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前十名的高校裏面,安徽師範大學是一所普通的一本類院校,能夠有44名學生保送到中科大,是讓人感到很意外。從這份統計的數據,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中科大的研究生生源,基本都是來自於全國的各個高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我國著名的理工類院校,在全國基本都是排名前十,在世界都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中科大堅持小而精的辦學模式,所以每年招收的本科生數量都基本限制在1800人左右。
因此,中科大每年高考的錄取分數線都很高,招收的學生基本都是每個省份的頂尖學霸,本科生的質量是非常的好。但是,中科大研究生的招生情況,卻遭到網友的質疑。因爲學校推免研究生的來源,很多都是普通的211高校,而不是大家所認識的名校。下面就先讓我們來看一下,中科大保送生的學校分佈情況:

從這份統計的數據,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中科大的研究生生源,基本都是來自於全國的各個高校。其中本校的保送生人數達到563人,佔保送生總比例的25.7?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保證學校研究生的質量。
值得注意的是,前四名都是安徽的高校。合肥工業大學保送138人,安徽大學保送105人。這兩所都是211工程大學,自身擁有一定的實力,學校的質量應該不錯,但是與是985高校的學生相比,整體來說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前十名的高校裏面,安徽師範大學是一所普通的一本類院校,能夠有44名學生保送到中科大,是讓人感到很意外。比如排名在其後面的大連理工大學、山東大學等,都是非常不錯的985高校。
形成這樣的反差,筆者覺得主要是因爲中科大安徽省的高校有一定的照顧性。我們不否認安徽師範大學的部分學生是非常的優秀,但是與中等985高校的學生相比,整體的質量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

因此,很多人都覺得中科大的研究生質量是變差,與本科的生源根本沒法比。其實,這是我國高校面臨的一種特殊情況,國內所有的大學基本都是這樣。比如清華北大本科優秀的學生,基本都會到國外的名校繼續深造,而只有中等的學生或者是更低檔次的學生,纔會選擇清華北大。
筆者翻看復旦大學以及上海交通大學等名校的保送生數據發現,這些名校基本也都是以本校的保送爲主,大部分都是來源於更低檔次的學校。

但是,沿海地區的名校擁有地理位置的優勢,學生經過本科四年的學習,在研究生階段就更加嚮往大城市,所以沿海的名校就會更有優勢。比如剛纔提到的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校外的保送學生主要都是來源於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名校,研究生整體的質量還是比較高。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中科大沒有地域的優勢,研究生的生源質量變差,也是正常的現象。如果學生的觀念沒有改變,一直都是希望到大城市的學校讀研,這種局面就會一直持續下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