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多年前,秦朝末年的起义之火如燎原之势,从陈胜吴广一声大吼开始,瞬间席卷秦王朝的半壁江山,曾经在项燕手下干过视日官的周文,被陈胜任命为将军,带着人一路攻打直奔咸阳城,队伍不对扩大,到达距离咸阳城40公里的地方,队伍已经达到数十万之巨。

秦王朝这时候派出掌管后勤的少府章邯,带着一群囚犯、劳工和奴产子组成的军队,为了“自由”而战,对周文孤军深入的几十万疲惫之师发起进攻,章邯大军竟然势不可挡,一路追杀周文,直至逼得他自尽身亡。

这样的大胜仗让章邯信心倍增,随后挥军南下,与田儋、陈胜、魏咎等人的战斗纷纷取胜,一时间秦朝军队士气高涨。直到章邯遇到项梁和项羽统帅的楚军,这才开始显露疲态,秦朝临时拼凑的这支军队开始溃败。

项梁打败这支秦朝的拼凑军队之后志得意满,大有俾睨天下之意,只是他却不知道,此时章邯的军队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不仅仅是拼凑的军队,而是关中支援过来的正牌秦军,这支军队可是正儿八经的秦人军人组成,战斗力不可同日而语。宋义曾经就此问题就劝过项梁,希望项梁能够小心谨慎,不要轻敌。不过项梁对于宋义的话并没有听进去,结果在与章邯再次对战的时候,在懊悔中战死,却为时已晚。

刚刚获得胜利的章邯,因为这次斩杀项梁,在军中和朝廷的威望大增,他自己也不自觉的飘了,认为楚军失去项梁,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不足为虑,竟然没有继续追击撤走的项羽部,反而是调转马头,直奔赵国的邯郸而去,给楚军留下喘息之机。就在章邯攻破邯郸,又回师将赵国助力围困巨鹿之时,楚军经过大半年的调整,已经重新整装待发,准备支援巨鹿。

章邯守甬道,保证王离粮道供应,当时秦军全部兵力号称50万,楚军与诸侯纷纷带兵前来救赵,只不过诸侯都坚守营垒,作壁上观,各怀鬼胎,虽然陈兵此地,却无人敢解巨鹿之围。就在这时,项羽的楚军开始对秦军进行攻击,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不愧是当世豪杰,渡河后破釜沉舟,只带3日口粮,至巨鹿即粮绝,败则有死无生,因此,楚军个个以一当十,将章邯击败,又逼死涉间,活捉王离,全灭秦军主力,众位诸侯在胜利后拜见项羽,纷纷跪下来到项羽面前,这一刻也正是奠定了项羽诸侯中霸主地位。

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史记》

项羽此战以数万人击败数十万秦军,项羽就真有如此神威,在如此差距之下依然能够尽灭秦军吗?当然不是,秦军的战斗力有目共睹,无需多做赘述,项羽和楚军纵然再强,也无法在正面抗衡下获得全胜,项羽此次获胜之谜,全在山东出土的一个文物之上。

根据《史记》记载,楚怀王派宋义、项羽、范增支援赵国的楚军,是从彭城出发不假,但是却在名为安阳的地方,停留了46天。安阳在什么地方,成为史学界争论不下的悬案,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在当时有两个安阳城。

为《汉书》做注的颜师古认为《史记》中的安阳乃是唐相州安阳;

为《史记》做《索隐》的司马贞则认为,项羽路过的这个安阳乃是唐宋州楚丘西北四十里安阳故城。

两个都是安阳,但是却有着天壤之别,一个在河南,一个在山东。

根据《史记》记载,“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宋义和项羽的楚军到了安阳这个地方,就在宋义的安排下停止前进了,而且每日饮酒高会,过的很巴适。

从这个角度来看,当时的安阳应该远离秦军,否则他们随时面临虎狼之师,又怎敢有半点懈怠,更不敢每日饮酒高会了,宋义虽然与项羽不对付,但是他的智商一直很在线。而且,在《史记》当中还有一段记载引人注意,“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这是宋义安排自己儿子去齐国当相的记载,曾亲自送儿子到无盐这个地方。

以上两点,河南安阳都无法满足。河南安阳在河内,距离秦军很近,又临近有重兵把守的敖仓,在这样的情况下,宋义不是白痴,他绝对不会在如此险地停留46天,而且还天天饮酒高会。从方位来看,宋义送他的儿子目的地是齐国,但是从河南安阳出发,送到无盐,这方向明显不对,根本不是奔齐国去的路线。

除此两点以外,还有一段记载对于安阳的确认极为重要,在《史记》当中记载,“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这是对项羽当时渡过漳水后采取破釜沉舟之计的记载,其中有“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值得关注,也就是说,在项羽渡过漳水之后,距离他到达巨鹿的脚程大概在三天左右。但是从河南安阳渡河后破釜沉舟,三日肯定到不了,破釜沉舟没问题,但是粮草短缺,无法供应到战场,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所以,河南安阳基本被排除在外,宋义和项羽极可能是在山东的安阳驻留。在山东出土的一片陶片,上面写了三个字——安阳市,对这种说法进行了印证,对此,著名青年历史地理学家辛德勇也对此深信不疑,他认为史书所载项羽走白马津经魏国救赵是错误判断,项羽应该是从山东安阳驻留后,借道齐国救赵,他的这一看法,与山东出土的陶片记载相互印证,可信度极高。可以说这小小陶片上的三个字,足以改写史书了。

那么,宋义为什么当时在安阳这里驻留46天,就真的只是为了寻开心吗?当然不是,宋义或许不讨人喜欢,但是宋义的谋略很高。对于宋义“遣其子宋襄相齐”的做法,项羽认为这是在以公谋私,借着他掌管军权的机会,每天和齐国使臣喝酒作乐,就是为了给自己儿子安排工作。

其实项羽没懂宋义的高明之处,宋义将儿子送去齐国做相,并非是谋私,而是用儿子做质,未来才能借道齐国救赵。他这么做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白马津那边艰难险阻,即便过去,到巨鹿时也丧失了战斗力。

第二、楚军如果能顺利穿过齐国去救秦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保存实力与秦军进行决战,二是齐国与楚国有不共戴天之仇,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秦国自然也知道,所以不会想到他们走这条路来救巨鹿,疏于防范。

说到齐国与楚国的仇隙,是因为当年田儋复国后却被章邯所杀,他死后弟弟田荣就逃了,没想到田儋的亲戚田假趁机称王了。田荣被秦兵追杀,是项梁带楚兵救了他,田荣这才重新当了齐国的王,田假逃到楚国避难。田荣见到田假在楚国避难很不放心,但是也没能力弄死他,直到项梁在定陶陷入与章邯的苦战向他求援,田荣觉得机会来了,就逼项梁杀田假,否则不出兵,项梁不肯做这种事情,田荣竟然就真的忘恩负义,没去救项梁,结果项梁战死,从此齐楚的仇算是结下了。

那么,这个仇楚人中谁最不能忘呢?自然是项梁的侄子项羽。此时此刻天下局势不稳,他不能为项梁报仇攻打齐国就算了,这宋义还一直讨好齐国,而且给自己儿子安排工作。况且当时正值隆冬之日,城内缺衣少穿,士兵怨声载道,让项羽气不打一处来,冲动之下也没问宋义为啥这么做,直接就给宋义砍了。木已成舟的情况下,楚怀王就封了项羽为大将军,从此项羽正式夺回兵权。

随后发兵巨鹿,走的正是宋义生前规划的借齐救赵的路线,最终也确实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突然从齐国方向赶来的楚军以一当十,杀秦军一个措手不及,最终取得了以少胜多的巨大胜利,这也是项羽为什么能够以区区数万人攻灭秦国50万大军的缘故,可不仅仅是勇猛使然。当然了,直到此时才明白宋义被杀有多冤,不过也无济于事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