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朝梅:戰鬥在距離病毒最近的地方......

鳳凰網湖南訊(文/圖 夏驍 通訊員 趙婧宇)“別看謝教授看起來斯文秀氣,骨子裏卻透着一股犟勁。”在常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熟悉謝朝梅的人這樣說。

作爲疾控中心檢驗科科長、主任檢驗師,謝朝梅每天的工作就是監測全市重點傳染病疫情,在這個特別的崗位上,她一干就是28年。

“雖然枯燥,但樂在其中。”一句簡單而樸實的話,道盡謝朝梅對工作的熱愛之情,殊不知,在平常心的背後,是她近三十年的崗位堅守和約50萬份標本的成功檢測。跨越時間,她初心不變,一直保持着一絲不苟的工作狀態。

謝朝梅在實驗室進行標本檢測

也許是名字中帶了個“梅”字,謝朝梅總給人一種溫柔恬靜的感覺,不過了解她的人卻知道,除了性格溫和,她身上還有股子“韌”勁,每到關鍵時刻,她似乎就成了一個不知疲倦的“戰士”。

2009年6月,一場甲流疫情在常德地區蔓延開來,常德疾控中心每天要收到幾百份標本。作爲檢驗科負責人,謝朝梅當仁不讓,帶頭走進實驗室,幾乎每天都在加班,在她的帶動下,同事們也鼓足幹勁積極投入工作。

在一年中最熱的日子裏,常德疾控中心檢驗人員穿上層層防護服,一頭扎進實驗室,每場檢測下來全身被汗水溼透,甚至連人都處於虛脫狀態。“有時候握着試管還能感受到裏面血液的溫熱,感覺有點滲人,但病人等着檢測結果,我們必須第一時間進行反饋。”四個多月“酣戰”,一份份檢測結果送到焦急等待的病人和病人家屬手中,就這樣,謝朝梅和同事們以驚人的意志力挺到甲流疫情結束,直到10月份才終於輕鬆下來。

2020年大年三十這天,謝朝梅冒着寒風趕回實驗室,扛起沉重的應急箱,隨着疫情處置隊伍連夜趕到漢壽縣人民醫院,調查會診採樣。凌晨四點,謝朝梅回到疾控中心實驗室進行標本的前處理和實驗的準備工作,清晨,她又和同事們馬不停蹄赴長沙領取應急檢測試劑,然後再返回實驗室進行樣品檢測,一直到晚上9點多鐘......就這樣,謝朝梅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大年三十和初一。然而真正的考驗纔剛剛開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迅速席捲全國,常德疾控中心病毒檢測實驗室在接下來的時間裏便一直處於“戰鬥”狀態。

戴上雙層手套,穿上厚重防護服,點燃酒精燈,伴隨着細微的呼吸,謝朝梅的眼鏡鏡片上又蒙了一層淡淡霧氣,不過她的視線卻不敢稍離,爲了保證結果的準確性,她必須全程關注。核酸提取、體系配製、加樣、核酸擴增、判定結果,檢驗需要花費將近4個小時,由於標本可能是病毒含量極高的傳染源,除了穿着層層的防護服,整個實驗過程中沒有辦法喝水、也不能上廁所,進入實驗室前只能嚴格控制飲水、進食,往往一場檢測下來全身都被汗水打溼。就這樣,從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開始至今,謝朝梅帶領檢驗科工作人員完成了6000多份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樣品檢測。

謝朝梅說:“作爲疾控人,特別是作爲檢驗人員,及時檢測每一份標本,做到精益求精,把每一份結果準確、及時的報告出來,能夠及時處置疫情,對每起疫情能夠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就是我們的醫德醫風。”

在常德疾控中心,不僅僅是謝朝梅,還有一羣與病毒“打交道”的人,無論是甲流還是新型冠狀病毒,他們一直都戰鬥在距離病毒最近的地方,他們是默默無聞的幕後英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