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已经有丰富政治斗争和运作经验的宋神宗,现在只需要王安石能够顺利执行政策。历史没有假设,王安石死后,司马光也匆匆去世。

大家好,我们的烨霖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笑谈历史风云,分享有趣故事。翻开一段传奇,收获人生智慧。大家好,欢迎来观看“文史哲趣味谈”的文章。
宋神宗还没有当皇帝的时候,作为颍王的他,有一天拿出了一本《韩非子》,让他王府中的工作人员去校对。但是手下人说,《韩非子》这本书实在是臭名在外啊,不是什么好书,实在是没有什么好看的。他说,我也不是想看,只是有强迫症,想将先秦诸子都收藏一下,并不是因为喜欢才让你校对的。
宋神宗所说的是托辞。事实上,他对韩非子的思想是很感兴趣的。历史上大凡有一番作为的皇帝,都对韩非子感兴趣,就像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样,有皇帝大臣的地方,就要有韩非子的思想。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宋神宗刚当上皇帝的时候,和王安石的关系是很好的。但是宋神宗不是后主刘禅,王安石也没有诸葛亮的权威和能耐、机遇。开始合作的时候,宋神宗的龙椅还没有坐热,威权还有建立起来,对王安石很是看好和崇拜。就两人的关系而言,虽然宋神宗喊王安石为老师,王安石也自以为帝师,但是龃龉还是很多,宋神宗有时候不听王安石的,王安石就以生病为由在家里不去上班,或者以辞职为要挟。
这时候,宋神宗不得不软弱下来,恳请王安石留下来继续当官。但当郭逢原上书,希望将枢密院和中书省合二为一,将军权和政权都交给王安石的时候,宋神宗的脸色就非常难看了。王安石是同意这样的,看看历史上变法,凡是变法大臣能将权力集中,成为权臣一样的人物,就基本能完成变法,商鞅、张居正等等,都是大权在握的。
然而,相权的加强,无疑是君权的削弱,宋神宗是不可能同意的。于是宋神宗起用吕惠卿为宰相,他的资历浅薄,威望、人品不如王安石,对于神宗皇帝来说,似乎是个好的选择。王安石制定了制度,只需要萧规曹随即可。让人唏嘘不已的是,吕惠卿是个更不容易驾驭的人物。他玩了政治上的毒瘤游戏,进行结党营私,不能与其他大臣和睦。
宋神宗不得已,重新启用了王安石。已经有丰富政治斗争和运作经验的宋神宗,现在只需要王安石能够顺利执行政策。虽然不是政治木偶和傀儡,但是安安静静做一个美男子,岂是拗相公的作为?于是由君臣相得甚欢,最终变成了同床异梦,与其看着彼此讨厌,还不如距离产生美。王安石再次罢相,躲在远远的,在南京优哉游哉地生活了。
政治人物一般是人在政兴、人去政怠、人亡政息,可怜王安石是政息人亡。司马光上任后,作为保守派的他而背叛了保守派的理性审慎的作风,不管青红皂白,一股脑儿全部废除了王安石的新法。王安石得知消息,不久就死了。王安石和司马光互相欣赏彼此的人品、道德和学问,就是反对彼此的政见。
西汉初年,高层政治人物不对眼,但是不妨碍他们将正确的政治理念贯彻到底。北宋末年,政治人物互相欣赏,却没有辨别对待施政策略和政治思想,为反对而反对。政策来来回回变动,积贫积弱的国家,折腾了多次,也就将元气耗尽了。新旧党争如此厉害,以至于在南宋时候,如朱熹等彻底反对司马光开始的调和政策。因为司马光执政守旧法,用人则是新旧兼用。
西汉元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对他的父亲汉宣帝说,你老人家总是法家的那一套,应该多用些儒生。汉宣帝很生气,说汉家自有法度,以霸道和王道杂糅而用,为什么只用一种呢?况且俗儒不达时宜,不可以用。司马光说俗儒不可以用,就应该求真儒用。
历史上翻过去了,究竟谁是俗儒,谁是真儒呢?历史没有假设,王安石死后,司马光也匆匆去世。
以上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对此您是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喜欢记得点赞关注,谢谢!(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