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小霞运动新发现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唐朝的节度使是从南北朝时的地方军政长官都督(也称总管)演变过来的。
都督全称“都督诸州军事”,是曹魏时期始设的一种总揽几个州的军政事务的军政长官。到了北周和隋朝,都督的名称改为总管,隋炀帝时撤销了这个官职。到了唐朝建立后,又开始设置,并重新改回“都督”的名称。唐代不仅是边关州郡,连内地也会根据州郡大小和地位的重要程度设大都督、中都督和下都督府,成为常置的机构。
(节度使)
不过唐代设置的都督和魏晋时期的都督有一些区别,这就是持节与不持节的区别。在魏晋时期,都督通常都是持节的,所以实际权力很大。这些都督持的节也不一样,有“使持节”、“持节”和“假节”三种,权力也有高下之分。其中“使持节”是最高的,可以掌握二千石也就是太守以下的官员的生杀予夺,而“持节”只能杀六百石以下的,“假节”更只能对违反军令政令者才有生杀大权。另外魏晋的都督通常会兼任自己驻地的刺史,同时掌握军事和行政之权,而这些在唐代都督中都是看不到的。
“节度使”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上,是在唐高宗时期。因为当时有些边关的州郡面临少数民族地区,常与少数民族政权发生各种冲突,这就需要当地的都督能随机应变,做出一些必要的决断。为了让他们名正言顺,从高宗时起,就让一些特殊地区的都督“持节”,将这种持节的都督称为“节度使”,以此区别于其他都督。
都督持了节,好比参谋带了长,权力便有了质的飞跃。唐朝的旌节制度规定:“大将帅及遣使于四方,则请而佩之,颛诛杀。”也就是说,从都督变成了节度使,使可以有了专杀之权。而且这个权力还是不断扩大的,因为到了唐玄宗时期,节度使又兼任了驻地的刺史。也就是说,从唐玄宗时期开始,唐朝的节度使又恢复了魏晋时期总管的所有权力,甚至还有过之无不及。
节度使的权力大了,相应的僚属也增加了。唐代节度使之下设一名节度副使,一名管军队的都知兵使,一名管军法的行军司马,两名管后勤的判官和四名曹事,一名管文件往来的掌书记,还有两名参谋、四名随军、一名都押衙等等。这些是朝廷规定的编制,实际上节度使府经常突破这个规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任命自己的属官,而中央政府基本上不会干涉。所以致了唐玄宗的天宝年间,有些节度使的属官就达到了一百五十名以上。
唐玄宗时期,是唐代节度使制度的基本形成时期,全国共有安西、北庭、朔方、河东、河西、范阳、平卢、陇右和剑南九镇节度使,这九镇节度使全部兼任采访使,成为州刺史的上级。所以他们全部都掌握军事和行政权力。开元年间,在州之上又设置了新的一级行政机构,称为“道”,采访使便是道的行政长官。另外,绝大多数节度使还兼任了辖区内的营田使和支度使,这又使得辖区内的土地经营权和财政权也落入节度使之手,形成了集地方军权、行政权、财政权于一身的土霸王,他们有管辖的地域,有管辖的子民,手上有军队,有钱,逐渐有了割据的资本。
安史之战后,很多有战功的大将都被封为节度使,使得节度使的数量迅速增多,由边境地区向内地蔓延。从唐肃宗到唐德宗的这一段时期内,节度使便增长到四十二个,这些新增的节度使中,魏博、淮南、淮西、泾源等镇都是辖区广大、人口众多的大镇,在他们管辖的区域已经形成“权归一家”的尾大不掉之势。这时的节度使,夺走了唐朝中央政府最后一点任命官吏的权力,甚至节度使成为他们世袭的职位,老子死了,儿子可以顶上,形成了“藩镇世袭制”。
起初各镇节度使每年在辖区内收取的税赋是要上交中央的,但是安史之乱后,节度使们越来越不把中央政府放在眼里,开始截留这些税赋。这股风气很快蔓延开来,到了最后,不仅仅是截留了,变成了完全不用上交税赋给中央,地方上的税赋,成为节度使们的私家财源。有了这些财源,节度使们又开始大量征兵,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他们征聘孔武有力的男性充当自己的亲军,号为“牙兵”,并且父子相袭击,是只接受节度使本人指挥的私人武装,连朝廷的命令也不去遵守。这些牙兵动辄上万,是节度使对抗中央、在地方割据的保障。
唐代统治者并不是傻子,要让地方将领掌握军权财权和行政权,让他们有壮大的机会呢?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唐朝初年,李世民被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称为“天可汗”,这时的大唐,兵强马壮,四方臣服,边境安宁,边将们的权力并不大,也不需要他们“持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高宗后期,政治上的腐败问题开始暴露,在内政外交上的施政措施不当,引发了唐朝和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所以边防安定成为了一个主要矛盾。面对突厥、契丹、吐蕃等政权的经常性侵扰,唐朝必须要加以应对。为了保证国家的安全,边境上的将领手下的士兵数目也越来越多,这些将领的权力不断增大。这就使得他们需要处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多,“持节”能更好的协调边将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严肃军纪,这就是边境都督变成节度使的开始。
当初唐太宗在位时,唐朝兵强马壮,对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以主动出击为主,可是李世民死后,他的子孙一代不如一代,使得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与唐朝的军事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的骑兵开始不断骚扰唐朝边境。这个时候,唐朝军队实力已经减弱,所以采取战略防御的方针。唐高宗时期,面对吐蕃的挑衅,狄仁杰上书建议“敕边兵,谨备守,远斥候,聚资粮,待其自致,然后击之,以逸待劳,则战士力倍,以主御客,则我得其便。如此数年,可使虏不击服矣”。这个方针对当时的唐朝中央政府来说,无疑是具有极强可操作性的,也是正确的。
为了将战略防御工作做得滴水不漏,唐朝在边境地区构建了许多防御工事,边兵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自古与匈奴战,非士马相资不可”,所以唐朝在边境地区重组了骑兵部队,号为“武骑团”,并向突骑施购买了大量战马,并招募善骑者入伍。
武则天时期,唐朝首创了科举的武举考试,选拔了一大批年轻力壮、精骑善射的习武之人充实到军队,并对这些人给予重金待遇,鼓励将士们提高战斗能力。另外,为了对抗少数民族的精骑,唐朝又开始建立庞大的边防军,这些军人长期驻扎在边境地区,逐渐取代了原来轮番卫戍边关的府兵。在建立边防军的过程中,很多军人是由节度使自行招募的,这些募兵主要由流民和失去土地的农民组成,当兵是他们的终生职业,并且父子相袭,他们的生杀和赏罚都归节度使掌握,对节度使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形成了“只知其将,不知天子”的局面。
唐朝边防军的后勤保障主要靠屯田的收入,不足部分中央政府进行补贴。为了满足不断增多的边军的后勤保障,屯田的面积也越来越大。为了管理的方便,政府只能将屯田交予节度使管理,这也意味着节度使开始染指财政之权。而唐玄宗时期将节度使、采访使、屯田使和支度使尽委于一人的做法,又为节度使权力的扩大开启了方便之门。
所以说,藩镇节度使掌握地方兵权,是为了对游牧民族军事防御的需要。而他们同时掌握行政与财政之权,也是为了更好的解决边军的后勤问题,更好的执行军事防御任务。自从唐朝改主动出击为被动防御之后,这种战略变革使得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
唐朝政府对节度使的政策也比较宽容,只要他能保证边境地区的安定,对节度使发展自己的力量重视程度不够。另外安史之乱后,唐朝政府自己都自顾不暇,对那些手握兵权的将领只能听之任之,只能安抚不能用强,加上朝廷本身党争严重,比如牛李党争时,双方都有与自己形成共同利益集团的节度使阵营,每个集团都拼命的给自己阵营的节度使扩张大开绿灯,使得节度使的地位更加牢固,势力也更加扩张。
地方上的豪强地主集团与节度使沆瀣一气,也是节度使割据的重要原因。唐朝中期,土地兼并日益激烈,大大小小的豪强地主掌握了大量的田地。对于这些豪强地主来说,这些节度使对自己是有利的,因为他们可以相互勾结,满足各自的利益。所以节度使们背后,往往有豪强地主集团的支持,有些节度使本人就是豪强地主集团的一员,所以他们有着强大的社会阶级基础。
我们以安禄山为例,看看节度使的权力是如何一步步扩大,最终又如何威胁到唐朝中央政府的。
安禄山在天宝年间极得唐玄宗的宠爱,一人兼三镇节度使,还有铸币之权,这是他能够反叛的基础。他出身低微,只是由于骁勇善战,又善于巴结奉承,所以升迁得很快。
安禄山花费了重金贿赂唐玄宗身边的官员,不断的在玄宗面前说自己的好话,自己也不失时机的向玄宗表忠心,又迎合杨贵妃的虚荣心,认杨贵妃为义母,又加上他在天宝四年对奚族和契丹族的战争中立下了功劳,所以在天宝三年起,他便坐上了范阳节度使的宝座,还兼领平卢、河东三道节度使,并得到了造币铸钱的特权。
唐玄宗这么关照安禄山,其目的不过只想利用安禄山守好边境,可是安禄山一心想进入核心权力圈子。他勾结温吉,想排挤掉李林甫,当上“平章事”,可是唐玄宗因为安禄山文化太低而不允,只给他加了左仆射这样一个虚衔。
与安禄山勾结的吉温当上御史中丞兼兵部侍郎后,又在唐玄宗面前给安禄山弄来了闲厩使和群牧使的官职,自此掌握了马政。到天宝十一年初,安禄山已手握三镇,并兼任了采访使、支度使、屯田使、闲厩使、群牧使等实权,又有铸钱的特权,他在进相位受挫后举兵造反,是有一定的底气和基础的。
节度使势力的发展和藩镇割据是唐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它们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唐朝后期特别是黄巢起义之后,许多节度使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势力不断壮大,他们渐渐脱离了唐朝政府的控制。五代十国的很多国家,都是原来唐朝的节度使建立的。这些节度使之间为了利益,经常发生火并,战争不断,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大量的人民死于战火。许多百姓为了躲避战乱,逃往异乡,又造成了土地的大量荒芜,在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下,辉煌了两百多年的大唐终于倒下了。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王寿南《唐代藩镇与中央的关系》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