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的同時,萬里之外的非洲依舊不容樂觀。連日來,我省醫療隊援助的喀麥隆、吉布提、多哥三國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仍然在增加,隊員們的現狀也一直備受同胞關注。5月28日,山西晚報記者微信連線疫情形勢嚴峻的喀麥隆,隊員們在做好疫情防範的同時,依舊堅守崗位,想方設法克服停水、停電、設備落後等困難,爲當地老百姓解決了很多疾病困擾,也贏得了當地受援醫院及患者的一致認可。

手術時突然停電

手機亮光助力手術順利完成

“楊大夫,沒睡了吧?有個急診!”喀麥隆時間5月15日22時,在山西援喀麥隆醫療隊姆巴爾馬尤分隊的駐地,婦產科醫師楊學蘭寢室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敲門的是翻譯孫惠蓮。“醫院值班醫生來電話說:一個雅溫得來的孕婦,懷孕33周,雙胞胎,已經破水,需要馬上急診做剖宮產手術。”孫惠蓮話音還沒有落,楊學蘭已經收拾好。聞訊出來的外科醫生閆志金、麻醉醫師餘翔也換好衣服,大家一同出門趕往醫院。

趕到醫院,經過詳細的問診、查體後,楊學蘭當即決定馬上進行剖宮產。

剖宮產手術很快開始,一切都很順暢,一對龍鳳胎順利降生,非洲母親非常開心。正當楊學蘭和閆志金準備對切口進行縫合時,“呼通”一聲,手術室內突然一片漆黑,僅有屋外閃電的光亮。原來是停電了!顧不上其他,在場的醫護人員趕緊拿出手機,打開手電筒,向手術切口方向照去。就這樣,在幾束微弱燈光的照射下,產婦子宮壁被及時縫合。大約十分鐘後,電源恢復了正常。楊學蘭才長舒一口氣,慶幸地說:“幸好沒電時孩子已經出來了。”

“這樣的急診,這樣的停電,在姆巴爾馬尤是家常便飯,我們也都習慣了。”隊長冀兵介紹,目前,正是當地雨季,經常出現雷雨交加的情況,每當這時,當地就會拉閘限電,避免頻繁閃電造成不利影響。“在國內的醫院,一旦停電,我們還有應急照明系統做保障,一切診療活動都不會受到影響,但在這裏不僅應急照明系統不完備,醫院的發電機也得等專業人員過來操作。我們可以等,關鍵是手術檯上的病人等不起啊,我們就只能自己想辦法。”冀兵說。

想方設法克服困難

改善醫療環境

採訪中,山西晚報記者瞭解到,在當地不僅經常性地停水、停電,受援醫院的手術條件

也比較簡陋,手術時通常是邊做邊找、邊做邊裝、有時甚至要臨時修理。

面對落後的醫療環境,簡陋的設施條件、缺醫少藥的現狀、隊員們沒有氣餒、退縮,大家不等不靠,發揮主觀能動性,最大程度利用現有條件,想方設法克服一切困難。餘翔在到達喀麥隆僅僅半個月,通過請教國內專家,不斷鑽研調試,儘讓一臺已經閒置將近五年的麻醉機“動起來”,讓姆巴爾馬尤醫院得以開展全麻手術。他還對麻醉辦公室、手術室進行了一次徹底清查,重新修復啓用了便攜式監護儀、椎管內穿刺針、一次性硬膜外導管和吸痰管,工作條件大爲改觀。

“只有一臺中頻治療儀、兩臺特定電磁波治療儀的簡易理療設備,幾個玻璃瓶火罐、用塑料袋包裹紅土塊來替代沙袋,這就是康復科的家當。”回憶起初來乍到時的情景,康復科醫生練濤坦言:“來之前,儘管有些思想準備,但眼前的工作環境和條件還是令我大喫一驚、難以想象。”

爲了更好地服務當地患者,練濤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則,利用紙箱盒、木板、塑料瓶、木棍、彈力繩子、牙刷、毛巾、杯子等物品改裝成一些簡易、操作性較強的康復功能訓練用具,真真切切地成爲她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爲了克服姆巴爾馬尤醫院經常缺水停水的不利條件,他們發揮聰明才智,用礦泉水瓶和輸液器自制洗手神器,解決因停水導致的手衛生難題。

“雖然困難很多,但是工作依然要開展。沒有條件,我們也要創造條件,想方設法克服一切困難,爲當地患者解決更多實際問題。”冀兵說。

5個月內

完成各類手術233例

我省醫療隊援助的姆巴爾馬尤醫院有120名工作人員,其中喀方醫生僅有19人,更多繁重的診療急救工作落在了這裏12名援喀醫療隊員的身上,醫療隊員精湛的醫術和團結協作的救治能力贏得了當地百姓的稱讚,因此這所醫院也被當地百姓稱作“中國醫院”。

在這裏,急診手術醫護人員短缺,爲了保證手術的效果和質量,每次手術他們兩兩分組,輪番值班。楊學蘭主任的婦科及剖宮產手術,閆志金主任上臺幫忙;閆志金主任的普外科手術,冀兵隊長上臺幫忙;冀兵隊長的骨科手術,閆志金主任上臺幫忙。而冀兵隊長和閆志金主任又輪番成爲接送手術隊員的兼職司機,無論多晚,無論多累,無論幾點出急診,無論涉及到哪個專科,他們都馬上反應,認真處理。

由於條件限制,這裏的病人不到萬不得已不來看病。超大量膿腫、陳舊性骨折等病程晚期的病例常見於臨牀,給手術處理帶來很大難度;由於一夫多妻制,生育率高,又沒有產檢措施,加之懷孕女性體型肥胖,不但加大了手術麻醉穿刺的困難,同時因胎心不好,沒有臀位助產的意識,胎盤早剝病人大出血導致的特殊病例也時有發生。

一例左手卷入機器的手部外傷患者,手掌、手指遭受碾壓、撕爛,拇指末端指節、中指近端指節完全斷裂,手背部肌腱斷裂多根,皮膚肌肉大面積缺損,創傷非常嚴重,經過冀兵隊長做清創和修復術,手術做完後,病人用奇怪的眼神看着還會動的各個手指,難以置信。

“5個多月來,姆巴爾馬尤分隊手術團隊完成各類難度較大的膝關節開放性損傷、手腕部嚴重創傷碾挫傷等病例233例,門診10992人次,有的病人痊癒或者前來複查,又將被病痛困擾折磨的親朋好友帶到中國醫生面前。”中國(山西)第20批援喀麥隆醫療隊總隊長安步月介紹,由於首都雅溫得疫情嚴重,一些病人開始選擇去姆巴爾馬尤就診,致使那裏病人增多。隊員們一邊加強自我防護,一邊和醫院分享中國防控經驗,協助當地醫院做好防控工作。雅溫得分隊隊長方寧,姆巴爾馬尤分隊副隊長、保健醫生車星星從3月底建羣開始,一直爲4個近2000人的援喀醫療隊“疫情防控+互助”羣中的僑胞做着醫療諮詢服務。私信並進行一對一在線服務的有300餘人,深受僑胞歡迎和肯定。

援非日記

我的非洲朋友Dr.MBouche

5月18日 喀麥隆 晴

認識Dr.MBouche是我來喀麥隆半個月後的事了。一天上午,我在辦公室看書,突然進來一個大個子,很是英俊,跟我說:“您好!我是Dr.MBouche,請問你的名字叫什麼?”通過這次交談,我認識了Dr. MBouche。

第二天,我們一同出門診,他很熱情地邊看病,邊給我翻譯,時不時地提醒旁邊的住院醫師幫我翻譯或者幫我照相,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影像學資料。一次我們出門診時,Dr.Mbouche說他們想邀請腹腔鏡專家來做一臺嚴重的腎積水、腎切除手術,我趕緊說自己也能做腹腔鏡。Dr.Mbouche聽後非常驚喜,立即帶我到手術室看了兩臺腹腔鏡,當時我很是驚喜興奮。

Dr.Mbouche又拿出腹腔鏡的部分器械:吸引器、分離鉗、持針器,一一和我進行了交流。隨後,我們在腹腔鏡下做了包括急性腹膜炎、闌尾周圍膿腫、闌尾壞疽、闌尾切除手術、腹腔鏡下腸粘連腸鬆解術、腹腔鏡輔助下腸套疊鬆解術、腹腔鏡探查術等在內的多臺手術。

Dr.Mbouche很謙虛好學。一天,他很認真地跟我說:“我想學腹腔鏡,請你多多幫我。”在隨後的手術中,Dr.Mbouche把握住了每一次手術機會,他認真學,很用功,把整個手術解剖過程記得清清楚楚,把每一個腹腔鏡器械應用的得心應手。他經常在手術中、工作中給我們講點笑話,緩和一下情緒,讓大家放鬆一下,不要太緊張。儘管我聽不懂他們的談話,但我感到非常溫暖。

Dr.Mbouche對我個人很是關心。經常在各種會議上,向大家介紹我,希望大家能多多和我合作,幫助我工作。一次,醫院院長Pr. Wangwafo來我們科做手術,這是一臺左側雙輸尿管、雙膀胱的大手術,與我的專業基本沒什麼關係,但Dr.Mbouche還是叫我一同參與。我知道,他是想讓院長知道我,瞭解我,他是在悄悄地幫助我、宣傳我。

Dr.Mbouche對新冠肺炎非常關注。3月6日,喀麥隆衛生部部長宣佈本國出現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後,他第一個戴起了口罩,並號召科室其他醫護人員也一起響應,以致我們科戴口罩的時間比醫院主張醫務人員戴口罩的時間早了一週。一次,我把自己總結的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翻譯成法語,在晨會時交給Dr.Mbouche,他看後立即宣讀給同事,看到難以理解之處,他還做了詳細的解釋。

Dr.Mbouche很愛學習。每天上班,他都揹着一個大書包,裏面放着他的筆記本電腦、書等。有一天他突然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很神祕、很自豪的讓我看了他寫的一篇文章。隨後,他根據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提出做一個科研項目的想法,並徵求我的意見。這正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我倆一拍即合,經過一番討論,很快就確定了科研內容。

中喀是好朋友、好夥伴、好兄弟。Dr. Mbouche就是中喀友誼的使者,在Dr. Mbouche的努力下,我們與雅溫得婦兒醫院的友誼會得到新的昇華,我們願同雅溫得婦兒醫院的朋友一道努力,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加強合作,共同做好雅溫得婦兒醫院的建設。

中國(山西)第20批援喀麥隆醫療隊隊員 何國林

情繫非洲疫情之下,“大夫”變“農夫”

卡拉市是多哥第二大城市,但是蔬菜的供應很多仍然依賴首都洛美。隨着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升級、交通管制日趨嚴格,當地蔬菜的短缺供不應求,價格上漲,給醫療隊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爲了減少出門買菜和人羣接觸的次數,同時也爲了增加蔬菜的種類供應,中國(山西)第23批援多哥醫療隊卡拉分隊的隊員們,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時,經營了一塊屬於他們的小農田,收穫頗豐。

初到卡拉,在看到醫療隊駐地閒置的一小塊土地時,閒不下來的段高望大夫就有了開闢小菜園的想法,並積極跑到農貿市場購買了趁手的農具。在開墾菜園時才發現卡拉當地的土壤並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麼肥沃,反而是伴隨着大量碎石的砂地土壤,看着讓人頭疼的混着碎石塊伴着膝蓋高野草的泥土堆,段高望大夫說幹就幹,除雜草、刨石塊、聚高隴,魔術般地開墾出了幾隴賞心悅目的菜地。週末的時候全體醫療隊總動員,撒籽、播種,撒下期待,種下希望。

當援非遇到疫情時,冷清的菜市、日趨減少的蔬菜供應讓大家越發關注起這抹綠地。隊員加入到田園耕種中,每天在“大夫”與“農夫”兩個角色間來回轉換,每天菜園子都有隊員的身影,拔草、澆水、翻地、噴灑農藥……在大家的努力下,菜地的面積在不斷地擴大,整個菜地顯得生機勃勃、綠意盎然。

“這樣簡單的農耕園藝和迴歸自然對我們大家的健康和幸福大有裨益,尤其是精神心理的健康,疫情期間帶給大家的焦慮、惶恐不安也漸漸被忙碌種菜和園藝勞作所代替,這是一種簡單的快樂。”中國(山西)第23批援多哥醫療隊卡拉分隊隊長李曉琴說,“雖然卡拉土地貧瘠,但這些幼苗卻倔強地生長着,它們是這次援非、這次疫情帶給我們的禮物。既然疫情短期不會結束,那就學着像‘它’一樣,包容、等待,慢慢地努力,然後交給時間。”

採寫: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 薛琳

編輯:山西晚報全媒體編輯 曹銳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