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占据汉中、益州之后,刘备坐镇,以庞统或者法正为参谋,平定南中,则更能确保益州安全,加之盛产金、银、漆、耕牛、战马的南中地区,不仅充实军费,还可以挑选善战少民族兵编入蜀军,增强蜀汉政权实力,如王平的由青、羌两族士兵组成的一万"无当飞军",以英勇善战叟兵为主的李严江州兵等。当时,若刘备直接攻占汉中,逐步攻取益州、上庸地区之后,联合东吴东西两面一同作战,让曹魏疲于奔命,不能休养生息,实力停留不进,反而让东吴、蜀汉逐步蚕食曹魏地盘,谁能断定孙刘联合军最终不能打败曹军。

我将为您揭开中国古代历史秘闻、世界历史真相,甚至是上古时期的历史档案揭秘,为您揭开最神秘的历史秘闻,还原历史真相。

应益州牧刘璋自杀式引狼入室之邀,法正、孟达的引导下,刘备统率庞统、黄忠、魏延、霍峻、刘封等将领及数万步卒,先到江州(重庆)北,再溯垫江水北上涪城(四川绵阳)屯兵驻扎。

刘璋邀刘备入蜀前,曹魏政权散步了遣司隶校尉钟繇征讨汉中张鲁的烟雾弹,其实曹魏真正目的是引诱韩遂、马超为首的关东诸军阀出战而一网打尽。暗弱的刘璋糊里糊涂地确信此传言,像惊弓之鸟,惶恐万分,不知所措,早有弃暗投明打算的别驾张松,劝谏刘璋邀请刘备入蜀,共同征讨张鲁。

刘备率领诸将入蜀

刘璋亲自率领步骑兵三万余人,从成都浩浩荡荡出发,不辞劳苦,行至三百六十里外涪城与刘备相会。两军相会,不仅欢饮百余日,还向刘备又是增兵、又是送军资,以至"前后赠遗以巨亿计",尽地主之谊,真是诚心诚意款待客人,可谓两方让人羡慕的蜜月期。

璋以米二十万斛,骑千匹,车千乘,缯絮锦帛,以资送刘备。>>> 《吴书》

两军在涪城相会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吃好喝好之后,该干点正事,天下也没有免费午餐,刘璋让刘备征讨张鲁,吃人家嘴软,刘备二话没说,并军三万余人,北上葭萌(四川广元)。刘璋还让刘备督白水关(四川青川)驻军,自己返回成都,此时为建安十六年(211),十二月。

但是,厚黑学大咖刘备拿人家刘璋好处之后,不为人家办事,反而驻扎葭萌,按兵不动,"厚树恩德,以收众心。"搞起自己算盘,一待就是一年,还向刘璋借兵一万及粮草,说是返回荆州支援东吴抵抗曹魏,刘璋当然不乐意,免费供你吃供你喝一年,不仅不征讨张鲁,还好意思伸手借兵借粮,真是上了贼船,进退两难,只答应"璋但许兵四千,其馀皆给半。"

庞统

其实,刘备是采取了谋士庞统的夺取益州三策中的中计而行,只是不知情的内应者张松写信劝导刘备及法正,"今大事垂可立,如何释此去乎!"不幸被其兄张肃告发,被刘璋斩杀。于是,刘备和刘璋正式撕破脸皮,拉开益州之战,历经两年多,最终刘璋出城投降而结束。

庞统所言夺取益州三策中上策为选精兵,出其不意,直取成都;中策为诈称回荆州救孙权,向刘璋借兵借粮,若不借,则以名正言顺讨伐;下策为退还白帝城,待荆州之兵支援,逐步攻占益州。

从战争结果来看,最终胜者为刘备,为了实现终极目标复兴汉室,终于完成《隆中对》所策划的"跨有荆、益"战略路线,但美中不足,刘备入主益州过程中也不少损失,其一为失去左膀右臂顶级谋士"凤雏"庞统;其二从荆州调兵遣将而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均入蜀,独留关羽统率荆州之众,为东吴袭取荆州埋下伏笔;其三所消耗时间过长,从刘备入蜀至入主益州经历时间为三年多,加之与东吴的争夺荆州南部诸郡之争,错失良机,汉中先被曹魏占领,后通过恶战才收入囊中。

诸葛亮等入蜀

果真,庞统献出的三策是最佳吗?还是另有上上策?大胆假设一下,若刘备直接去征讨汉中张鲁其结果是如何?

刘备入蜀的当年建安十六年(211),九月,曹操在潼关大败关东诸军,马超、韩遂逃奔凉州;十二月,征服安定的另一位关东军阀杨秋之后,因田银、苏伯在河间反叛而留夏侯渊屯长安,以议郎张既为京兆尹,自己返回邺城;建安十八年(213)春,曹操亲率,号称四十万的步骑兵,进军濡须口,征讨东吴,最终因春季长江大涨水,加之东吴军队的不凡,曹操面对长江慨叹"生子当如孙仲谋"而无功返回;建安二十年(215)三月,才开始亲征汉中。

刘备入蜀至曹操亲征汉中足足有三年多时间间隔,曹操三月出征,九月攻占汉中治所南郑(陕西汉中),仅仅用了半年时间。若刘备采取直接征讨张鲁,则能否短时间内攻取呢?

可以说肯定,没有太多障碍,因刘军比起曹军有以下几种优势:

其一,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战争中物资运输的重要性,在战乱不断的三国时代经常发生缺粮事件,诸葛亮发动的第二次、第四次北伐,因缺粮而导致失败。刘军比起曹军不仅物资运输路程短,还有近在咫尺的大后方益州支援,无粮草不足之忧。

葭萌关等位置图

其二,当时刘备手上有三万兵卒,加上有黄忠、魏延、刘封、霍峻等将领,可谓兵强将勇,还有可以随意调动的白水军,加之刘璋十万大军做后盾,数量上不亚于曹魏十万兵力。比起拥有十万户人家(以人口40-50万,兵力按人口10%推算),顶多五万兵力的张鲁,有数量上优势。

其三,益州至汉中比起关中至汉中,道路距离短、不险峻,熟悉汉中地理的刘璋军,可以作为先行部队,使主力征讨部队可以迅速挺进汉中腹地。

以上可以得出,刘备短则半年,长则一两年内能攻取汉中,这绝对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具有实现几率很高的事实。刘备直接攻占汉中之后,对蜀汉集团有哪些好处呢?

张松、法正

其一,别驾张松在益州境内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加之能谋善断的法正协助,说服益州境内世家大族加入刘备阵营,劝导刘璋或者逼迫刘璋拱手相让益州,这也不是痴人说梦,有袁绍胁迫韩馥占据冀州的成功案例。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更何况"非独君择臣,臣亦择君。"的事情司空见惯的三国时期,认为刘璋被他人取而代之是迟早的事情的人,不仅仅是张松、法正两人而已,还会有不少识时务的益州俊杰们,所以让刘璋拱手相让益州的几率还是蛮高。

其二,占据汉中、益州之后,派遣孟达和刘封或者关羽、张飞、赵云等将领中的一两位攻取上庸地区,则不仅更巩固益州大本营安全,还能增加一条攻击曹魏路线-顺着汉水,攻击襄阳、樊城地区,直指南阳、许昌。事实上,攻占益州之后,就是派遣孟达和刘封占据上庸地区,只因后来发生关羽失荆州,导致连锁反应,相继丢失上庸地区。

关羽

其三,建兴三年(225)春起至当年秋,诸葛亮亲征平定益州后院南中地区,为蜀汉政权消除后顾之忧。占据汉中、益州之后,刘备坐镇,以庞统或者法正为参谋,平定南中,则更能确保益州安全,加之盛产金、银、漆、耕牛、战马的南中地区,不仅充实军费,还可以挑选善战少民族兵编入蜀军,增强蜀汉政权实力,如王平的由青、羌两族士兵组成的一万"无当飞军",以英勇善战叟兵为主的李严江州兵等。

南土平定,… … …徙其豪帅于成都,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时费用不乏。>>> 《三国志》

其四,诸葛亮、张飞、赵云留在荆州,则不会发生丢失荆州事情,还能继续保持孙刘联盟,进而不会发生夷陵之战,蜀汉政权可以具有荆州、益州、上庸地区,联合东吴共同抗击曹魏,则实现复兴汉室的几率大大增加。

三国三巨头

世上事情本来难以预料,孰对孰错,只有当事人最清楚,身为后来者,我们只能推测。身为当时聪明绝顶的超一流谋士庞统,或许智者千虑,也有一失,或者老大刘备、智囊诸葛亮、庞统在内的集团核心层们,不是没有想到直接攻占汉中之计,只是当时对蜀汉集团来说,攻占益州实在太迫切而抛弃比三策有不少好处的攻占汉中之计,直接采取中策。

当时,若刘备直接攻占汉中,逐步攻取益州、上庸地区之后,联合东吴东西两面一同作战,让曹魏疲于奔命,不能休养生息,实力停留不进,反而让东吴、蜀汉逐步蚕食曹魏地盘,谁能断定孙刘联合军最终不能打败曹军?之后,东吴、蜀汉逐鹿中原,谁又能断定蜀汉不能一统天下?

在历史的长河中发现我们所想知道的真相,关注我,将为您展现历史真实的一面,一起探究古人的秘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