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國疫情形勢仍不明朗,死亡病例超過10萬。美股市場經歷了史無前例的4次熔斷和前所未有的超級寬鬆後,進入了修復階段,納斯達克指數甚至從低位反彈了35%。平安證券首席宏觀兼首席策略分析師魏偉在作客金融界《榮耀記》時表示,美國零利率+量寬組合拳,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已經超過六萬億美金。整個金融市場流動性環境異常寬鬆,無風險利率非常低,這是權益類資產處於高位的最重要的原因。但是基於新冠疫情對於全球經濟影響的嚴峻性,美股存在二次下行的可能。

  以下爲詳情:

  金融界:市場普遍預計美股將面臨第二輪劇烈調整,您如何判斷以及對A股的影響?

  魏偉:認爲美股一定要進行第二輪劇烈的調整。定語太多,我沒有那麼肯定的預測。至於美股調整的原因,大家可以總結,基於新冠疫情對於全球經濟影響的嚴峻性,美股存在二次下行的可能。

  美股現在無非存在兩種衝突,一個是流動性極度寬鬆,美國做完零利率又做了量寬,整個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已經超過六萬億美金。整個金融市場流動性環境異常寬鬆,無風險利率也是非常低的,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權益類資產還是比較受益的,這是一直處於高位的最重要的原因。

  另外一個是企業盈利的修正。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對於資本市場來說,看一家企業並不是完全看它當年的盈利,資本市場的估值是未來20年、30年企業經營狀況貼現到現在來定價的。

  如果新冠疫情是短期盈利影響因素,從邊際效益來算,對於企業的長期盈利影響並沒有大家認爲的那麼大。

  但市場會擔心什麼呢?擔心企業熬不過去。如果企業倒了,估值就要重新調整;如果企業挺過來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以實際上市場所謂的調整風險,要區分哪些企業面臨重大風險,包括信用風險和經營風險,這是要回避的。

  有的企業融資環境不錯,現在經營性現金流不好,融資性現金流卻不錯,肯定能熬過疫情,明年業績就會好轉。這類企業可能就不存在市場認爲的一定二次深調的情況。我認爲這個結構性的情況還是要區分的。

  從市場情緒的角度來說,美股第一輪衝擊已經非常恐怖了,市場經歷四次熔斷,用巴菲特的話來說,他這輩子都沒見過。但情緒層面的衝擊過去之後,接下來每一次都是減緩的,第二次、第三次的影響一定是下降的。

  對於中國資本市場的看法一樣,我們要區分現在全球化背景下,企業有沒有致命的經營風險,有的熬過去市場佔有率還上升,未來的市場都是結構性的。

  現在新冠疫情繫統性衝擊已經告一段落,下一次如果還有系統性衝擊,一定是別的原因,一定不是現有的假設條件下產生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