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管仲告诉齐桓公,想争霸就需要在名义上下功夫,要放下身份,屈尊敬奉周王,再以周王的名义大会诸侯,这样才可以名正言顺地为周王办事,扶持小国,树立威望。管仲则认为:齐桓公只是一国诸侯,治理齐国尚可,如若号令天下就名不正言不顺,这样不但不能称霸,说不定还会被其他国家讨伐而削弱实力。

大家好,我们的不一样的我不一样的欢乐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管仲是一代名相,他协助齐桓公把一个海滨小国治理成春秋时期天下敬重的大国。但是,齐桓公并不满足于此,他心里谋划着称霸天下的伟业,但苦于无处着手。
有一天,齐桓公向管仲说出想法,但管仲则认为时机不成熟。齐桓公觉得齐国兵强马壮,粮食充足,他本人又胸怀大志,爱民如子,凭此就可以称霸天下。管仲则认为:齐桓公只是一国诸侯,治理齐国尚可,如若号令天下就名不正言不顺,这样不但不能称霸,说不定还会被其他国家讨伐而削弱实力。
管仲的话让齐桓公觉得其中颇有深意,就请他献计。
管仲分析天下形势:当今天下,强盛的国家之所以没有称霸,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妄自尊大,不肯放下自尊敬奉周王,以取得正当名义。现在周王室虽已衰弱,但它仍有天下之主的名义。管仲告诉齐桓公,想争霸就需要在名义上下功夫,要放下身份,屈尊敬奉周王,再以周王的名义大会诸侯,这样才可以名正言顺地为周王办事,扶持小国,树立威望。
齐桓公觉得此计很妙,再加以恩威并施,称霸天下就不远了。随后,齐桓公就去朝觐周王,他表现得毕恭毕敬。周王非常高兴齐桓公能如此敬奉自己,于是,就授命齐桓公主持会盟大事。
有了周王的支持,齐桓公就大张旗鼓地布告天下,约定当年三月在北杏会盟。消息传出后,各诸侯国对齐桓公的用意心知肚明。因为是周王的名义,大家都不敢违抗,表面上奉命行事,但暗中都带足兵马,准备见机行事。
会盟当天,齐桓公精挑细选带足精兵强将,准备显示实力,以壮国威。管仲见状,立即劝阻并分析其中厉害,告诫他奉命办事应当尊重周王,和各诸侯国君平等交往,以示对他们的尊重。若拥兵自重,炫耀实力,事先的谋划就会不攻自破。
齐桓公听后吓出一身冷汗,放弃了原先的想法,只带了几个亲信就出发了。各诸侯见齐恒公谦恭有礼,就放下戒备心理,暗将各国兵马退驻到20里之外。会盟后,各诸侯国不仅订立了盟约,还公推齐桓公做了盟主。齐桓公不费一兵一卒便跻身盟主之位。
事后,管仲在齐桓公的一再追问下,才说出了其中的缘由:“解决有争议的问题时,需要有名正言顺的理由使其合理化,为此,我们就需要改变思维模式,对方法稍作变通,这样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目标。”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