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醫學角度定義,女孩在8歲之前、男孩在9歲之前出現第二性徵,就屬於性早熟。

我國兒童中樞性性早熟患兒數量正呈現上升趨勢,但患兒及家屬對疾病的認知、早期發現仍存在許多不足。近日,由上海小蘋果名醫兒科門診部、武田中國共同舉辦的“中國兒童中樞性性早熟患者規範化治療患者教育項目”傳出消息:我國約有100萬名性早熟患者,性早熟發病率約爲7%,性早熟又分爲中樞性性早熟、外周性性早熟、不完全性性早熟三種,但生活中許多家長對孩子早熟症狀有所忽視,導致孩子錯過及時糾正的最佳時機。

知名兒科專家、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蔡德培教授表示,兒童性早熟不容忽視,性早熟是一種生長發育異常,表現爲青春期特徵提早出現在兒童時期。從醫學角度定義,女孩在8歲之前、男孩在9歲之前出現第二性徵,就屬於性早熟。

性早熟的分類有很多,專家解釋:中樞性性早熟還分爲特發性性早熟、繼發性性早熟兩類。所謂特發性,即未能發現器質性病變,早熟女孩中80%-90%屬於特發性中樞性性早熟;繼發性性早熟,即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病變、同時繼發於其他疾病,早熟男孩中80%存在器質性病變,6歲以前出現發育的早熟女孩我,約有20%是器質性病變。

隨着社會發展,性早熟被更多家長關注。蔡德培說,性早熟對孩子身高、社會心理行爲等都有影響。中樞性性早熟會導致兒童下丘腦-垂體-性腺軸提前啓動,導致兒童提前進入青春期,骨骼發育加速,患兒骨骺過早閉合,生長時期縮短,最終影響成年身高。此外,由於提前發育,第二性徵過早出現,導致孩子會被同齡人嘲笑,出現不安、焦慮、恐懼、不願交往、孤僻、抑鬱等心理問題,影響個體行爲、學習及社會適應能力,導致情緒不安、脾氣暴躁、缺乏自信、執拗任性,不能和別人友好相處。

孩子性早熟的原因主要包括遺傳因素、飲食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生活環境、不良生活習慣因素等。專家最後表示,早發現、早治療是應對性早熟的關鍵原則,有中樞性器質性病變的性早熟,可針對病因有的放矢治療,甲狀腺減退所導致的性早熟可使用甲狀腺激素替代療法,幫助孩子健康渡過青春期。

據悉,小蘋果兒科醫生集團通過多年積累,迄今在國內共有10家門診部,上海小蘋果名醫兒科門診部(中庚環球)屬長三角地區首家門診部,至此這一兒科醫生集團實現北上廣一線城市覆蓋。

欄目主編:顧泳 文字編輯:顧泳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曹立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