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0一代的豐田Supra生於日本跑車的黃金時代,在那個時代裏,不止有本田NSX、馬自達MX-5,還有三菱3000GT、日產300ZX以及馬自達RX-7。當然,這些車型還是日本海外市場出現較多的車型,例如GT-R這種好東西,當時能買到的地方並不算多。

上一代車型過於耀眼,人們也當然對全新Supra寄予厚望。但和上一代車型進行了比較之後,很多車迷都認爲“這一屆Supra不行”。原因嘛,或許是下面的這8個:

1.尾翼

對90年代的跑車來說,誇張的大尾翼纔是對性能的一種炫耀,同時,這副尾翼又和A80的車身線條搭配得剛剛好,並能與其前擾流板相配合,能產出實實在在的下壓力。

反觀全新Supra,尾翼就顯得有些太過低調太過優雅了。

2.A80打破了“君子協議”

A80一代的豐田Supra搭載了一款3.0升雙渦輪增壓直列六缸發動機。大家都知道日本車廠之間此前有一個“君子協議”,就是所生產車輛的馬力都不得超過280馬力,然而在國外市場,“君子協議”就不起作用了。

對海外出售的A80 Supra車型,豐田工程師對其動力進行了重新調校,給它換上了全新的渦輪增壓器,使其動力增加到326馬力。這動力比當時的寶馬M3還要強,跟當時的911 Turbo 3.6的輸出也是相差無幾,簡直殘暴。

A80的發動機佈局也很巧妙:其中一顆渦輪增壓器會在低轉時發揮作用,同時另一顆也會旋轉但不會給缸體增壓,當達到一定轉速時,兩顆渦輪增壓器會同時運作,讓它的0-96km/h加速只需要4.9秒,放在如今也足夠誇張。

但在動力方面,全新Supra也僅僅是比A80強一點點,而且A80的2JZ-GTE發動機潛力無窮,有不少千匹馬力的改裝案例,全新Supra就辦不到。

3.A80很輕

在偷輕工作上,豐田的工程師在A80身上下了不少功夫,結果就是A80的推重比做得比當時的法拉利348還優秀。

A80的引擎蓋、懸架上臂、防撞槓均由鋁合金製成,排氣管也只有一根,因爲多一根也無法增加馬力,還有鎂制的方向盤電樞和空心的地毯纖維等等;這都是爲了抵消掉雙安全氣囊、電動座椅等豪華配件帶來的額外重量。

至於全新Supra,它的車身重量和A80車型相差無幾,但實際上,有更小的車身尺寸、更短的軸距和更先進的技術,它完全可以做得比現在更好。

4.強大的極限

A80配備了牽引力控制系統。當時,就連寶馬的E36M3也沒有這樣的配置。此外,A80還配備了強大的ABS和限滑差速器,對個人測試非常有效:有一次我在倫敦韋斯特韋的高架橋上駕駛它,那天晚上非常潮溼(沒有限速約64公里/小時,也沒有間隔測速),我踩油門踩得更深了一點,然後後輪瘋狂地旋轉,但是A80一直在直線上行駛!

A80 Supra的最高速度被限制在155mph(約合250km/h),據聞實際上可以跑到180mph(約合290km/h)。

反觀全新Supra,所搭載的電子在如今並沒有大幅領先的優勢,極限也肯定不會達到同期超跑的水準。

5.操控夠好

A80 Supra的轉向犀利且精準,能讓駕駛者很有自信,就算對比當時的寶馬M3,Supra的性能、操控和人機交互感都更佔優勢。

至於全新Supra,如果再讓它去對比新款的M3,我想我們對結果並不抱太大希望。

6.內飾更有趣

A80的內飾也是一大亮點,整個中控、儀表盤環抱着駕駛員,坐在裏面有種隨時能起飛的感覺,而儀表正中間是一個碩大的轉速錶,左側是速度表,表底是180mph(約合300km/h);加上A80特別多的按鈕數量(僅控制空調的按鈕就有十幾個,外加兩個旋鈕),說其像飛機駕駛艙不無道理。

而全新Supra,許多內飾設計都和寶馬異曲同工,毫無靈魂可言。

7.物以稀爲貴

從1993年到2001年,整個A80系列幾乎只爲日本市場服務;在英國,它的銷售時間只有短短3年,共計賣出600臺,美國市場則稍微好一些。

但才上市不久的全新Supra,自然要考慮全球大部分市場。

8.銀幕英雄,名垂青史

A80可不是普通的電影明星車,它可曾任速度與激情的主角車!這也讓MkIV Supra成爲了地球上最出名的汽車之一。圖片中的這輛A80,是已故的保羅·沃克在第一部速度與激情裏開的車,幾年前以幾十萬美元的價格售出。

或許全新Supra也會擔任電影主角,但A80的風頭,卻不是誰都能比得上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