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後上汽集團以歸屬地問題提出異議,雖然被駁回了,但一審法院同時認爲彭某是以上汽集團運用虛假宣傳的手段對其進行欺詐爲由提起訴訟,故將案由更改爲虛假宣傳糾紛,並以歸屬權問題駁回其訴求,可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據運營商財經網報道,其獲取的一份法律文書顯示,車主彭某購買了上汽集團生產的名爵3小轎車後,只行駛了53400公里就出現正時鏈條傳動系統故障,並造成正時鏈條、張緊器、氣門等一系列發動機零件損壞,最後導致發動機需要打開進行大修。

辣椒汽車·用車聚焦:最近,一樁上汽名爵遭消費者起訴的訴訟案例被媒體曝光。因所買車輛纔開了5萬多公里就需要打開發動機維修,憤怒的名爵3車主認爲上汽名爵涉嫌虛假宣傳欺詐。

據運營商財經網報道,其獲取的一份法律文書顯示,車主彭某購買了上汽集團生產的名爵3小轎車後,只行駛了53400公里就出現正時鏈條傳動系統故障,並造成正時鏈條、張緊器、氣門等一系列發動機零件損壞,最後導致發動機需要打開進行大修。彭某認爲,這與上汽集團之前宣稱的該汽車具有”品質卓越”、”堅實可靠的保證”、”永久免維護正時鏈條傳動”、”經受全球300萬公里極端路況耐久驗證測試”的特點相悖。

隨後通過了解還發現,該車出現上述問題並非特例,特別是上汽集團出廠的2011款及2013款轎車均有鏈條拉長的故障。原告購買的名爵3小轎車完全達不到被告所承諾的質量和性能。

彭某表示,上汽集團用虛假的宣傳和承諾對其進行了欺詐,於是將其訴至法院,要求解除購車合同,退還購車款並給予一倍的賠償。

但車主彭某的法律維權並不順利。隨後上汽集團以歸屬地問題提出異議,雖然被駁回了,但一審法院同時認爲彭某是以上汽集團運用虛假宣傳的手段對其進行欺詐爲由提起訴訟,故將案由更改爲虛假宣傳糾紛,並以歸屬權問題駁回其訴求,可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於是彭某上訴,認爲在一審上訴時是根據虛假宣傳、欺詐消費者而提起的侵權訴訟,並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提出的訴訟請求。關於上訴人的案由及管轄權問題,在2017年12月25日四川省自貢市貢井區人民法院1150號民事裁定及2018年2月11日本院7號裁定均予以確認。車主彭某還表示,其諮詢過相關法律文書,虛假宣傳糾紛案由歸屬在不正當競爭糾紛中,而並非侵權責任糾紛,而本案的基礎法律關係是上汽集團侵犯其消費者權益,故應以侵權責任糾紛立案審理。

法院則表示,民事訴訟中的管轄有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之分,本院7號民事裁定是基於產品存在缺陷爲由而確定原審法院具有地域管轄權,是屬於地域管轄審查的範圍。但在審理過程中,彭某明確表示是以上汽集團運用虛假宣傳的手段對其進行欺詐爲由提起訴訟,根據相關條例,本案的案由因上訴人的意思表示而應變更爲虛假宣傳糾紛,級別管轄也應調整爲中級人民法院。一審法院作爲基層人民法院,對本案確無級別管轄權,故一審法院裁定駁回起訴並無不當,二審將彭某訴求駁回。

看來,車主彭某隻有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纔有可能被受理,纔有可能通過法律途徑退車並向上汽名爵進行索賠。

但不論怎麼說,名爵3車主彭某所暴露出來的遭遇,對上汽集團之前關於該汽車”品質卓越”等宣傳,卻是一種極大的諷刺。這也說明,汽車廠家在進行產品宣傳時,也是存在風險的,一旦出現與宣傳不符的問題,自然就會被追責,並嚴重影響品牌的形象和聲譽。名爵3車主的訴訟,也爲整個汽車行業敲響了警鐘,特別是對於那些爲了賣車,而不惜進行誇大宣傳甚至忽悠消費者的車企來說,更是一面鏡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