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剛獲得騰訊D+ 輪戰略投資的高思教育,近日卻因教師師資問題被置於輿論的風口浪尖,引發了業內多家權威媒體機構的關注。

01

強大師資陣容“資質”存疑

從高思教育官網看,授課教師團隊背景強大,包括清華、北大和南京大學等國內一流高校畢業的老師。但最近高思教育被新華社記者暗訪,“教師很強大,師資躲貓貓”,高思教育在展現教師背景信息時並未將資格證放在顯眼位置,教師資格證和編號也存在一定問題,後幾頁的教師更是僅展示了幾家畢業院校的信息。

但在教育部發布的《中小學生減負措施》和《關於切實做好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整改工作的通知》第五條明文規定,從事語文、數學、英語及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知識培訓的教師應具有相應的教師資格,並接受社會監督;培訓機構應將教師姓名、照片、任教班次和教師資格證號在其網站的顯著位置予以公示。

高思教育並非首家被曝出存在師資問題的機構。對師資問題,除缺少教師資格證外,還存在缺少教學經驗和資質造假的問題。

比如某些機構就存在招聘缺乏教學經驗應屆畢業生的情況,通過美化和包裝的方式將其打造成名師。教培機構瘋狂複製名師的行爲無疑將破壞原有的行業秩序,屬於欺騙家長的行爲。

對已付費購買課程和追求名師效應,希望孩子得到更高教學效果的家長而言,得到的是不匹配信息,也容易因此讓家長產生不信任感。從長期來看,會讓家長和孩子對機構的誠信問題提出質疑,不利於機構品牌的打造和長遠發展。

02

課程曾炒作高考狀元 涉嫌違規

在高思教育2017年的官方課程報名網站,頁面上仍有不少關於高考狀元的宣傳,但這種炒作“狀元”,標榜機構輔導效果權威性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涉嫌違規。

其實早在2017年時,高思就因發佈《2017中考達人獎——向王者致敬》中一段關於“中考簽約班95%的狀元選擇,下一個中考狀元就是你”的誇大性描述引發過相關爭議。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二十四條中曾明確提出,培訓廣告不得含有以下內容:對升學、通過考試、獲得學位學歷或合格證書,或對教育、培訓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證性承諾。

在2004年,教育部就曾發佈相關公告呼籲停止對狀元的炒作。以狀元爲核心形成的學校、教輔機構和企業家的利益鏈,從某種程度上帶有強烈的功利色彩,也容易引發父母的焦慮情緒。

高思教育在之前的宣傳中難免帶有過度宣傳的色彩和過於強調成績的傾向。畢竟對每個接受輔導的孩子來說,更重要的是相對自身而言是否有提升。而且高考成績只能代表一個孩子在這個時間點的學業水平實力。即使就高考高分本身而言,輔導班學習只起到了輔助作用。

筆者建議,高思教育等教培機構能更側重展現孩子通過高思教育輔導後獲得的學業進步,而不是通過炒作狀元的方式對機構進行宣傳。

03

超常教育光環下的奧數培訓

在高思教育五年發展的轉型期,企業將創辦超常實驗學校列入轉型計劃。但也有專家提出質疑,表示高思教育只想借超常教育的名頭來推奧數培訓。

在教育培訓機構推超常教育和超前教育的做法,俞敏洪表示明確反對態度。

目前,國內對超常教育的探索已在多所公立學校落地試驗多年,比較爲人熟知的包括探索了三十餘年的北京八中“少兒班”、人大附中首個高中超常兒童實驗班和華中科大少年班。

但關於超常兒童的培養一直存在較大爭議。曾有50%華中科大畢業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如果重來不會再選擇讀少年班。

雖然“奧數培訓”和“奧賽熱”近年來一直是教培行業熱門,但北師大心理學院院長劉嘉表示,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奧數培訓不屬於超常教育。

從超常教育的概念源頭來看,這類教育主要是針對智力超常和已通過智力測試,並在品格上具備毅力的兒童,並對兒童本身的創造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但奧數培訓僅針對在數學方面具有一定天賦的孩子,並通過固定題型來幫助他們訓練題感。

從目前來看,高思教育已升級爲愛學習教育集團,並在相繼得到晨興資本、九鼎投資、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沸點資本和華平資本多輪融資後,於去年獲得了騰訊的D+輪融資,教育產品覆蓋全國2億名學生,發展趨勢向好,並開始探索AI + 教育領域。

但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師資“資質”等三方面的問題,無疑會對愛學習集團今後整體的長遠發展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