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朋友小時候繪畫時,總喜歡畫海星,因爲海星的形狀比起魚類來說更加明顯突出,它以五個角的形象深深地被人們記住。對於如此奇特的生物,小時候的我們可能會好奇發問,但是長大之後似乎對這些逐漸失去了興趣。實際上如果深入地對海星進行了解,我們還是能夠發現探索海洋生物的樂趣。海星並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這麼簡單,那麼它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生物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對於海星,很多人第一個問題就是它的分類問題,它屬於魚類嗎?海洋生物學家表示,海星的外形和章魚有些相似,但是兩者都不是魚類,章魚是軟體動物,而海星是棘皮動物。海星身上存在許多與魚類截然不同的特點,它們在運動的時候靠周圍幾隻“腳”上的管足來產生前進的動力,而魚是通過尾巴的擺動來獲得遊動的力量。而且海星並不存在魚類的典型構造,例如魚鰓、魚鰭、魚鱗等等。

從血緣關係上來看,海星與海膽、海蔘的關係更爲接近,古生物學家推測它們可能擁有共同的祖先。這些棘皮動物身上存在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肢體對稱,以海星爲例,一般的海星長有五隻“腳”,每隻腳之間的間距幾乎相同,且像輻射狀一樣向四周散開,因此也被稱爲“輻射對稱”。目前人類已經發現了超過2000種海星,它們分佈的區域不盡相同,有些種類常年生活在深海地區,有些種類常常出現在沙灘上。

在沙灘上看到海星的人會發現海星的表面會呈現出五彩斑斕的顏色,如果把它們翻過來會發現它們的腳下長出了許多管足,但渾身上下就是沒有眼睛,這麼說海星是一種不長眼睛的動物?並非如此,海星不僅能長出眼睛,而且眼睛的數量還遠多於大多數生物。據瞭解發育成熟後的海星每隻腳上都長着一隻眼睛,一般的海星有5只腳,因此有5個眼睛。而有些種類的海星擁有多達50只腳,其眼睛數量則多得可怕。

雖然海星擁有多顆眼睛,但是它的眼睛結構十分簡單,只能夠感受外界光線的強弱,而無法清晰地對外界事物進行成像。作爲棘皮動物中的一種,海星表面上看起來像軟體動物一樣軟綿綿的,但實際上它是有“鎧甲”附體的。大多數生活在深海地區的海星體表都會長出一層帶刺的堅硬層,根據研究該層次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如果用手去觸摸海星長滿小刺的體表,會讓人有一種刺痛感。海星的小刺是專門用來對付天敵的,無論是水中的魚類還是空中的鳥類,看到海星表面的刺都會有所顧忌。

海星在捕食貝殼類生物的時候還會將自己的胃吐進貝殼裏,等到胃消化完食物之後纔會重新被拉回到海星體內,這種進食方式真是不可思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