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要求嚴禁炒作高考狀元

@中國新聞網

 嘴上不說,瘋狂暗示

記者:郎朗

“誰是狀元?”

“文理科最高分是誰?他們在哪?”

以往,在高考成績公佈之後,各省、各市乃至各區縣的第一名都會被公衆和媒體追捧。

雖然教育部三令五申“嚴禁炒作高考狀元”,今年的輿論場中也鮮見對“狀元”的報道。但人們對“狀元”的好奇心並未減少,有些學校和地區利用各種方法,瘋狂暗示……

教育部嚴禁炒作“高考狀元”

隨着高考成績陸續公佈,各地進入了高考“放榜時間”。

6月23日,教育部發文部署進一步做好考生志願填報服務工作。文件中提到,嚴禁炒作“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高分考生”“復讀生”等信息。

其實,關於這一點已經說了很多年。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已經對這種現象說不,且每年高考都會一再重申,今年以來,更是強調了不下3次。

早在今年2月印發的《關於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教育部就要求各地各校堅持正確的教育政績觀,嚴禁通過任何形式公佈、宣傳、炒作“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高分考生”等。

3月,六部門印發的《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中再次明確,堅持正確輿論導向,不公佈、不炒作“中高考狀元”、升學率。

禁止炒作“高考狀元”,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年年都在強調,但這似乎並不能減少人們的好奇心。

三令五申下,竟有人玩兒起了文字遊戲

所謂“十年寒窗苦讀日,一朝金榜題名時”,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中取得第一名,不僅是考生會高興,其母校、所在城市都會覺得“與有榮焉”。

在當下禁止炒作“高考狀元”的背景下,人們想盡辦法,瘋狂暗示“他就是狀元”! 種種堪稱藝術的表達方式,再一次證明中華語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江西,名爲“撫州在線”的公衆號在公佈江西分數線的同時,還特意點出了“考得比較好的兩個人”的成績和學校,雖然什麼都沒說,但是大家都懂得……

耐人琢磨的表述也激起了網友的創作靈感。

截至發稿,記者發現上述公衆號已將文章刪除。

不過,同類用法已經在媒體中實現應用。

標題中沒有一個字聯繫到“高考狀元”,但到底發生了什麼,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

除了不準炒作“高考狀元”,炒作“高考升學率”也是不可以的。於是,有地方給大家出了一道算術題。

這份網傳的某中學喜報顯示,已知該校2021年應屆872人蔘加高考,一本789人,本科859人,請問,該校一本率是多少?本科率是多少?

頂級反炒作?

校方:我校成績優異 網傳信息非官宣

除了上述“行爲藝術”之外,還有一張聊天截圖流傳了出來。

同樣,網友舉一反三進行了造句練習:

也有網友說,這是該校精心策劃的宣傳方案,但是我沒有證據。

畢竟,在喫瓜羣衆把這當笑話四處散佈的時候,全國人民都知道“考得比較好的兩位同學”都在這所學校了。

網友評論:不炒高考“狀元”炒“最強王者”

對於上述種種現象,有網友一言蔽之:

對於禁止炒作“高考狀元”這件事,有不少網友表示支持,認爲這樣可以防止培訓機構、自媒體等炒作製造焦慮。

但也有人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過度曝光別人的私生活不好。

但還有部分網友有其他看法,認爲成績好應當被誇獎,適當宣傳、獎勵還能激勵後來人。

中新微評:風物長宜放眼量 高考不能定義人生勝負

高考,一直被認爲是人生中很重要的坎,似乎邁過這道坎,魚躍龍門,皆大歡喜;邁不過,則人生失意,前途暗淡。

但高考不能定義人生勝負,人生的神奇之處就在於每時每刻都充滿了未知與可能。

高考是人生前一階段的總結,更是未來人生新的起點。它只是一種檢測學習的方式,今後的人生路上還有更多維度的考驗,也有更多讓你實現人生出彩的機會。

風物長宜放眼量,我們不妨把高考作爲一段人生歷練,不斷檢視自己,屬於自己的機會總會到來。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