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多數主要的食物過敏始於兒童時期,但有一種過敏尤其突出:貝類。對貝類過敏可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任何時間發生,但往往在成年時出現。貝類過敏是最常見的發病食物過敏。

貝類過敏的症狀

貝類過敏通常是免疫系統對在貝類肌肉中發現的一種叫做肌鈣蛋白的蛋白質的反應。抗體觸發釋放化學物質,如組胺來攻擊原肌球蛋白。組胺釋放導致許多症狀,從輕微到危及生命。喫貝類後症狀出現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但大多數症狀在幾分鐘內就會出現。

貝類過敏的症狀可能包括:口中刺痛;腹痛、噁心、腹瀉或嘔吐;充血、呼吸困難或喘息;皮膚反應包括瘙癢、蕁麻疹或溼疹;面部、嘴脣、舌頭、喉嚨、耳朵、手指或手腫脹;頭暈或昏厥。嚴重的、危及生命的過敏反應稱爲急性過敏反應,可能發生在最嚴重的病例,急性過敏反應需要立即就醫。

貝類過敏如何治療

目前還沒有治癒貝類過敏的方法。最好的治療方法是避免食物,如蝦、龍蝦、螃蟹和其他甲殼類動物。鰭魚與貝類無關,但交叉污染是常見的。如果孩子的貝類過敏嚴重,則需要避免喫海鮮。許多醫生還建議對貝類過敏的人攜帶腎上腺素進行自我管理,以防意外發生。對於輕微反應,如皮疹或瘙癢,則服用抗組胺藥如苯海拉明。

貝類過敏需要避免的食物

有兩種貝類,甲殼綱動物和軟體動物。以下是一些甲殼綱動物的例子:蝦、蟹、小龍蝦。軟體動物包括:蛤蜊、貽貝、牡蠣、魷魚、墨魚、章魚、蝸牛、扇貝。

大多數對一種貝類過敏的人也對另一種類型過敏。醫生通常建議對貝類過敏的人們避免使用各種各樣的貝類來保證安全。貝類過敏與其他過敏反應在其他方面也不同。例如,對貝類的過敏反應是不可預測的,有時發生在一個人喫了過敏原後很久後而沒有表現出其他症狀。

碘能引發貝類過敏嗎

碘是一種遍佈全身的元素,對甲狀腺激素和各種氨基酸的產生是必不可少的。簡而言之,沒有它人類就無法生存。近年來,關於貝類過敏與碘的關係,一直存在一些混淆。許多人錯誤地認爲碘可能引發貝類過敏的人過敏反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