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爲很滿意孫少安這個男人,賀秀蓮沒有要彩禮。如果說田潤葉的真心,驚豔了孫少安的青蔥歲月,那麼,賀秀蓮就是溫暖了孫少平餘生的那個人。

路遙《平凡的世界》


插圖: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劇照

作品簡介:

《平凡的世界》是作家路遙所著的長篇小說,曾獲得“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小說長達百萬字,共三部,於1986年12月首次出版。

該小說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的時間爲創作背景,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的,衆多普通人的鮮明形象,全景式地展現了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

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關於人生、事業、愛情、日常生活和社會衝突等,都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感悟。

可以說,《平凡的世界》是一本綜合性的人生啓示錄,展示了普通人在時代浪潮中艱難前行的過程,更告訴我們:平凡的世界下,可以有不平凡的人生。


愛人就愛田潤葉,娶妻就娶賀秀蓮。

這是讀完《平凡的世界》之後,大多數讀者都會有的感受。

潤葉作爲孫少安年少時的初戀,永遠懷揣着一顆赤子之心,沒有在世俗的壓力下妥協,也沒有因爲兩人之間的巨大差距而產生動搖。

無論過去多少年,那個在年少時愛上的人,一直住在她的心裏。

她可以爲了愛情主動告白,也可以在被放棄後選擇理解,哪怕她最後嫁給了別人,她也永遠是孫少安心中的意難平。

如果說田潤葉的真心,驚豔了孫少安的青蔥歲月,那麼,賀秀蓮就是溫暖了孫少平餘生的那個人。


一:婚前,不需要彩禮的承諾

當田潤葉向孫少安表明了自己的心意之後,他慌了。

不僅僅是因爲覺得自己高攀不上,更是因爲不忍將潤葉拖下水,畢竟,孫少安家裏的情況太複雜了。

父母做了一輩子的農民,靠天喫飯,永遠都在溫飽線掙扎,爲此,他自己也不得不選擇輟學回家幫忙。

上有一位多病的奶奶,下有兩位上學的弟弟和妹妹,孫少平作爲家中的長子,身上擔負着太多的壓力。

在村中,像他這個年紀的男子,大部分都已經結婚成家,而他之所以落後於別人,就是因爲太窮。

家裏的日常開支就已經捉襟見肘,別說結婚時拿多少彩禮,連像樣的新房都沒有。

他是愛田潤葉的,可是他什麼都給予不了她,這種基於現實的無奈,就是孫少安不得不拒絕這份感情的理由。


不同於潤葉破釜沉舟般的勇氣,孫少安不僅清醒,而且務實。

他想要的不是一份愛情,而是一場合適的婚姻,比起找一個自己深愛的女人,他更想要找到一個可以陪自己喫苦的伴侶。

而他的相親對象,秀蓮,完美地契合了這一點。

因爲很滿意孫少安這個男人,賀秀蓮沒有要彩禮。

她沒有潤葉的知識和才華,卻有着和大多數農村女人一樣的優良品質:樸素、勤快、善良、無私。

當孫少安向她坦誠自己的貧窮現狀時,她不僅沒有嫌棄他窮,還一心想和他一起打拼光景。

僅僅是婚前的一系列行爲,賀秀蓮的形象已經躍然紙上。

兩人一起去買衣服,秀蓮只要最便宜的料子,沒有新房也無妨,只有兩人有地方住就可以。一切能省則省,不虛榮,也不愛面子。

錯過真愛的孫少安,在賀秀蓮的身上,找到了自己關於未來的所有想象。

不要彩禮的賀秀蓮,爲了嫁給孫少安,舍掉了太多的東西。

和潤葉一樣,她也深愛着孫少安,不同於前者青梅竹馬的青澀,她的感情表現得更爲成熟和狂熱。

婚前,她肯爲了愛情去放棄利益,婚後,她可以爲了幸福犧牲所有。

她的原生家庭並不差,但她爲了孫少安,她情願墜落到谷底,助他一臂之力。


二:婚後,傾其所有的付出

賀秀蓮如願地嫁給自己愛的男人,但婚前的憧憬有多大,婚後的心理落差就有多大。

她原以爲縱使生活再難,兩個人攜手向前,就總會有撥開雲日的那天,可真正做了孫家媳婦的時候,她才明白自己的想法有多天真。

她是孫少安的妻子,需要照顧他的衣食起居,爲他生兒育女。與此同時,她還得做好一位孫媳婦、兒媳婦、大嫂,全身心地爲整個家庭付出。

明明是嫁給了一個人,可卻要承擔起很多的責任。

她不是沒有怨言,只不過因爲太愛眼前的男人,她選擇一次又一次的忍耐。

她不止一次說過分家的事情,在她看來,如果小兩口單過,日子一定比現在強好多。

然而,每次聽到這樣的建議,孫少安就會不樂意。

是啊,他真的是一個好兒子,好哥哥,可他扮演好這些角色的時候,卻忘記了自己還是一個女人的丈夫。

而且,嫁給他的那個女人,從來都在陪着他喫苦,從未享過一天福。

賀秀蓮是心甘情願的,但並不代表她沒有絲毫的介懷。

她介意的不僅是自己得不到二人生活的幸福,更是受不了孫少安一人扛起所有的辛酸。

所以,每次她負責給家人盛飯的時候,都會把最稠的那部分盛給孫少安,無他,就是因爲太心疼他。

可面對此等做法,孫少安的態度又是什麼呢?

他不僅沒有領情,還指責起了自己的妻子。

原來,在他的眼裏,所謂的夫妻關係,都是被放在家人之後的、或者說,他必須先做好一個好兒子,好兄長,纔會想到做一個稱職的丈夫。


自從嫁給了孫少安,賀秀蓮就成了他的附屬品,爲他的笑而笑,爲他的哭而哭,爲他的家庭忙碌,爲他的事業操勞。

孫少安第一次外出務工要用的騾子,是賀秀蓮跑去孃家借錢換來的,孫少安辦磚廠受挫,也是秀蓮幫忙補上財務空缺的。

按照現在的標準,賀秀蓮的婚姻,算得上是一場貨真價實的扶貧式婚姻。

這裏的“扶貧”,不僅有物質上的幫扶和支持,還有精神上的陪伴和認同。

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賀秀蓮成就了孫少安。

沒有要彩禮的她,給了孫少安成家的機會,婚後任勞任怨的她,是孫少安前進路上最大的動力。


三:結局,操勞半生後的安息

賀秀蓮是一個好女人,卻沒能擁有一個好結局。

爲這個家操勞半生的她,陪伴孫少安走過無數個低谷的她,在一切即將圓滿的時候,患上了重病。

在一切都迎來曙光的時候,她卻行將就木了。

這是很多人最不想看到的一幕,這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一點。

爲什麼路遙作爲作者,偏偏要把她的結局設定得這麼慘呢?好像她就是孫少安命運裏的貴人,幫助孫少安脫貧的使命完成了,自己也該落幕了。

可如果追根溯源,明白賀秀蓮病逝的原因,就會找到這一切的答案。

婚姻裏的賀秀蓮,就是拼命三娘,無論是作爲一個兒媳婦、妻子還是別人的嫂子,她都是滴水不漏。

在婚姻裏傾其所有的她,早已忘記了要愛自己。

毫不誇張地說,她的病,都是累出來的。


誠然,賀秀蓮是很多男人眼中最理想妻子的人選,可是,再好的女人,也是需要呵護和體貼的。

她的付出和深愛,是她作爲一個妻子的選擇,同樣的,作爲丈夫的體諒和憐惜也應該是一個男人該做的。

或許,這就是路遙寫下這個結局的原因。

賀秀蓮是一個完美的妻子,但這種完美終究只是作者筆下的一個夢,或者說,是路遙寫給所有男人的一個夢。

作爲一個男人,別奢求女人爲自己毫無保留的付出,夫妻之間,從來都是彼此成就的;作爲一個丈夫,別忽視了妻子的訴求和感受,恆久的親密關係,從來都是相互的。

書中的賀秀蓮,最終化爲了一抔黃土,這也意味着,很多人的夢,該醒了。

賀秀蓮人最好,結局卻最慘,這恰恰是路遙的高明之處,他是在提醒男人:好好珍惜,爲你付出的眼前人。

END

今日話題:

你們覺得賀秀蓮結局最慘,原因有哪些?

來留言聊聊你的觀點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