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让-巴蒂斯特·贝纳多特,1763年到1844年,活了八十二岁,生于法国波城,1804年晋升法国元帅,1810年成為瑞典国王卡尔十三的养子,並当选为瑞典王储,1818年,继位为瑞典国王卡尔十四、挪威国王卡尔三世,开创了贝纳多特王朝,其王朝统治瑞典至今。1810年,贝纳多特成为如电王储,德西蕾首次踏足瑞典,但她无法适应瑞典的严冬,十分讨厌下雪,也从没想过当王后,更不想离开家人。

写作本文所用的参考书:

1、Bernadotte: Napoleon's Marshal, Sweden's King

出版日期:2015年11月

2、A Concise History of Sweden

出版日期:2008年6月

-----------------------

一、北欧两国

在十九世纪初的拿破仑战争中,瑞典基本上一直是反法的。拿破仑帝国在征服普鲁士后,基本统一了欧洲,并于1807年与俄罗斯帝国签署《提尔西特和约》,双方成为盟邦,拿破仑帝国统治欧洲,俄罗斯帝国统治欧洲外围。

1809年,在拿破仑授意下,俄国进攻反法的瑞典,击败瑞典,瑞典被迫将芬兰割让给俄国。

也因此,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四世被推翻,其叔卡尔十三即位为瑞典国王。他即位后,瑞典短暂地臣服于法国,卡尔十三欲立王储,派臣子莫尔奈向拿破仑皇帝请示批准,孰料去派去的使臣莫尔奈更彻底,直接邀请拿破仑部将让·贝纳多特为瑞典王储,剧情反转一次。

1812年,贝纳多特成为瑞典王储,实际掌管了瑞典,紧接着,剧情再次反转,贝纳多特的老婆,是拿破仑的初恋,一直还与拿破仑拉拉扯扯,贝纳多特一直怀恨在心,于是,他掌管瑞典之后,宣布与拿破仑分道扬镳,瑞典在短暂投靠法国后,再次回到反法的道路上。

这一年,法俄翻脸,瑞典追随俄国,痛击法国。

与瑞典相反,在拿破仑战争中,丹麦一直是追随法国的,因此,1807年,英国海军击败丹麦海军,将其彻底消灭。1814年,贝纳多特率领瑞典陆军,击败法国的盟邦丹麦的陆军,丹麦被迫割让了挪威。

东方不亮西方亮,对于瑞典来说,失去了芬兰,得到了挪威,总的来说,不赔不赚。

丹麦-挪威联合王国结束,瑞典-挪威联合王国建立。

瑞典-挪威联合王国

1905年,挪威独立。

1918年,芬兰独立。

二、贝纳多特

让-巴蒂斯特·贝纳多特,1763年到1844年,活了八十二岁,生于法国波城,1804年晋升法国元帅,1810年成為瑞典国王卡尔十三的养子,並当选为瑞典王储,1818年,继位为瑞典国王卡尔十四、挪威国王卡尔三世,开创了贝纳多特王朝,其王朝统治瑞典至今。

贝纳多特

贝纳多特出生于一个检察官家庭,于1780年9月3日加入法军,成为一名上等兵,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他展露出的军事才能使他步步高升。1792年,他被提升为上校,到1794年,提升为准将。1794年,提升为将军。1796年,他为新败于奥地利卡尔大公的法军成功撤过莱茵河立下头功。1797年,他奉命率部从莱茵方面增援在意大利作战的拿破仑,表现出色。1798年,出任驻奥地利大使。

1798年,贝纳多特与西蕾·克拉里结婚。朱莉、德茜蕾姐妹,原本是约瑟夫、拿破仑兄弟的妻子,她们是马赛一位丝绸商人的女儿。但是,拿破仑为了在巴黎往上爬,另攀高枝,娶了约瑟芬。

也就是说,博阿内去世,小弟拿破仑接手了约瑟芬,之后,拿破仑的小弟贝纳多特又接手了德西蕾。

在结婚这一年,贝纳多特任法国陆军部长,在此期间他与拿破仑保持距离,并拒绝为拿破仑在1799年11月发动的雾月政变提供帮助。

拿破仑建立帝国后,晋升十八人为元帅,贝纳多特因为德西蕾的裙带关系,名列元帅之列。但是,拿破仑此时经常召见德西蕾,因此,贝纳多特经常在执行命令时阳奉阴违,出工不出力。1804年6月至1805年9月期间,贝尔纳多特在新近占领的汉诺威担任当地总督。在1805年对普鲁士的作战中,贝纳多特的第一军,在耶拿—奥尔施塔特双重会战爆发时,距离两个战场都近在咫尺,却无所作为,遭拿破仑严厉斥责。在对奥地利的作战中,贝纳多特率领萨克森军参加了1809年6月6日的瓦格拉姆会战,因作战不力被拿破仑撤职。愤怒的贝纳多特返回巴黎。

1810年,贝纳多特正准备前往罗马,担任意大利总督,他意外地获知被选为瑞典国王卡尔十三世的继承人。贝纳多特不敢擅自答应,于是请示拿破仑,拿破仑以为贝纳多特可以使得瑞典保持亲法,于是默许了。

1810年8月21日,贝纳多特正式当选瑞典王储,统率瑞典军队,11月,抵达斯德哥尔摩,接受了议会的拜谒,并被卡尔十三国王收为养子,改名“卡尔·约翰”,这位新王储很快就成为全瑞典最受欢迎并且最有权势的人,老弱的国王和议会的终结,使得政府大权完全落入他的手中。

很快,1812年,卡尔·约翰就与拿破仑决裂了,拿破仑兵败俄国,1813年,瑞典与英国、普鲁士等国,结成第六次反法大同盟军。

在反对拿破仑的战争中,卡尔·约翰充分发挥其作战才能,他建议大同盟军,避开拿破仑,只攻击他的元帅们。卡尔·约翰作为北路军的总指挥,9月,在邓尼维茨击败内伊。

在同盟军取得莱比锡会战的决定性胜利后,贝纳多特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击败丹麦,夺取挪威,12月,击败丹麦军。1814年1月,战败的丹麦将挪威割让给瑞典。但挪威不服,7月,瑞典军进入挪威,迫使挪威投降。入侵挪威之战是瑞典至今为止最后异常作战。

1818年,卡尔十三去世,卡尔·约翰继位为瑞典国王卡尔十四、挪威国王卡尔三世,同时,放弃罗马天主教,改信新教,从此开创贝纳多特王朝。

之后,卡尔十四采取和平中立政策,将瑞典治理得井井有条,瑞典从欧洲战事中退出,疲惫的国力渐渐恢复。

1844年,卡尔十四去世,年八十二岁,统治瑞典二十六年。其子奥斯卡继位,是为奥斯卡一世。

三、德西蕾·克拉里

1777到1860,活了八十三岁,比贝纳多特小十一岁。

德西蕾

德西蕾·克拉里,出生于法国马赛,法国大革命前,德西蕾入读通常社会上流人士入读的修院学校,但修院学校在1789年爆发的大革命期间全数关闭。1794年,父亲去世。兄长尼古拉被革命政府拘捕后,德西蕾请求约瑟夫·波拿巴释放尼古拉,之后约瑟夫认识了她的家人,并与茱莉结婚。德西蕾也认识了约瑟夫的弟弟拿破仑,二人于1795年订婚,但后来拿破仑撕毁了跟德西蕾的婚约,次年和约瑟芬·德·博阿内结婚。

后来,德西蕾邂逅了法军将领让-巴蒂斯特·贝纳多特,二人于1798年结婚。婚约上订明,德西蕾财政独立。1799年,她在巴黎诞下独子奥斯卡。拿破仑称帝后,贝纳多特成为法军元帅,常年在外打仗,不常在巴黎,夫妻俩分别过着不同的生活。

德茜蕾跟波拿巴皇族要好,也和约瑟芬皇后的关系不错,1804年约瑟芬皇后加冕典礼上,德西蕾负责牵着约瑟芬的裙裾,同样负责牵裙的波拿巴姐妹,试图令皇后跌倒出糗,但德西蕾坚持扶好约瑟芬。

虽然丈夫长期不在身旁,但德西蕾在巴黎过着舒适的社交生活,俨如宫廷的一分子。1804至1805年,贝纳多特出任汉诺威总督,德西蕾带着儿子,短暂搬到汉堡,但她不喜欢住在巴黎以外的地方,不久就回到巴黎了。贝纳多特在1806年获封为蓬特科沃亲王,但德西蕾获准留在巴黎。

德西蕾担当丈夫和拿破仑沟通的桥梁。

1810年,贝纳多特成为如电王储,德西蕾首次踏足瑞典,但她无法适应瑞典的严冬,十分讨厌下雪,也从没想过当王后,更不想离开家人。

1811年,她获封“哥德兰女公爵”,之后,离开瑞典返回巴黎,对外宣称是因健康问题。此后,她跟丈夫和儿子分别十二年,隐姓埋名地居住在巴黎,以避免瑞典和法国交恶造成的尴尬局面。拿破仑在1814年战败后,德西蕾在家中收留姐姐茱莉。贝纳多特曾到巴黎探望她,但没能把她带回瑞典。法王路易十八容许她拥有自己的小宫廷,因为她是瑞典王储的妻子。

德西蕾继续住在巴黎,贝纳多特安排间谍,监视她有没有做出会影响到他的事。

1818年,贝纳多特继位为王,是为卡尔十四。德西蕾继续住在巴黎,每逢星期四、日都会以瑞典王后身份接见客人。卡尔十四在瑞典纳了玛丽安娜·科斯库尔为妾;德西蕾也爱上了法国首相迪普莱西,并随他到处旅游。迪普莱西在1822年去世后,德西蕾在亚琛与儿子奥斯卡见面。

1823年,她和儿媳洛伊希滕贝格的约瑟芬一起回到瑞典,原本只打算短暂逗留,但最终长住了下来。1829年,她加冕为瑞典王后。德西蕾很快就厌倦了,1830年,提出要返回法国,但卡尔十四将她扣留。

德西蕾身边保留着法国侍从。她未曾学习瑞典语。

卡尔十四于1844年去世,德西蕾的儿子奥斯卡继位为奥斯卡一世。德茜蕾在1853年想回到巴黎,但因为年事已高,故没有成行。1860年,德西蕾去世,年八十三。

现任瑞典国王卡尔十六,是德西蕾的后裔。贝纳多特家族经过多年与本地人混血,以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原理,已经完全是瑞典人长相了。

卡尔十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