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粒量米水次淘,裹將箬葉苧絲韜。炊餘脹滿崚嶒角,剝出凝成細纖膏。”這是清朝乾隆時期六部侍郎、文學家謝墉的一首詩。如果將它作爲一謎語的謎面,朋友們能否猜出它的謎底,正是即將清香四溢、萬民同食的糉子?

提到糉子,人們一定會想到端午節。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法定節假日。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在我們家鄉(蘇北),被稱之爲“五月端”。此節日己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早在春秋之前,吳越之地就有在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此日後來便成了人民紀念屈原的節日。當然,部分地區也有端午是紀念伍子胥或曹娥的說法。但絕大多數中國人還是認可紀念屈原一說。

屈原塑像

屈原(約公元前339年—約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通常稱爲屈原。戰國時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他事於楚懷王,官至三閭大夫。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主張聯齊抗秦。

後因小人讒言,被楚懷王疏遠,遭流放。楚懷王被囚死於秦國後,屈原又被楚頃襄王再次流放。第二次流放時,秦軍攻破楚都,憂國憂民的屈原,無力迴天,只好以死明志,憤而抱石投汩羅江而死。

屈原故里

汩羅江

屈原墓

屈原既有高尚的品德,又是偉大的詩人。以他爲代表的楚辭與後來的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均爲我國文學史上的瑰寶。屈原的名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至今還被人們傳誦。

1953年,屈原與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法國作家拉伯雷、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共同成爲在赫爾辛基頒佈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中國愛國詩人屈原、波蘭文學家哥白尼、法國作家拉伯雷、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

屈原代表作品:

《離騷》《九歌》《九章》《天問》《哀郢》《卜居》《大招》《招魂》

屈原死後,百姓湧到江邊哀悼,有漁夫投入飯糰,希望能餵飽魚蝦,而不讓魚蝦傷及屈原。但飯糰又被蛟龍所食,於是人們用楝葉包住飯糰,外纏彩絲,蛟龍畏之而不食,後來這種食物便發展成糉子。

南朝梁的吳均(公元467—520)在《續齊諧記》一文中記載則更富於傳奇色彩:“屈原五月五日投汩羅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曰:‘君當見祭,甚善。但常所遺,苦蛟龍所竊。

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彩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糉子,並帶五彩絲及楝葉,皆汩羅江遺風也

糉子,又稱“角黍”、“筒糉”。因其清香可口,不僅中國人民喜愛,也頗受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的歡迎。

早在春秋時期,民間就有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的食品,稱爲“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爲“筒糉”。

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浸泡黍米,用菰葉包成四角形,因水中含鹼,被稱爲“廣東鹼水糉”。此時期已出現豬肉入餡的糉子。

晉代,糉子被正式定爲端午節食品,米中還摻入禽獸肉,板粟等。

唐代,糉子用米已“白瑩如玉”,糉子的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人稱爲“大唐糉子”。

宋,已有蜜餞糉,即果品入糉,蘇東坡就有“時於糉裏見楊梅”的詩句。

元、明時,附加料已出現豆沙、松子仁、棗子、胡桃等。

清代,出現了“火腿糉子”。

另外,在南朝梁時,號稱“中山宰相”的陶弘景,人稱陶公,還以藥草煮糉,防病健身。在《江南靖士詩稿·端午陶山品糉》詩中說:“五日山村鮮角糉,褪繩解箬氣猶溫,淡黃應漬陶公草,膏飯舌翻香陣噴”。“淡黃”,則是因爲用藥草煮的原因。

糉子的包裝料也在不斷變化,菰葉、楝葉、箬葉、柊葉、竹葉、蘆葦葉等均曾經或還在用來包糉子。

如今的糉子,更是多種多樣。有桂圓糉、肉糉、水晶糉、蜜餞糉、板粟糉、辣糉、酸菜糉、火腿糉、鹹蛋糉等。其中浙江嘉興糉子最爲著名,嘉興產的“竹葉糉”、“艾香糉”、“甜茶糉”、“臘肉香腸糉”、“薄荷香糉”、“蓮子糉”、“松仁糉”、“蛋黃糉”等等,早就名聞遐邇,譽滿四方。

糉子,端午家家必食,但並不是說其他時候人們就不喫糉子。魏晉詩人張春華詩曰“二月春風送嫩寒,空新角黍早登盤,摘來半戶青蘆葉,香裏晶瑩玉一團”。可見,在早春二月,人們已喫上了香氣宜人的糉子了。

在我們這一帶,端午節之外也有喫糉或送糉子的習俗。例如,新婚姑娘滿月回孃家,婆家會包些糉子,與其它幾種禮品一併帶回孃家去。老人過壽時,親戚家也會送些糉子、壽桃等作爲壽禮。新房上樑,在放鞭的同時,主人家會在樑上扔下糉子、壽桃等,讓下面的親友莊鄰來搶。

另外,當子女升學考試時,家長會特意包上糉子給孩子喫,希望他們能考“中”,或“縱”上去。我們家也不例外,考前,母親想方設法包糉子給我們喫。1961年,我考初中時,正鬧饑荒,母親實在找不到米,只好把大麥磨成細粒,包幾個糉子,中間還放幾粒花生,希望我能“縱”上去,“升”上去。

我們兄妹三人,喫了母親的糉子,也都順利地考上了初中、高中、大學,遂了母親的心願,母親也就更加堅信她包的糉子在起作用。其實,我們幾人都心知肚明,糉子充其量只是一種美食而已,如果平時成績不好,喫再多的糉子也無濟於事。

但誰也不願“實話實說”,還是陪着母親一塊高興。如今,她老人家早已駕鶴西去,但母愛的溫馨,糉子的香甜,以及糉子背後的故事卻銘刻在心,成爲我們永不磨滅的記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