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實上,寶寶會不會繼續流口水,與實際的生理發展相關。正常來說,大約六個月大後,寶寶會慢慢開始長牙。

隨着寶寶慢慢成長,發現其流口水的狀況似乎也愈來愈頻繁、量愈來愈多。或許這是因爲嬰兒身處口腔期的重要特徵,但是口水量是否正常呢?

一歲前的嬰兒正值口腔期,喜歡把到手的物品往口中放、不時地流口水等,是幾個最常見的特徵。隨着寶寶慢慢長大,許多父母都想要幫他們「收涎」,除了希望寶寶健康長大外,也希望不要再不停地流口水。然而,寶寶流口水,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家長一般無需過多幹預。

一般嬰兒剛出生時,比較不會流口水;三、四個月左右,口水量增加。事實上,寶寶會不會繼續流口水,與實際的生理發展相關;一至兩個月大的口水量約50~80ml,到三、四個月會增加到200ml,因此三至六個月間的口水量較多,也比較容易流出嘴角。

寶寶流口水與以下這三點因素有關:

1、口腔構造淺

因爲寶寶口腔的深度較淺,只要唾液增多,就容易溢出。然而,隨着嬰兒年齡的增長,口腔結構在1歲半左右逐漸加深和擴大,2歲以後成熟。其實唾液的量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它可以儲存在口中,所以不容易溢出唾液或喝半杯牛奶。

2、幫助溼潤食物

通常在寶寶4~6個月左右,會開始攝取副食品;當然不同生理階段,寶寶有喫泥狀或固狀物的差異,須因時制宜。但確定的是,較多的口水,能夠幫助溼潤和軟化食物,以方便寶寶進行吞嚥動作。

3、長牙的刺激

正常來說,大約六個月大後,寶寶會慢慢開始長牙。從神經學角度來看,長牙會刺激到面部的三叉神經,進而增加唾液的分泌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