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不能無處不在,所以他創造了母親”。這是猶太諺語。猶太人是一個非常聰明睿智的民族,他們喜歡讀書而且擅長經商。就像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那樣,頗具經商頭腦。而且,在現今的社會中,他們也具有很高的影響力。俗話說“多難興邦”,正是因爲太過於優秀卻忘記了武裝自己。

猶太人曾被趕出過故土,也曾在“水晶之夜”中血流成河。而如今他們在滿是阿拉伯國家的中東,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國家。在那片狹小而又貧瘠的土地上,耕耘着屬於自己的輝煌。

(一)、永遠的故鄉情

“巴以衝突”,這個詞彙無數次的出現在新聞中。以色列總是能夠以一當十,在滿是阿拉伯人的中東,佔據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巴,就是巴勒斯坦;而以,也就是以色列。前者爲阿拉伯國家,而後者則爲猶太國度。前者信仰伊斯蘭教,後者信仰本民族的猶太教。雙方之所以發生衝突,除了宗教之間的矛盾和其他國家的排外心理之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以色列人濃濃的鄉土情結。

1. 祖輩的生活之地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每個漂泊在外的人心中,都難以割捨下對家鄉的執念。而猶太人也是如此,甚至在以色列建國以前,幾乎所有的猶太人都認爲迦南地區是自己的故土。所以,他們想盡一切辦法搬回去,獨立建國。

猶太人的遠祖亞伯拉罕,曾經帶領着自己的家族生活在美索不達米亞,也就是蘇美爾人建立的烏爾帝國附近。而後遷移到迦南地區,也就是如今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境內。後來,猶太人在這裏建立了希伯來帝國。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所操的語言也爲希伯來語。從中便可看出,猶太人是十分念舊的。但是他們當時的國家民族意識還不太強烈,所以亞述、巴比倫以及波斯等民族,屢屢攻佔希伯來帝國。當時的他們被稱之爲“巴比倫之囚”。

2. 戰爭失敗,流離失所

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大軍,先後都踏上過希伯來的土地。所謂“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他們如同奴隸般任人宰割,還曾先後爆發了四次起義,但都無濟於事。觸怒了羅馬人之後,大軍不日便攻陷了耶路撒冷。頓時間,哀鴻遍野。

當時羅馬人對猶太人,非常殘酷。大批人被送上了絞刑架,還有一些則淪落爲沒有感情的礦山機器。當然,也有殘存的猶太人。在故鄉繼續生存,是肯定難以爲繼的。所以,他們開始像今天的吉普賽人一樣四處流浪。

直到一九四八年,猶太人於迦南地區獨立建國,也就是以色列。它自建國的那天,便與巴勒斯坦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因爲以色列一直想着直接吞併巴勒斯坦,以便於再度恢復希伯來帝國的版圖。而當地又全是阿拉伯國家,自然也不會坐視不管。

(二)、對那片土地,愛的深沉

分佈在世界上的猶太人,心中都有一個執念。那就是收復舊土,不論他們有無到過巴勒斯坦,有無去過以色列,但在絕大多數人的心中,那都是自己應該且必須生活的地方。尤其是十九世紀末,猶太主義抬頭之後,更是將這種思想植入了每個人的心中。這就有點類似於中國的“問我老家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

1. 民族凝聚的紐帶

自從羅馬帝國將耶路撒冷攻佔之後,猶太人就永遠的失去了自己的故土。而流落各地以後,他們雖然操着共同的語言,但仍然需要共同的夢想。畢竟,已經數千年沒有生活在一起了。而獨立建國,需要的就是一種向心力。

從某種程度上講,猶太人的故土觀也可以被視爲一種宣傳手段,當然並非惡意宣傳。他們不斷的傳播自己祖先在這裏的事蹟,使得每個猶太人既知道過往的輝煌,也明白自己將要該如何做。正是因爲這一點,他們才能在中東面對許多異族,屢戰屢勝。

其實,巴勒斯坦也是有些無辜。因爲,並不是阿拉伯人直接把猶太人趕走的。做出這件事情的是古羅馬人。當阿拉伯帝國崛起以後,戰勝了羅馬帝國,迦南地區才成爲阿拉伯人的領地。這也是雙方一直相持不下的原因。

按常理而言,“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阿拉伯人打敗了趕走猶太人的羅馬帝國,猶太人不應該直接去向其索取。但正是因爲這份對待家鄉的執念,以及急於想要在世界立足的信念,雙方纔會相持不下。不可否認的是,以色列在各方面確實更勝巴勒斯坦一籌。

2. 猶太人的遊子情結

《舊約·創世紀》“亞伯拉罕虔敬上帝,上帝與之立約,牛奶與蜂蜜之地”。這也就是猶太人所經常提及的“應許之地”,就是說屬於今天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地區,在他們看來,這是上帝贈與其祖先的。並且,允許其後輩世代在此繁衍。

正如古人所講究的“聖人之言”,而亞伯拉罕是祖先,上帝則就是聖人。在猶太人的心中非常委屈,明明這裏是自己的地盤,但是卻陰差陽錯的落入了阿拉伯人的手中。除了此地以外,在他們心中都是異鄉。

“給我們唱一首錫安歌吧。我們怎麼能在外邦唱耶和華的歌呢”?猶太人對於信仰是十分敬畏且虔誠的,他們認爲自己就該生活在“應許之地”上。除了這裏,其他的地方於其而言全部是異鄉。

而且,他們的祖先大衛王也曾在那裏建立過輝煌的國度。試問,誰不願意光宗耀祖,光耀門楣呢?如果猶太人能夠再度統一“應許之地”,對其而言將是無比的榮幸。其實,今天他們能在中東建國,也實屬夾縫中求生存。畢竟,周圍都是異族對其虎視眈眈,對於猶太人的崛起也是心有餘悸。

(三)、情感深厚而真摯

“我們坐在巴比倫的河邊,一想起錫安就哭了”。雖然不排除有些人把故土情結,當成猶太民族獨立建國或者猶太極端民族主義的籌碼,但是大部分人對於古迦南地區的情感,都是真實的。否則,他們也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從全球召集人口,前往幾乎都是阿拉伯人的中東。

1. 宗教因素的影響

“大衛王將耶路撒冷作爲自己的首都,在所羅門安置其民族最神聖之物的聖殿”。猶太民族在最遠古的時候,是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他們在古迦南地區,轉變成了以農業和商業爲主的民族。也是在這裏產生的蛻變。

耶路撒冷是三個宗教的聖城,以色列曾經宣佈它是“永遠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拋開其他方面不說,單單就是耶路撒冷,它對於猶太人而言是重中之重。在其心裏,古迦南地區就是自己的家鄉。

因爲聖城在那裏,祖先的輝煌在那裏,民族的蛻變在那裏,而走向落寞也是在那裏。正所謂“十年磨一劍”,他們總是想着能夠再度統治那片區域。在那裏自由的歌唱,自由的生活。他們可能對於錫安山河耶路撒冷沒有太多的政治忠誠,但一定是滿懷感情忠誠。

他們將心中所有的思念,都寄託於此。人們最思念故土的時候,往往是在外遇到困難之時。不論是“巴比倫之囚”還是流亡各地,他們作爲異族,都會被投來異樣的眼光。正是因爲這種疾苦之情,更加深了猶太人的故土情結。

2. 無法忘懷的精神家園

巴金曾說“支配戰士行動的力量是信仰,他能夠忍受一切艱難、痛苦,而達到他所選定的目標”。有信仰的人,是十分可貴的。猶太人已經將這種故土的觀念,深深的融入進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之中。

因爲,這是上帝賜予他們的土地。進而,逐漸發展到深入骨髓的信仰。自從流散以後,他們從未放棄過回到故土生存的嘗試。儘管在以色列建立以前都未曾成功,但這也是他們故土觀的體現。

他們也將這份情感,融入進了許多的文學作品當中。比如《猶太季評》和《耶利米書》等。其實,猶太人故土觀的形成還是來自於“應許之地”。這是上帝和他們的約定,是自己“權益”的保障。

《希伯來聖經》,其實也可以算是關於“應許之地”的作品。它所誕生的主要意義,就在於讓每個猶太人都知道那塊祖先曾經生活過的地區。這種影響是根深蒂固的,不論是散居還是暫時居住在其他地區的人,都將其視作異鄉。

只有現在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區,纔是永恆的故土。他們眼中的自己,都是來自於那裏。而且現在的耶路撒冷,其實是巴以兩國的共有首都。任何一方,也不願與人分享自己的聖城。所以,衝突只能不斷的持續。

結語: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雖然很多猶太人並未真正的在那裏生活過,但是因爲宗教原因和“應許之地”,他們還是把古迦南地區當成是自己的故鄉。這也就是,猶太人的“故土觀”。

參考文獻:

《聖經》

《猶太教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