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間隔兩年,夫婦二人第三次來到日內瓦,當時中國正處於三年災害階段,確實沒有成熟的回國條件,楊武之知道讓兒子回國肯定不可能了。1945年在西南聯合大學碩士畢業的楊振寧選擇出國深造,當時中國戰爭尚未結束,國內缺乏研究物理的條件,也沒有充足的師資。

談到楊武之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瞭解,但如果說起他的兒子是誰想必大家就不陌生了,他兒子就是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楊振寧。

楊武之是中國第一個數學博士,新中國著名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對中國數學人才建設有重要貢獻。

陳省身、華羅庚都曾在其門下學習,華羅庚曾說

可是他這一生一直有一個遺憾,那就是大兒子楊振寧加入了美國國籍,那麼爲何父子相左,楊振寧是不是真的讓父親失望了?


中國第一個數學博士

1896年楊武之出生於安徽合肥的一個秀才之家,雖然當時秀才已沒什麼實際作用,但是在這樣的家庭中還是很重視子女學業的。

1914年十八歲的楊武之考入了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預科,

他一直有着科學興國的想法,因此教書期間仍然不忘學習,在1923年通過了公費留學出國考試得以赴美讀書,短短三年,他先後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和芝加哥大學取得了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

兩年後楊武之以《華林問題各種推廣》成爲中國數學領域的博士第一人,學成之後楊武之毫不猶豫的選擇回到祖國,先後在廈門大學、清華大學任教。

當時的中國動盪不安,待到日軍侵華時更是硝煙遍地,楊武之眼看山河破碎卻無能爲力只能心痛於祖國弱小。

他深知中國的未來不能沒有教育,一直跟隨清華大學南遷,並在西南聯大擔任數學系主任,在這裏條件十分艱苦,但是楊武之仍竭盡所能創造上課條件,將自己的知識傾囊相授。新中國成立後,楊武之輾轉留在了上海,在同濟大學和復旦大學授課,直到因糖尿病退休。


虎父無犬子:獲諾貝爾獎的楊振寧

楊振寧五歲前父親並不在身邊,但是她的母親給了他良好的啓蒙教育,很小就教他念書識字。

除此之外,楊武之還特別重視對楊振寧國學的教育,小楊振寧中學時期就能將《孟子》背的滾瓜爛熟,經典的學習拓寬了楊振寧思考的深度。

1938年還在唸高二的楊振寧通過了學業考試,被西南聯大物理系錄取,從此開始了和這門神祕奧妙的學科一生的相伴。


1945年在西南聯合大學碩士畢業的楊振寧選擇出國深造,當時中國戰爭尚未結束,國內缺乏研究物理的條件,也沒有充足的師資。僅花費三年,楊振寧就獲得了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博士學位,楊振寧在美國學習十分刻苦,果然也取得了不菲的成果。

1956年他和李政道共同發表論文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原理,這一理論隨即獲得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獲諾貝爾獎後,楊振寧於1964年選擇加入美國國籍,這個決定令他們父子心中存在了隔閡,楊振寧後來曾坦言


楊武之三次勸愛子回國

楊振寧作爲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中國人,在當時國內外都引起了極大的震動。

1957年楊振寧獲獎後攜妻子前往日內瓦工作,並向父親楊武之致電報希望其來日內瓦團聚。

對於這等程度的國家棟梁而言,這不僅僅意味着普通的家庭團聚,楊武之前往日內瓦前深知此事非同一般,親自寫信向周總理請示

當時臺灣方面也在積極爭取他們,楊武之同兒子見面後,詳細介紹了新中國成立後的新風氣、新風貌,表達了希望他能回到祖國的熱切期望,但是這次爭取並未成功。


1960年楊武之同妻子二度前往日內瓦探望兒子,雖然楊武之依舊希望兒子能回國,但是妻子羅孟華從現實情況分析了當時國內環境並不適合科研。其實楊武之也明白道理如此,只是理性和感性的不同判斷讓他內心十分矛盾,此次依舊沒有結果。

間隔兩年,夫婦二人第三次來到日內瓦,當時中國正處於三年災害階段,確實沒有成熟的回國條件,楊武之知道讓兒子回國肯定不可能了。

他此次直言


結語

其實楊振寧並非不愛國,只是有時候命運之輪總是轉不到合適的那格,楊先生做的是理論物理研究,國內當時百廢待興,更需要的是應用科學,沒有足夠的空間。

楊振寧在海外時也十分關心中國,在一些重要場合時常發表爲中國澄清輿論的講話,在國外華人羣體間產生了這重要影響,1971年更是積極參與保釣運動。

十年浩劫期間,楊振寧曾訪問中國,是他點名要見鄧稼先,才使得這位兩彈元勳搬離了牛棚,他用自己的方式保護了摯友。

楊振寧在94歲高齡時,選擇放棄美國國籍加入中國國籍,想必他的父親如若在天有靈也會倍感欣慰,海外的遊子終於還是回家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