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戰場是混亂不堪的,劉備等人發現趙雲不見後,手下人說:見趙將軍曹操那邊去了,意思就是說趙雲叛變了,劉備聽了一戟打向那個士兵,劉備深信趙雲不會背叛他。同爲白袍將軍,趙雲以武力值出名於天下,而陳慶之以足智多謀聞名,兩人看似相同其實大有不同。

南北朝時期有一句童謠叫“大將名師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可見當時的白袍將軍是有多厲害,千軍萬馬也不敵,雖然這話說得有些誇張,但是也從某種意義上承認了白袍將軍的實力。
《三國演義》是家戶知曉的經典名著,裏面的人物也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影響,比如足智多謀“臥龍”之稱的諸葛亮;義字當頭“武聖”之稱關雲長;陰險狡詐又雄才大略的魏武帝曹操。三國時期的人物從兒時到現在都是人們飯前飯後閒暇時口中津津樂談的故事。
下面我們就談談這三國時期的”白袍將軍“,他就是一身龍膽常勝將軍趙雲。
他每次的出現都是身騎白馬,手拿銀色長槍,披着盔甲,踏風而來。
那麼這位白馬銀槍的白袍將軍趙雲有多厲害呢,這就要從長坂坡之戰趙雲兩進兩出救阿斗說起。建安六年的秋天裏,劉備放棄了豫州來投奔第五任主子——劉表(前四任分別是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同時劉表也是劉備的姨父。劉備的到來很受劉表的歡迎,他將”新野“地區交給劉備管理,又大量的補充劉備的軍隊和糧草。看似是認可劉備,其實是把劉備放在前面當作阻擋曹操的屏障罷了。
一心想匡扶漢室的劉備,多次提意不能坐以待斃,趁着曹操在處理袁紹的餘黨無暇顧及他們,要主動出擊,願意擔任先鋒打頭陣。幾番提議都被劉表拒絕了,他覺得只要守護好自己一方國土就行,不僅拒絕了劉備,還怕劉備惦記他位置,並且限制劉備的發展。沒有劉表支持的劉備只要安穩的過着生活,但是他沒有忘記的雄圖,也就是這幾年間他招攬到他人生中最爲重要的軍事——諸葛亮
後來劉備與曹操多次交手,還略佔上風當然其中不缺少諸葛亮的幫助,劉備壯大的同時也讓劉表感覺到了威脅。他不斷的限制劉備,只保障幾千人的軍需,但是如許他招攬流亡百姓的屯田,緊急的情況下可以向附近的村民招募,這樣一來劉備雖然有了防守的力量但是進攻的人馬卻是不夠的。
劉備戰敗率領衆人向南逃跑,曹操當時派出了手下最精銳的部隊虎豹騎追擊。奈何劉備行軍速度太慢,終於在長坂坡中追上了劉備等人,無奈之下只好丟下一家老小,帶着張飛、諸葛亮、趙雲等區區數十騎繼續向南逃亡。(這裏可見得劉備有着君王的狠心)
戰場是混亂不堪的,劉備等人發現趙雲不見後,手下人說:見趙將軍曹操那邊去了,意思就是說趙雲叛變了,劉備聽了一戟打向那個士兵,劉備深信趙雲不會背叛他。命張飛在此等候趙雲,自己帶着軍隊繼續前行。此時的趙雲,已經衝進曹軍的重圍,尋到了阿斗和糜夫人。趙雲讓糜夫人抱着阿斗上馬,自己在後面奔跑掩護。糜夫人知道曹軍厲害的,自己跟隨趙雲一定會連累他導致三人都出不去,爲了能讓趙雲帶着阿斗脫困,縱身投進了枯井中自盡了。趙雲見狀,揮淚把阿斗縛在胸前,一人之力大戰曹操十員大將。
顏良、文丑、高覽 張旭是河北最著名的四猛將,號稱"四庭柱",其中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此番與趙雲第一個對陣的便是張旭,張旭使用一把開山斧,但是一個照面被趙雲殺掉,隨後楊明、朱慈、、高平等紛紛死於趙雲槍下。趙雲衝向第二營時,一槍打碎了晏騰的後腦,同樣是用槍的張郃心虛退陣,所以保留了一命,他是長坂坡與趙雲交手過的曹將中極少數未受傷的一人。人稱“北地槍王”的張繡與趙雲大戰三百回合後死於趙雲的槍下,這也奠定了趙雲槍王的地位。曹營“虎癡將軍”許褚憑生最怕趙雲,當時許褚被趙雲槍桿掃中後背,伏鞍而逃。之後趙雲殺出重圍,這也是曹操愛才想要收服趙雲才放了水。
四十萬精兵在後面追擊,路過一座橋時張飛在此接應趙雲,見趙雲救出少主,讓趙雲先行。然後就有了張翼德怒吼長坂坡,嚇退四十萬曹軍的典故,這也是曹操多疑,懷疑張飛身後有什麼埋伏,才退了兵。
“大將名師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說的就是南北朝梁朝儒將陳慶之。
自古以來,不止貴族出名將,寒門也出過許多出名的將領。而陳慶之就出身庶族,因爲受傳統觀念影響較小,所以不像有些將領用兵保守,陳慶之用兵靈活,他行軍打仗最大的特點就是重視士兵士氣,善於把握戰機,避開敵人主力將其軍隊衝散開集中兵力將他逐個擊破,這種方式很像游擊戰。
陳慶之不止在戰前鼓舞鼓舞士氣,平時他也很注意士氣的積累。陽之戰中,陳慶之的一番演講,讓梁軍士兵沒有了一切顧慮衝鋒陷陣奮勇殺敵。在陳慶之指揮下的軍隊創造了南北朝時期少有的戰役,陳慶之平時喜愛穿白袍,當時就有句童謠傳出來:“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一身白袍很符合書生的氣質,但是又上陣殺敵多了一番英姿氣概。
陳慶之幼年時期在梁帝府做僕人,常常在府中研究圍棋的走勢,時間一長髮現行軍打仗跟圍棋有着異曲同工之妙,慢慢的他從中領悟了兵法謀略,雖然身體文弱但是足智多謀。後來被梁帝王賞識,命爲“主書”從此以後他更加的努力,散盡家財來結交武林中的豪傑士義,希望有一天可以出現在戰場爲國效力。
終於讓陳慶之實現了這個願望,一次偶然的機會陳慶之帶兵北伐大家都知道北方胡人善騎,而南方的騎兵遠遠的不如北方,更何況陳慶之帶領的是步兵,但是陳慶之硬生生的與北騎打了個平手,一時間使他聲名大噪。
北魏時期,朝廷無能造成各地矛盾不斷激化,以至於到了後來,北魏有能力的諸侯紛紛割據自佔一方爲王。像能力較強的爾朱榮等人,更是屠殺北魏皇室搶奪領地財寶較弱。像實力較弱的只能藉助他國的力量成就自己的王位。王元璟以北魏大亂爲理由請求梁國的幫助,又許諾稱王后給予梁國一定的 好處。梁王被王元璟的話所迷惑,但是梁王不傻先是派兵探了探北魏的情況,後派陳慶之爲將軍,率領數千人護送王元璟前往洛陽稱帝。
王元璟出兵不久就稱帝不動了,冊封了陳慶之將軍之名,讓他帶領自己的士兵自行戰鬥。這王元璟是完完全全的敷衍陳慶之,但是這也成就了陳慶之之後的威名。
之後陳慶之領兵攻打滎城,乘着北魏清理起義軍的時候攻克了滎城後,又進軍睢陽,陳慶之率兵七千對陣七萬,睢陽駐軍統領思想頑固只知道防守,雖然連築九座營壘但是毫無用處,一上午時間就被陳慶之攻克3座,隨後心態崩裂舉兵投降。元暉業率領部隊佔據考城只爲了阻擋陳慶之的步伐,考城四面環水,易守難攻。陳慶之用“水浮碉堡”攻下考城,生擒其將領,隨後向洛陽進軍一路上不少城池聞風喪膽有的直接舉兵投降。
陳慶之的部隊兵臨洛陽城下,坐陣的孝莊帝嚇壞了,一時間沒有辦法只好連忙開城門迎王元璟稱帝。剛佔據了洛陽的陳慶之並沒有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他向王元璟提意求助梁國大軍的支援但是王元璟爲了保證自己帝王的位置果斷拒絕了陳慶之的提意,失去了先機。以至於最後”白袍軍“成了孤軍,被爾朱榮的等人追擊,奈何這支部隊太過優秀,就算在孤軍得情況下,還是退戰自如。
連上天都妒忌軍隊往往是活不長的,在蒿高一帶渡河的時候突發的山洪使這支部隊走向滅亡。數十萬魏軍都沒法消滅的神奇部隊,最終敗給了天災。
總結:
同爲白袍將軍,趙雲以武力值出名於天下,而陳慶之以足智多謀聞名,兩人看似相同其實大有不同。趙雲能在曹軍重重包圍中殺出重圍救出少主,可以體現他武藝的高強。陳慶之以七千破七萬,大多的戰役都是以少勝多,數十萬士兵拿他的白袍軍沒有辦法,雖然是一代儒將但更加體現出他在軍事上的睿智。
“大將名師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白袍將軍真的很強大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