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十日說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大將軍何進也有開府的權力,於是他也把徵召士人當成重要的工作來做;前文介紹的舉薦孔融就是一例,何進在開府之初就希望以謙卑的姿態獲得士人親睞。但是,因爲何進出身卑微,所以收效甚微。
本年的黃巾之亂及後來的涼州平叛,作爲大將軍的何進卻沒有參與其中,因此何進在中平元年至五年間(184-188年)有足夠的時間來舉薦士人、積極參與士人集團的活動、與士人打成一片,爲壯大何氏家族的影響力而努力。
那讓我們來看看何進在這段時間舉薦士人的“成績單”吧。
【成功】
任大將軍府官員:
長史王謙、東曹屬掾伍孚、東曹掾蒯越、掾袁紹、劉表、韓卓、令史邊讓。
由何進舉薦爲官:
侍中董扶、侍御史孔融、敦煌太守趙岐。
【失敗】
以上名單中除了孔融和韓約這兩位前文介紹過了,接着我來逐一介紹其他人。
王謙:兗州山陽郡名士。父親王暢,名列“八俊”,劉表之師;兒子王粲,建安七子之一。王謙是世族大家,何進非常喜歡他,提拔其擔任長史,可見地位之重。後來,何進還想和王謙結親家,王謙不同意,估計還是面子問題。
引用:
《百官志一》:(大將軍)長史、司馬皆一人,千石。
陳志《王粲傳》:(王粲)父(王)謙,爲大將軍何進長史。
進以謙名公之胄,欲與爲婚,見其二子,使擇焉,謙弗許。
伍孚:豫州汝南郡名士。被何進徵辟爲東曹屬掾。後來,他隻身行刺董卓,未遂見殺,《三國演義》中記載了這段故事。
陳志《董卓傳》裴注引謝承《後漢書》:後,大將軍何進闢(伍孚)爲東曹屬。
蒯越:荊州南郡襄陽人,本地世族。入大將軍府爲東曹屬掾。《傅子》上也記載了蒯越勸何進誅殺宦官,被何進拒絕的事,雷同韓約故事。若爲真,也當爲何進掌權之前事,因爲何進掌權之後,已經着手謀劃剿滅宦官,不可能會拒絕蒯越;若爲假,則是傅玄杜撰故事。
陳志《劉表傳》裴注引《傅子》:大將軍何進聞其名,闢(蒯越)爲東曹掾。越勸進誅諸閹官,進猶豫不決。越知進必敗,求出爲汝陽令。
袁紹:早年,袁紹同情黨人,隱居在雒陽並拒絕出仕。本年黨錮解除,袁紹入了大將軍府。
劉表:劉表在黨錮時期名列“八及”【劉表在朱並彈劾書上名列山陽郡“八顧”。】,因此逃亡在外;本年黨錮解除,入大將軍府,應該是追隨王謙的腳步。
韓卓:豫州陳留郡名士,字子助,漢末名士邴原的四位老師之一。他入了大將軍府後,還曾在朝廷之上與應劭展開過一次辯論,事見範書《應劭傳》。
陳志《邴原傳》裴注引別傳:(邴原)至陳留則師韓子助,潁川則宗陳仲弓(陳寔),汝南則交範孟博(範滂),涿郡則親盧子幹(盧植)。
董扶:益州的名士,善於圖讖,何進推薦董扶入朝爲侍中。也就是他說益州有天子之氣,勸劉焉去益州的。
《百官志三》:侍中,比二千石。本注曰:無員。掌侍左右,贊導衆事,顧問應對。
範書《方術列傳》:大將軍何進薦(董)扶,徵拜侍中,甚見器重。扶私謂太常劉焉曰:“京師將亂,益州分野有天子氣。”焉信之,遂求出爲益州牧。
趙岐:三輔的名士。中平三年(186年)冬,車騎將軍張溫班師之後,何進舉薦張溫長史趙岐擔任敦煌郡太守。趙岐這個人命運坎坷,但都能堅持活下去,他用壽命征服了一個個命運中的敵人。他活了90多歲,並將自己的人生經歷寫成《三輔決錄》,這是當時一份非常重要的史料文獻。
範書《趙岐傳》:大將軍何進舉(趙岐)爲敦煌太守。
再來看拒絕何進的這些人。
鄭玄:青州北海國高密縣人,入太學求學,後經盧植介紹,入關師從馬融。出師時,馬融感慨:“鄭生今去,吾道東矣”。
鄭玄回鄉後,廣收門徒,崔琰、國淵、郗慮等人都是他的學生。約建安二年(197年),鄭玄應袁紹之邀到冀州做客,滿座的冀州名士沒有一人能說得過他,這才叫“舌戰羣儒”。鄭玄一生基本上沒當官,最後一次是去許都當了幾天大司農,然後辭職走人。簡單總結一下:鄭玄一生就給過何進、袁紹、曹操這三個人面子。
申屠蟠:兗州陳留外黃縣人,是個出身寒門的名士。他一生不給任何人面子,包括後來的董卓。他最出名的事,就是官員給他送任命書,他轉身把任命書掛樹上,然後拍屁股走人。何進在他身上也花了很多心思的,甚至派他同鄉黃忠(非蜀漢名將黃忠)寫信給他,大意是說:鄭玄和荀爽都會給朝廷面子,你就跟他們做個樣子到雒陽旅遊一趟也好啊。而申屠蟠還是那個態度:懶得理你。
陳志《張紘傳》裴注引《吳書》:大將軍何進、太尉朱儁、司空荀爽三府闢(張紘)爲掾,皆稱疾不就。
從考據上看,何進任大將軍的時間爲184.3-189.8,朱儁任太尉的時間爲193.6-194.7,荀爽任司空的時間爲189.12-190.5,因此《吳書》的記載順序有誤,“朱儁”和“荀爽”的位置應該互換。
張儉:這位曾經的兗州山陽郡督郵,也是第二次黨錮的“黨魁”。在黨錮解除之後,張儉返回家鄉,從此不問世事,拒絕了何進及三公府的徵辟。要說後話,張儉在建安初(約197年)去了許都掛職衛尉,算是給了曹操面子,但他閉門不出,也不問政事。
範書《黨錮列傳》:大將軍、三公並闢,又舉敦樸,公交車特徵,起家拜少府,(張儉)皆不就。
中平五年(188年)九月,在前文中介紹的靈帝劉宏革新的這一年,何進向朝廷舉薦並徵辟一大批名士,如荀爽、陳紀、鄭玄、韓融、張楷、襄楷等共14人,結果無一人到。這些都是請不動的大神。
中平六年(189年),何進掌控朝政之後,又徵辟了一大批名士入朝爲官,擔任自己的下屬,這是後話。
另外,在此期間,先後有範冉、陳寔兩位士人中的楷模逝世。何進作爲晚輩,也派人前往弔唁。
中平元年(184年)末,豫州刺史王允得罪中常侍張讓,被其陷害入獄,並判死刑,何進與楊賜、袁隗一起上書營救,最終王允死裏逃生。
總體來說,從中平元年至五年(184-188年)這五年中,何進一直在努力將自身融入士人集團,使其家族成爲世族。比如,徵辟士人入朝爲官、積極營救士人(王允)、參加名士葬禮等等。
就這麼一個致力於振興家族,改寫家族命運,期待光宗耀祖的何進,從人性上來說,他是積極、樂觀、向上的;從當時的政治環境來說,他也是一個成功的新興士人代表,給士人集團注入新的活力,讓士人集團知道:這位外戚大將軍將是士人集團的堅強後盾,這也爲以後向宦官集團開戰奠定了政治基礎。
end
感謝閱讀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