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人,一直都有行善積福的觀念。認爲一個人多做善事,不但自己會福氣多多,對兒孫也是大有好處,這叫福澤兒孫。

我們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觀念呢?

《水滸傳》裏有這麼一首詩,就很好解釋了在古人的認知中,這種觀念形成的前因後果。

詩云:

貧窮富貴天之命,

事業功名隙裏塵。

得便宜處休歡喜,

遠在兒孫近在身。

這首詩出自《水滸傳·第七回》。

這一章回主要講的是,高俅爲了給高衙內出氣,設計陷害林沖的事。

說起這高俅,本來就是東京街頭上的一個破落戶。

起先在一家生藥鋪幫閒,老闆嫌他礙眼,把他推給了蘇轍。結果蘇轍也嫌棄他,又把他推到了小王都太尉的府上。

這個小王都太尉,可是宋哲宗的妹夫。

沒曾想,堂堂駙馬府,高球這麼個破落戶,居然很受待見。不久以後,更是因爲球踢得好,被當時的瑞王,後來的宋徽宗給看上了,直接讓他當了殿帥府太尉。

這可是掌管天下兵馬的一品大員。

對於這樣的人事安排,古人顯然是無法理解的,就連作者施耐庵,也只能感嘆:

貧窮富貴天之命,

事業功名隙裏塵。

一個人或貧窮或富貴,那都是上天的安排。因爲在上天的眼裏,這些個功名利祿,就如同牆縫裏的灰塵一樣。

只不過,上天眼裏的灰塵,卻是人間的榮華。

高球一下成了萬人之上的人物,卻還沒有兒子。恰巧他有一個叔叔,家裏兒子很多,於是就過繼了一個給他,這就是高衙內。

把叔伯兄弟當兒子養,果然是貴人行事。

陡然富貴起來的人,因爲沒有根基,大多不懂得惜福。

高俅就是這樣,一下子發達了,光顧着張牙舞爪耍威風了。對過繼來的這個高衙內,更是不懂去教育管束了。而高衙內呢,一個叔伯兄弟不當,卻甘願給人當兒子的貨,就更加不懂了。

用書裏的原話就是:

那廝在東京倚勢豪強,專一愛淫垢人家妻女。

這不,林娘子去廟裏燒香,被他給碰到了,竟然也想淫垢一番。

林沖揮拳想打,卻又見他是高俅乾兒子,只好忍氣吞聲,放了他一馬。誰知他卻不知好歹,居然又使詐,把林娘子誆到陸虞候家樓上,想要強暴。

這下把大英雄給氣的,嚇得高衙內奪窗而逃,陸虞候一連多日不敢回家。

按說這事,高俅知道後,就該把自己乾兒子好好管教一番,怎麼能平白去污人妻女!誰知這位堂堂大宋朝的太尉,竟然不是這麼想的,也不是這麼做的,竟然與手下人合謀,要生生害了林沖的性命。

怪不得說“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因爲這種人做起事來,是沒有底線的。

接下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林沖因爲帶刀闖入白虎節堂,被判了個刺配滄州牢城。好好一戶人家,被迫害得夫妻分離,高俅父子居然還不收手,最後逼得林沖上了梁山,林娘子上吊自縊。

話說高俅父子如此行徑,就沒個天怒人怨的時候?

在施耐庵的《水滸傳》裏,只說是高衙內在陸虞候家樓上,雖然僥倖跑了,卻被林沖嚇個夠嗆,回去就病了。

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

我爲林沖老婆,兩次不能勾得他,又喫他那一驚,這病越添得重了。眼見的半年三個月,性命難保。

在央視版的電視劇裏,高衙內被魯智深的幾個潑皮徒弟,一樣也用計誑了來,硬生生給閹割了。而在清朝俞萬春的《蕩寇志》中,他則被林沖放血、剜眼、割耳之後,活活給煮了。

這也就是爲什麼,這一章回開場詩的最後兩句,作者施耐庵會這樣寫:

得便宜處休歡喜,

遠在兒孫近在身。

一個人暴富暴貴,其實並不是一件什麼好事,也不要以爲自己討了多大的便宜。

因爲越是這個時候,就越要小心謹慎,加倍的剋制和約束,否則或遠或近,終究會給自己和兒孫埋下禍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