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着普希金的死,丹特士也跑不掉。而她的美貌也打動了普希金。

作爲當時俄國最受歡迎的偉大詩人,普希金年紀輕輕就走上了人生的巔峯。但他的婚姻則不同,他娶到了一個美女,但是最終卻因這個美女而送命。

1828年,16歲的娜塔麗婭·尼古拉耶夫娜·岡察洛娃在一次舞會上邂逅了詩人普希金。那時的娜塔麗婭真是“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她的美貌當時震撼了整個舞會,可以說那次舞會因有了她而更加奪目。而她的美貌也打動了普希金。第二年,普希金就向娜塔麗婭求婚,當時娜塔麗婭的父母以女兒年齡太小拒絕了。但普希金不放棄,又過了一年再度求婚。娜塔麗婭的家人因爲上次來的時候對普希金的印象不錯,再加上他的堅持,便同意了這門親事。5月6日,二人正式訂婚。1831年2月18日雙方結婚交換戒指時,一個指環不慎被滑落到了地上,普希金的臉色陡然大變,與此同時,他手中燃燒着的蠟燭也突然熄滅了。走出教堂,普希金說了一句:“這是不祥之兆。”確實如此,普希金最後的去世就和這個美女妻子有關。

在外人眼中,普希金和娜塔麗婭是天作之合,但實際上雙方的婚姻並不幸福。因爲二人之間並沒有共同語言,普希金是個詩人,每當有了佳作就喜歡在老婆面前念,但娜塔麗婭並不喜歡詩詞,所以每當普希金興沖沖地念詩的時候她就不耐煩地說:“上帝!普希金!又是你的詩,快把它們拿開,離我遠些,我厭倦極了!”因爲找不到知音,普希金便出去和其他女人談論,這樣一來普希金就有很多情人了。

家庭生活對普希金來說十分痛苦,對娜塔麗婭同樣如此。於是,在普希金去找情人的時候娜塔麗婭便去參加舞會。在舞會中她的美貌總會讓很多人折服,喜愛美色的尼古拉一世也同樣看上了她。尼古拉一世大舉公開追求她的時候她總是巧妙周旋,與其保持着一定的距離。有時候普希金也會陪娜塔麗婭去參加舞會,但是正如娜塔麗婭對普希金的詩不感興趣一樣,普希金對舞會也同樣如此。

娜塔麗婭的追求者可不只是尼古拉一世一個人,還有一個法國人喬治·查理·丹特士。他本來是個貴族,因爲波旁王朝被推翻而逃到俄國。此人能言善辯,極會討得女人歡心,專以勾引女色爲能事。由於他善於逢迎,很快就獲得了尼古拉一世的賞識。後來他更是明目張膽追求娜塔麗婭,這就讓普希金十分不滿。

在一開始,娜塔麗婭也同樣拒絕了丹特士。但在丹特士的不懈追求下,二人便開始了幽會。後來更是與普希金反目成仇,不讓普希金再進她的房間。

德國女占卜師A·F·克赫戈夫對普希金命運有過四種預言:發財、升官,命中有兩次流放,將備受國人尊崇,以及如果普希金在一生的第三十七年不遇到來自一名高個子金髮白膚男人的不幸,他就可能活到長壽。而這個高個子金髮白膚男人還是出現了,普希金決定和丹特士決鬥。

1837年2月8日,普希金和丹特士用手槍決鬥。普希金先被丹特士開槍擊中,隨後普希金掙扎着了丹特士的一顆金屬紐扣,丹特士裝死僥倖逃生。而普希金回去之後沒多久就死了。

隨着普希金的死,丹特士也跑不掉。當時舉國上下輿論譁然,大家紛紛要求嚴懲兇手丹特士。法庭迫於壓力,判決丹特士軟禁兩個月,然後開除軍籍。丹特士在俄國的風流生活結束了,他不得已回到了法國生活。

普希金曾爲太太寫道,“我愛你的心靈,勝於你的容貌”,這一點,普希金說得沒錯。彌留之際,普希金囑咐妻子:“我死後,你帶着孩子們到鄉下去住。爲我服兩年喪你就嫁人,一定要嫁個正派的人。”普希金死後第7年,有一位正派軍人,不僅愛普希金娜,也愛普希金的孩子。她嫁給了他,但內心的傷疤總在隱隱作痛,一生鬱鬱寡歡,承受着紅顏禍水的猜測和指責,直到51歲病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