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還是學校老師,都在期盼着早日復學。因爲復學意味着教學秩序,教學生態的正常化,不客氣的說,大規模的網絡教學,對於教育生態和教育秩序而言,是一種不正常的狀態。這種非常態給參與教育的各方主體,無論是家長學生,老師學校,乃至上級教育部門帶來了巨大的困擾,因爲他們都知道這種網絡教學的效果難以保證,長此以往,對於教育生態是一種嚴重的破壞,因此他們都期盼着早日復學開課。

而復學開課之前,一些教育部門就明確了學校可以利用週六的時間進行補課,甚至可以延長放假時間,乃至提早開學進行彌補。而在對教學質量嚴重質疑和對教學成績恐慌情況下,落實到一些復課復學的學校裏面,他們採取的措施只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比如說有的小學他們利用下午多增加一節課乃至兩節課的時間來補課,還有的他們要利用週六的時間來上課,增加課時,延長教學時間。

那麼這種疫情後復學的惡補,對教學生態而言是不是一種常態化呢?實際上這也是一種因爲矯枉而帶來的嚴重過正。不客氣的說,疫情後復學的惡補對於教育生態而言,也是一種嚴重的戕害。

延長了教學時間,就意味着教師需要投入更多的工作時間,學生需要投入更多的學習時間,而在與以往不同的延長教學時間的情況下,他們的學習教學效果學習效果都難以保證。而且這還會帶來一個大問題,那就是給教師學生帶來身心的疲勞,長此以往將會增加教師的職業倦怠感,增加學生的厭學情緒。

究其根本,是應試教育惹的禍,在以教學成績爲導向的教學中一切圍繞教學展開,如果常規的時間不夠,那就延長教學時間,如果正常的訓練不足以提高學生的成績,那就增加學生的訓練量,增加學生訓練的難度,以儘快地提高學生的成績,而實際上這種情況往往會對學生造成拔苗助長,因爲有些東西已經超過了學生所處的年齡段可以承受的限度,不符合其年齡特徵。

還有一點,應試教育指揮下,各地都在比拼誰的教學時間更長,誰開學更早、誰放假更晚,如果哪個學校開學早放假早,他們會心裏不安,造成一種莫名的恐慌。而今年因爲疫情的情況,上級部門延長了放假的時間,同時,對於開學時間也會給予特殊照顧,允許提早開學,而到明年的時候,這些已經嚐到甜頭的學校,會繼續以前這一年的開學時間和放假時間,總而言之,是延長教學時間。而這,也會導致其他學校望風競爭,讓競爭白熱化,導致學生教師的壓力更大,所以,教育生態會進一步惡化,無論是以前疫情期間還是復學後,教育生態都已經在改變,都已經脫離了常規。

在此,我們向那些已經明確宣佈放假時間的省致敬,他們是在遵循教學規律,是在捍衛教學生態的正常化,而不是隨波逐流,放任教學生態繼續惡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