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普希金的死,丹特士也跑不掉。而她的美貌也打动了普希金。

作为当时俄国最受欢迎的伟大诗人,普希金年纪轻轻就走上了人生的巅峰。但他的婚姻则不同,他娶到了一个美女,但是最终却因这个美女而送命。

1828年,16岁的娜塔丽娅·尼古拉耶夫娜·冈察洛娃在一次舞会上邂逅了诗人普希金。那时的娜塔丽娅真是“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她的美貌当时震撼了整个舞会,可以说那次舞会因有了她而更加夺目。而她的美貌也打动了普希金。第二年,普希金就向娜塔丽娅求婚,当时娜塔丽娅的父母以女儿年龄太小拒绝了。但普希金不放弃,又过了一年再度求婚。娜塔丽娅的家人因为上次来的时候对普希金的印象不错,再加上他的坚持,便同意了这门亲事。5月6日,二人正式订婚。1831年2月18日双方结婚交换戒指时,一个指环不慎被滑落到了地上,普希金的脸色陡然大变,与此同时,他手中燃烧着的蜡烛也突然熄灭了。走出教堂,普希金说了一句:“这是不祥之兆。”确实如此,普希金最后的去世就和这个美女妻子有关。

在外人眼中,普希金和娜塔丽娅是天作之合,但实际上双方的婚姻并不幸福。因为二人之间并没有共同语言,普希金是个诗人,每当有了佳作就喜欢在老婆面前念,但娜塔丽娅并不喜欢诗词,所以每当普希金兴冲冲地念诗的时候她就不耐烦地说:“上帝!普希金!又是你的诗,快把它们拿开,离我远些,我厌倦极了!”因为找不到知音,普希金便出去和其他女人谈论,这样一来普希金就有很多情人了。

家庭生活对普希金来说十分痛苦,对娜塔丽娅同样如此。于是,在普希金去找情人的时候娜塔丽娅便去参加舞会。在舞会中她的美貌总会让很多人折服,喜爱美色的尼古拉一世也同样看上了她。尼古拉一世大举公开追求她的时候她总是巧妙周旋,与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有时候普希金也会陪娜塔丽娅去参加舞会,但是正如娜塔丽娅对普希金的诗不感兴趣一样,普希金对舞会也同样如此。

娜塔丽娅的追求者可不只是尼古拉一世一个人,还有一个法国人乔治·查理·丹特士。他本来是个贵族,因为波旁王朝被推翻而逃到俄国。此人能言善辩,极会讨得女人欢心,专以勾引女色为能事。由于他善于逢迎,很快就获得了尼古拉一世的赏识。后来他更是明目张胆追求娜塔丽娅,这就让普希金十分不满。

在一开始,娜塔丽娅也同样拒绝了丹特士。但在丹特士的不懈追求下,二人便开始了幽会。后来更是与普希金反目成仇,不让普希金再进她的房间。

德国女占卜师A·F·克赫戈夫对普希金命运有过四种预言:发财、升官,命中有两次流放,将备受国人尊崇,以及如果普希金在一生的第三十七年不遇到来自一名高个子金发白肤男人的不幸,他就可能活到长寿。而这个高个子金发白肤男人还是出现了,普希金决定和丹特士决斗。

1837年2月8日,普希金和丹特士用手枪决斗。普希金先被丹特士开枪击中,随后普希金挣扎着了丹特士的一颗金属纽扣,丹特士装死侥幸逃生。而普希金回去之后没多久就死了。

随着普希金的死,丹特士也跑不掉。当时举国上下舆论哗然,大家纷纷要求严惩凶手丹特士。法庭迫于压力,判决丹特士软禁两个月,然后开除军籍。丹特士在俄国的风流生活结束了,他不得已回到了法国生活。

普希金曾为太太写道,“我爱你的心灵,胜于你的容貌”,这一点,普希金说得没错。弥留之际,普希金嘱咐妻子:“我死后,你带着孩子们到乡下去住。为我服两年丧你就嫁人,一定要嫁个正派的人。”普希金死后第7年,有一位正派军人,不仅爱普希金娜,也爱普希金的孩子。她嫁给了他,但内心的伤疤总在隐隐作痛,一生郁郁寡欢,承受着红颜祸水的猜测和指责,直到51岁病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