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激戰過後,62軍軍長黃濤聞訊痛哭,悲痛不已,遂在軍中懸賞5萬大洋在敵陣區奪回餘子武師長的遺體,召集到了7名敢死隊員前往敵區衝鋒陷陣,他們穿過滿目蒼涼的戰場,爬過敵軍設置的鐵絲網,偷襲日軍陣地前哨哨兵,跟聞訊趕來的日軍激戰,在茫茫血海中搜尋徐子武的遺體,最後,他們終於在一處炮火焚燬、鐵蹄踐踏的焦土裏找到了已被燒焦一半的餘子武的遺體,日軍火力猛攻,七名敢死隊員冒着槍林彈雨運送遺體,其中四名隊員斷後,掩護前面其餘隊員護送遺體,最後全部犧牲。軍長懸賞5萬,7名敢死隊奪回遺體,士兵看後紛紛落淚自古以來,征戰沙場的將士,如果在戰場上因奮勇殺敵而犧牲的,在清掃戰場是若是能找到遺體,必定會將其厚葬,好安撫他們的亡靈,不讓他們在荒郊野外無家可歸。

師長犧牲!軍長懸賞5萬,7名敢死隊奪回遺體,士兵看後紛紛落淚自古以來,征戰沙場的將士,如果在戰場上因奮勇殺敵而犧牲的,在清掃戰場是若是能找到遺體,必定會將其厚葬,好安撫他們的亡靈,不讓他們在荒郊野外無家可歸。一直到近現代抗日戰爭,都保留了這種做法,然而在很多情況下,想要找到犧牲官兵的遺體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爲那些遺體有可能被炮火攻擊的面目全非,更有可能遺留在敵軍控制範圍內,而多數情況下,戰場上針鋒相對的敵軍不大可能良心發現主動歸還這些烈士的遺體。此時,若是有一些重量級的將領犧牲與地方陣營,我方就會派遣敢死隊士兵拼死奪回其遺體。

1944年衡陽戰場,日軍發動十多萬兵力負隅頑抗,對國軍數個軍發動激烈的進攻。展開血淚的戰場。62軍151師駐守的鄭家衝陣地,毫不例外的也突遭大批日軍的猛攻,師長餘子武率領士兵英勇抗擊,成了這場戰爭中犧牲的一員。白天幾經血戰,日軍傷亡一片,可就算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也始終未能突破151師防線,本以爲他們能夠善罷甘休,可誰知深夜,日軍調來援軍猛撲向鄭家衝陣地,危急情況下151師依然奮力抵抗,無奈日軍兵力和武器佔據優勢,我方寡不敵衆,接連有士兵倒下,餘子武在劣勢下仍堅守陣地,手臂被炮火打傷也拒不下火線。

直到最後存亡時刻,全師瀕臨彈盡糧絕,他絕不投降,跟日軍短兵相接,展開近戰,餘子武騎上戰馬,揮起指揮刀,率領精悍的戰士衝向敵陣,霎時擊退了前鋒的日軍數十人,可餘子武就算再英勇,再無畏,一人的凡身肉體也抵擋不住大炮槍支的襲擊,他的戰馬連中數搶慘死,遍體鱗傷的他被摔倒在地,也依舊不放下手中的指揮刀,猛刺日軍,最後壯烈犧牲。

激戰過後,62軍軍長黃濤聞訊痛哭,悲痛不已,遂在軍中懸賞5萬大洋在敵陣區奪回餘子武師長的遺體,召集到了7名敢死隊員前往敵區衝鋒陷陣,他們穿過滿目蒼涼的戰場,爬過敵軍設置的鐵絲網,偷襲日軍陣地前哨哨兵,跟聞訊趕來的日軍激戰,在茫茫血海中搜尋徐子武的遺體,最後,他們終於在一處炮火焚燬、鐵蹄踐踏的焦土裏找到了已被燒焦一半的餘子武的遺體,日軍火力猛攻,七名敢死隊員冒着槍林彈雨運送遺體,其中四名隊員斷後,掩護前面其餘隊員護送遺體,最後全部犧牲。

最終,餘子武的遺體被安全運送回我軍陣地,只見餘師長早已面目全非,而手中還死死地握住那把指揮刀,上面凝固着敵軍戰士的鮮血。衆士兵紛紛落淚,摘帽敬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