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小霞運動新發現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唐朝的節度使是從南北朝時的地方軍政長官都督(也稱總管)演變過來的。
都督全稱“都督諸州軍事”,是曹魏時期始設的一種總攬幾個州的軍政事務的軍政長官。到了北周和隋朝,都督的名稱改爲總管,隋煬帝時撤銷了這個官職。到了唐朝建立後,又開始設置,並重新改回“都督”的名稱。唐代不僅是邊關州郡,連內地也會根據州郡大小和地位的重要程度設大都督、中都督和下都督府,成爲常置的機構。
(節度使)
不過唐代設置的都督和魏晉時期的都督有一些區別,這就是持節與不持節的區別。在魏晉時期,都督通常都是持節的,所以實際權力很大。這些都督持的節也不一樣,有“使持節”、“持節”和“假節”三種,權力也有高下之分。其中“使持節”是最高的,可以掌握二千石也就是太守以下的官員的生殺予奪,而“持節”只能殺六百石以下的,“假節”更只能對違反軍令政令者纔有生殺大權。另外魏晉的都督通常會兼任自己駐地的刺史,同時掌握軍事和行政之權,而這些在唐代都督中都是看不到的。
“節度使”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在歷史上,是在唐高宗時期。因爲當時有些邊關的州郡面臨少數民族地區,常與少數民族政權發生各種衝突,這就需要當地的都督能隨機應變,做出一些必要的決斷。爲了讓他們名正言順,從高宗時起,就讓一些特殊地區的都督“持節”,將這種持節的都督稱爲“節度使”,以此區別於其他都督。
都督持了節,好比參謀帶了長,權力便有了質的飛躍。唐朝的旌節制度規定:“大將帥及遣使於四方,則請而佩之,顓誅殺。”也就是說,從都督變成了節度使,使可以有了專殺之權。而且這個權力還是不斷擴大的,因爲到了唐玄宗時期,節度使又兼任了駐地的刺史。也就是說,從唐玄宗時期開始,唐朝的節度使又恢復了魏晉時期總管的所有權力,甚至還有過之無不及。
節度使的權力大了,相應的僚屬也增加了。唐代節度使之下設一名節度副使,一名管軍隊的都知兵使,一名管軍法的行軍司馬,兩名管後勤的判官和四名曹事,一名管文件往來的掌書記,還有兩名參謀、四名隨軍、一名都押衙等等。這些是朝廷規定的編制,實際上節度使府經常突破這個規定,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任命自己的屬官,而中央政府基本上不會干涉。所以致了唐玄宗的天寶年間,有些節度使的屬官就達到了一百五十名以上。
唐玄宗時期,是唐代節度使制度的基本形成時期,全國共有安西、北庭、朔方、河東、河西、范陽、平盧、隴右和劍南九鎮節度使,這九鎮節度使全部兼任採訪使,成爲州刺史的上級。所以他們全部都掌握軍事和行政權力。開元年間,在州之上又設置了新的一級行政機構,稱爲“道”,採訪使便是道的行政長官。另外,絕大多數節度使還兼任了轄區內的營田使和支度使,這又使得轄區內的土地經營權和財政權也落入節度使之手,形成了集地方軍權、行政權、財政權於一身的土霸王,他們有管轄的地域,有管轄的子民,手上有軍隊,有錢,逐漸有了割據的資本。
安史之戰後,很多有戰功的大將都被封爲節度使,使得節度使的數量迅速增多,由邊境地區向內地蔓延。從唐肅宗到唐德宗的這一段時期內,節度使便增長到四十二個,這些新增的節度使中,魏博、淮南、淮西、涇源等鎮都是轄區廣大、人口衆多的大鎮,在他們管轄的區域已經形成“權歸一家”的尾大不掉之勢。這時的節度使,奪走了唐朝中央政府最後一點任命官吏的權力,甚至節度使成爲他們世襲的職位,老子死了,兒子可以頂上,形成了“藩鎮世襲制”。
起初各鎮節度使每年在轄區內收取的稅賦是要上交中央的,但是安史之亂後,節度使們越來越不把中央政府放在眼裏,開始截留這些稅賦。這股風氣很快蔓延開來,到了最後,不僅僅是截留了,變成了完全不用上交稅賦給中央,地方上的稅賦,成爲節度使們的私家財源。有了這些財源,節度使們又開始大量徵兵,加強自己的軍事力量。他們徵聘孔武有力的男性充當自己的親軍,號爲“牙兵”,並且父子相襲擊,是隻接受節度使本人指揮的私人武裝,連朝廷的命令也不去遵守。這些牙兵動輒上萬,是節度使對抗中央、在地方割據的保障。
唐代統治者並不是傻子,要讓地方將領掌握軍權財權和行政權,讓他們有壯大的機會呢?這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唐朝初年,李世民被周邊的少數民族政權稱爲“天可汗”,這時的大唐,兵強馬壯,四方臣服,邊境安寧,邊將們的權力並不大,也不需要他們“持節”。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到了高宗後期,政治上的腐敗問題開始暴露,在內政外交上的施政措施不當,引發了唐朝和周邊少數民族政權的矛盾。所以邊防安定成爲了一個主要矛盾。面對突厥、契丹、吐蕃等政權的經常性侵擾,唐朝必須要加以應對。爲了保證國家的安全,邊境上的將領手下的士兵數目也越來越多,這些將領的權力不斷增大。這就使得他們需要處理的事務也越來越多,“持節”能更好的協調邊將與地方政府的關係,嚴肅軍紀,這就是邊境都督變成節度使的開始。
當初唐太宗在位時,唐朝兵強馬壯,對周邊的少數民族政權以主動出擊爲主,可是李世民死後,他的子孫一代不如一代,使得周邊少數民族政權與唐朝的軍事態勢發生了根本性的扭轉,這些少數民族政權的騎兵開始不斷騷擾唐朝邊境。這個時候,唐朝軍隊實力已經減弱,所以採取戰略防禦的方針。唐高宗時期,面對吐蕃的挑釁,狄仁傑上書建議“敕邊兵,謹備守,遠斥候,聚資糧,待其自致,然後擊之,以逸待勞,則戰士力倍,以主御客,則我得其便。如此數年,可使虜不擊服矣”。這個方針對當時的唐朝中央政府來說,無疑是具有極強可操作性的,也是正確的。
爲了將戰略防禦工作做得滴水不漏,唐朝在邊境地區構建了許多防禦工事,邊兵的數量也越來越多。“自古與匈奴戰,非士馬相資不可”,所以唐朝在邊境地區重組了騎兵部隊,號爲“武騎團”,並向突騎施購買了大量戰馬,並招募善騎者入伍。
武則天時期,唐朝首創了科舉的武舉考試,選拔了一大批年輕力壯、精騎善射的習武之人充實到軍隊,並對這些人給予重金待遇,鼓勵將士們提高戰鬥能力。另外,爲了對抗少數民族的精騎,唐朝又開始建立龐大的邊防軍,這些軍人長期駐紮在邊境地區,逐漸取代了原來輪番衛戍邊關的府兵。在建立邊防軍的過程中,很多軍人是由節度使自行招募的,這些募兵主要由流民和失去土地的農民組成,當兵是他們的終生職業,並且父子相襲,他們的生殺和賞罰都歸節度使掌握,對節度使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形成了“只知其將,不知天子”的局面。
唐朝邊防軍的後勤保障主要靠屯田的收入,不足部分中央政府進行補貼。爲了滿足不斷增多的邊軍的後勤保障,屯田的面積也越來越大。爲了管理的方便,政府只能將屯田交予節度使管理,這也意味着節度使開始染指財政之權。而唐玄宗時期將節度使、採訪使、屯田使和支度使盡委於一人的做法,又爲節度使權力的擴大開啓了方便之門。
所以說,藩鎮節度使掌握地方兵權,是爲了對遊牧民族軍事防禦的需要。而他們同時掌握行政與財政之權,也是爲了更好的解決邊軍的後勤問題,更好的執行軍事防禦任務。自從唐朝改主動出擊爲被動防禦之後,這種戰略變革使得節度使的權力越來越大。
唐朝政府對節度使的政策也比較寬容,只要他能保證邊境地區的安定,對節度使發展自己的力量重視程度不夠。另外安史之亂後,唐朝政府自己都自顧不暇,對那些手握兵權的將領只能聽之任之,只能安撫不能用強,加上朝廷本身黨爭嚴重,比如牛李黨爭時,雙方都有與自己形成共同利益集團的節度使陣營,每個集團都拼命的給自己陣營的節度使擴張大開綠燈,使得節度使的地位更加牢固,勢力也更加擴張。
地方上的豪強地主集團與節度使沆瀣一氣,也是節度使割據的重要原因。唐朝中期,土地兼併日益激烈,大大小小的豪強地主掌握了大量的田地。對於這些豪強地主來說,這些節度使對自己是有利的,因爲他們可以相互勾結,滿足各自的利益。所以節度使們背後,往往有豪強地主集團的支持,有些節度使本人就是豪強地主集團的一員,所以他們有着強大的社會階級基礎。
我們以安祿山爲例,看看節度使的權力是如何一步步擴大,最終又如何威脅到唐朝中央政府的。
安祿山在天寶年間極得唐玄宗的寵愛,一人兼三鎮節度使,還有鑄幣之權,這是他能夠反叛的基礎。他出身低微,只是由於驍勇善戰,又善於巴結奉承,所以升遷得很快。
安祿山花費了重金賄賂唐玄宗身邊的官員,不斷的在玄宗面前說自己的好話,自己也不失時機的向玄宗表忠心,又迎合楊貴妃的虛榮心,認楊貴妃爲義母,又加上他在天寶四年對奚族和契丹族的戰爭中立下了功勞,所以在天寶三年起,他便坐上了范陽節度使的寶座,還兼領平盧、河東三道節度使,並得到了造幣鑄錢的特權。
唐玄宗這麼關照安祿山,其目的不過只想利用安祿山守好邊境,可是安祿山一心想進入核心權力圈子。他勾結溫吉,想排擠掉李林甫,當上“平章事”,可是唐玄宗因爲安祿山文化太低而不允,只給他加了左僕射這樣一個虛銜。
與安祿山勾結的吉溫當上御史中丞兼兵部侍郎後,又在唐玄宗面前給安祿山弄來了閒廄使和羣牧使的官職,自此掌握了馬政。到天寶十一年初,安祿山已手握三鎮,併兼任了採訪使、支度使、屯田使、閒廄使、羣牧使等實權,又有鑄錢的特權,他在進相位受挫後舉兵造反,是有一定的底氣和基礎的。
節度使勢力的發展和藩鎮割據是唐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爲它們破壞了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經濟的發展。
唐朝後期特別是黃巢起義之後,許多節度使在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勢力不斷壯大,他們漸漸脫離了唐朝政府的控制。五代十國的很多國家,都是原來唐朝的節度使建立的。這些節度使之間爲了利益,經常發生火併,戰爭不斷,嚴重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也造成了大量的人民死於戰火。許多百姓爲了躲避戰亂,逃往異鄉,又造成了土地的大量荒蕪,在這些綜合因素的影響下,輝煌了兩百多年的大唐終於倒下了。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王壽南《唐代藩鎮與中央的關係》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