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种发烧情况的觅友们,可能是应用了某些治疗肿瘤的药物,比如顺铂等,产生发热的副作用。出现这样情况的发热,很有可能是肿瘤本身引起的。

发热,是肿瘤患者常常出现的症状。发热问题可大可小,觅友们可不能轻易忽视了。严重的发热,既影响肿瘤患者的身心健康,还影响生存质量。

那么,觅友们就需要根据自己发热的表现,找到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热,才能够更好地去应对了。

接下来,觅友们跟着科普君来判断一下发热原因吧!

发热原因找一找

1、感染性发热

发热时,出现体温忽高忽低,还伴有咳嗽、咳痰、尿频、尿急的症状,是怎么了?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有这样表现的觅友们,你们发烧的原因,很可能是细菌、病毒感染。最常见的就是呼吸道感染,比如感冒咳嗽;其次就是泌尿系统感染,比如尿痛、尿急,尤其是对于妇科肿瘤患者来说,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感染性发热可能是由于肿瘤的压迫、阻塞,使得身体组织、器官分泌物排泄不顺畅,导致该部位感染病菌;也可能是由于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差,抵抗不了外界病菌的入侵,比如吹风着凉等;还可能是一些治疗措施,比如留置导管、穿刺留针等引起的局部感染。

2、肿瘤热

发热时,时间超过了2周,每天至少有一次体温高于37.5℃,且多数不超过38.5 ℃。没有过敏情况发生,各种化验检查结果显示没有感染,且经过经验性及合适抗生素治疗后,仍不退烧;而用萘普生治疗后,发热可迅速、完全消退。是怎么了?

出现这样情况的发热,很有可能是肿瘤本身引起的。当肿瘤中心部位因供血不足,发生坏死、液化,导致机体产生应激反应,从而引起发热;或者,肿瘤的刺激,也会导致机体产生应答反应,使体温调节失衡,也会引起发热。

图片来源:摄图网

3、药物热

发热时,持续时间比较短,常常在治疗后24小时内自行消退,是怎么了?

这种发烧情况的觅友们,可能是应用了某些治疗肿瘤的药物,比如顺铂等,产生发热的副作用;并且,输注白蛋白、输血等也会引起致热原性反应,而导致发热。

4、中枢性发热

发热时,突然出现发热,体温直线上升可达40~41℃且持续不退,面部无潮红等现象,却会发现皮肤干燥、四肢发冷;用抗生素及解热剂治疗,效果却不佳。是怎么了?

出现这种情况,有可能是肿瘤发生脑转移,引起的中枢性发热。这种情况相对比较少见。

5、其他发热

恶性肿瘤晚期消耗,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内环境失调;化疗后出现白细胞下降,引起机体感染等,这些都是发热可能的原因。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发热处理学一学

当觅友们发现自己发热了,需要做一些措施来处理。特别是长期发热的情况,消耗了肿瘤患者的病体,导致消瘦、衰弱,甚至疾病进展,还会影响食欲和生存质量。那么,缓解发热也就变得更加重要了。

一般来说,在38.5℃以下的发热,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比如敷冰袋、擦浴等。而根据发热的原因,有以下应对方法:

1、感染性发热

肿瘤合并感染的情况,需要采集血液、痰液、尿液以及其他分泌物、排泄物等,送培养检查并做药敏试验,来明确感染病菌及敏感抗生素。在培养结果出来之前,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广谱抗生素,如氯霉素、金霉素等。

局部感染的情况,除了抗感染治疗,还需要注意局部的清洁、消毒,以消除感染风险。

如果免疫力低下易引起感染,就需要采取增强免疫力的措施,包括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规律地运动;

饮食当中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牛奶等,摄入香菇、红枣、动物肝脏等升白食物,注意饮食均衡;

必要的时候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胸腺肽、免疫球蛋白等药物治疗等,这些都可以有效增强免疫力,抵御感染发热的发生。

图片来源:摄图网

2、肿瘤热

肿瘤引起的发热,可以常规应用非甾体类解热剂,如阿司匹林等,以退热出汗、不过度服用为宜。

3、药物热

药物引起的发热,一般不需要处理。如果发热温度较高,持续不退,可以适当应用非甾体类解热剂。

4、中枢性发热

中枢性发热的处理,一般应用退热药物效果不佳。先以物理降温为主,若效果不佳,再考虑静脉或肌肉注射的治疗。

5、其他发热

恶性肿瘤晚期体质消耗、体内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发热,需要调整电解质平衡,补充液体及综合营养素,来缓解症状。

图片来源:摄图网

那么,看到这里,觅友们是不是更加了解自己发热的原因和处理办法了呢。

总之,轻度的发热,可以自行采取办法处理,如果发热持续不退、温度较高,就需要及时就医了哦。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参考资料:

[1]王沈玉,癌症与发热,癌症进展杂志

[2]肿瘤患者7大发热原因,究竟该如何处理?医学界肿瘤频道,中国中医科学院肿瘤科何生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