口碑的機構,也有負責任的老師。家長要用心選擇,把錢花在刀刃上,同時也要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