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的宝妈在生下孩子之后,被婆婆和丈夫要求待在家中带娃,而宝妈们为了给宝宝带来更高的生活质量、减轻老公负担,希望能够外出工作补贴家用。宝妈们都曾经历过这一过程,生完孩子以后无法适应突如其来的改变,一边体重不断上增,一边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自己心中是又委屈又难受。

来自广州的妈妈晓彤,女儿今年已经3岁了。晓彤是个要强的人,为了分担家里的经济支出,给女儿小羽提供更好的生活,除了产假就没再请过别的假。

怀孕生子带娃,哪个过程是不艰辛的呢?晓彤在生产的时候,是又紧张又害怕,抓着老公不放手结果把老公的T恤都给抓变形了。生娃之前,晓彤花钱大手大脚的,每个月光花呗就要还一万,可自从有了孩子,晓彤是这舍不得买那舍不得买,心里总是想着,把钱存着,将来给孩子买最好的。

孩子的到来给一个家庭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既有甜蜜的辛酸,也有背后不为人所理解的苦楚。

刚生完孩子,晓彤的身体还没恢复好,晚上还要起来三四回给孩子喂奶,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白天起来还是带娃,身体上的不舒服不必赘述,而和老公的关系也一度变僵。据晓彤自述,那会儿老公的工作负担和经济压力都比较大,平时也帮不到自己什么。晓彤心疼老公,一边自己要忙着带孩子,一边心里的苦闷无处发泄,心中郁结苦不堪言。

宝妈们都曾经历过这一过程,生完孩子以后无法适应突如其来的改变,一边体重不断上增,一边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自己心中是又委屈又难受。

孩子对于父母而言,是一份责任与无限的温暖,孩子不光需要父母用心呵护健康成长,同时孩子性格的养成以及完整的成长经历,都需要父母的参与。

孩子是联结两个家庭的枢纽,获得双倍的宠爱,在育儿过程中,也免不了会产生冲突与摩擦。宝妈们的烦恼都有哪些,又该怎么解决呢?

1.与婆婆意见不一

老一辈的育儿方法认为小孩只要吃得饱穿的暖就行,老人家有些不好的习惯,让宝妈在把孩子交给婆婆代为照顾的时候尤其不放心。

举例来说,在给孩子添加辅食的时候,需要让孩子从流食慢慢过渡到固体食物,使肠胃有个适应期。可家里的老人喜欢直接喂孩子吃些水煮青菜、米饭之类的食物,宝妈提出反对意见,婆婆就暗地里偷偷给孩子喂食。

宝妈心疼宝爸夹在中间为难,但又有谁来心疼宝妈的默默付出与委曲求全呢?当在育儿过程中,宝妈与婆婆之间产生来意见不合,最好避免直接与婆婆爆发冲突,通过老公向婆婆表达自己的想法,让老公代为解释,效果会好得多。

2.孩子生病

即便是全职妈妈,全心全意地在家带娃和料理家务,人吃五谷杂粮,不仅孩子,宝妈在产后抵抗力地下,也容易患上各类疾病。

自己患病不重要,怕的是孩子被传染上,生病时,有的宝妈怕药物中的化学成分会进入到乳汁中,甚至都不敢吃药,只能靠意志力强忍着继续照料孩子。

当过妈的都清楚,看到孩子生病时大哭不止的痛苦模样,自己却无能为力的那种内疚感与挫败感。宝爸在外辛苦工作,不清楚宝妈身上的这些负担与变化,双方无法互相体谅,夫妻之间也会矛盾重重。

小编建议,夫妻本为一体,在共同抚育孩子的过程中必然问题重重,最重要的是坐下来好好商量,共同想出最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好办法。

3.精力不足

新生儿一天需要18~20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但这可不意味着宝妈要操的心就少了。宝宝醒来的次数频繁,宝妈无法做到和宝宝同步作息,宝妈醒着的时候宝宝睡着,可宝宝一旦醒来宝妈也得跟着醒来。

一边兼顾着工作的宝妈,白天既要忙着工作,晚上想有多陪陪孩子的时间,可白天晚上都劳累着,睡眠质量不好,第二天也是无精打采的,情绪与心态都受到影响。

宝妈们需要充足的休息才能更高质量地陪伴宝宝,在工作中取得优异表现,合理安排时间,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将各方面的效率利益最大化。

4.不被理解

有的宝妈在生下孩子之后,被婆婆和丈夫要求待在家中带娃,而宝妈们为了给宝宝带来更高的生活质量、减轻老公负担,希望能够外出工作补贴家用。

其实哪有妈妈不愿意待在孩子身边,时刻陪伴着、照顾孩子呢?只是啊,现在生娃养娃的成本越来越高,要想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为孩子奋斗出一个更好的明天,只有把所有苦往肚子里咽。

不少宝妈在生产完后,会患上产后忧郁症,正是由于压力太大,身体与精神的双重负担,让宝妈苦不堪言,而未准备好进入妈妈的角色。

这个时候,正需要家人多给予关心、陪伴和理解,共同帮助宝妈应对生活难题。

5.孤立无援

养育孩子是夫妻双方的共同责任,对于未知的育儿领域,需要夫妻共同进行探索,如果一直以来都只是一方的不断付出,既无法让孩子在快乐无忧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夫妻及两个家庭的关系维续。

丈夫不应该陷妻子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中,主动和妻子沟通,处理好两家人的关系,互相包容体谅才更利于和谐夫妻关系的养成。

同样,宝妈们也不应该把心里话都憋在心中,把该说的说出来,更利于问题的解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