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於《三國演義》在民間的流傳範圍、影響程度,都可謂是中國古代歷史小說中獨一無二的,這就造成了普通民衆,甚至一部分專家學者對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也就是小說所描述的歷史時期的概況、事件、人物缺乏正確的常識,從某種程度上說,小說《三國演義》的內容在國人心目中已經佔據了真實歷史的地位,這種現象在近來的電影、文學作品中都有所反應。虛實結合,曲盡其妙,是四大名著中唯一根據歷史事實(《三國志》)改編之小說,但也讓許多人誤以爲《三國演義》的內容就是中國三國時期的正史。

提起《三國演義》,大家都能想起來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曹操官渡之戰等家喻戶曉的故事。今天我跟大家就談談三國演義的事。

三國演義》,全名爲《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作《三國志傳》、《三國全傳》、《三國英雄志傳》,是中國第一部長篇歷史章回小說。作者一般被認爲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虛實結合,曲盡其妙,是四大名著中唯一根據歷史事實(《三國志》)改編之小說,但也讓許多人誤以爲《三國演義》的內容就是中國三國時期的正史。明末清初文學家、戲曲家李漁有言曰:“演義一書之奇,足以使學士讀之而快,委巷不學之人讀之而亦快;英雄豪傑讀之而快,凡夫俗子讀之而亦快。

三國故事在中國民間流行久遠。隋朝《大業拾遺記》記載隋煬帝觀看曹操譙溪擊蛟的雜戲。唐初劉知幾《史通》有“死諸葛能走生仲達”的故事。譬如宋元時代盛行於都市遊樂場之說話,題材多樣,作品衆多,其中最受歡迎就是取材於三國時代歷史之“說三分”。宋元時代即被搬上舞臺,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記載霍四究“說三分”之事。金、元演出的三國劇目達30多種。元英宗至治年間出現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國志平話》。元末明初,羅貫中綜合民間傳說和戲曲、話本,結合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據他對社會人生的體悟,創作了《三國演義》。

在大致符合歷史真實前提下合理虛構細節,是古往今來世界各國創作歷史小說之共同方法,如《三國演義》般取材於歷史上之有名時代,並且由衆多人在相當長時間裏共同創作小說表現得尤爲突出,也尤爲自然,因此史實與虛構之關係決不能簡單以“七分實事,三分虛構”一句話來概括和說明。

現存最早刊本是明朝嘉靖年刊刻的,俗稱“嘉靖本”,全書24卷。亦有弘治刻本的《三國志通俗演義》,文字素樸,內容較平易。至清朝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辨正史事、增刪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國演義》,俗稱“毛本”。

近代較著名的校注本有吳小林《三國演義校注》,沈伯俊《校理本三國演義》。其中沈伯俊《校理本三國演義》,校正了原本中的大量“技術性錯誤”多達七八百處,得到國內外學術界同行高度評價,受到廣大讀者歡迎,被著名學者陳遼先生評論爲“迄今爲止最好的《三國演義》版本”,被稱爲“沈本”,但也被批評有缺失。

普遍認爲《三國演義》的作者爲羅貫中,也有一些說法認爲《三國演義》是羅貫中和他的老師施耐庵合著,但未有明確考證證明。明太祖考慮蒙元統治近百年,一般人漢字多遺忘,且天下初定,許多各地英雄參謀多失業但會識字,爲他們謀新職,既鼓勵寫且助印小說,是明朝第一波小說創作高潮,即水滸,三國的創作背景,有文化政策動機,第二波小說高潮需至1530至70年代,代表作即西遊,封神與金瓶梅,特別是金帶起風月小說,晚明社會風氣糜爛至1644年亡國,引起清興文字獄的遠因之一,但三國在1570年代清太祖努爾哈赤自承透過三學會漢字。

《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近百年間的歷史,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鬥爭以及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在對三國態度上,尊劉反曹鄙吳是民間的主要傾向,以劉備集團作爲描寫的中心,隱含着人民對漢室復興的希望和皇室正統思想,儘管這些舊有觀點已不容於今日。清人毛氏父子批改三國演義時,把明代流傳下來的版本中不實譏望、怪力亂神之處刪除勘正。魯迅在《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稱:“因爲三國的事情,不像五代那樣紛亂;又不像楚漢那樣簡單;恰是不簡不繁,適於作小說。而且三國時的英雄,智術武勇,非常動人,所以人都喜歡取來作小說的材料。”

而書中亦刻畫了近二百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爲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賢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具有經世濟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而且作者還賦予他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曹操則被塑造成一位“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殘暴奸詐,是一個政治野心家和陰謀家。關羽“威猛剛毅”、“義重如山”,但主要以個人恩怨爲前提。劉備則被塑造成爲仁民愛物、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恰好和曹操相反)。

而當中的戰爭,手法多樣,讀者往往感到一場場刀光血影的戰爭場面。其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戰爭的描寫被認爲是波瀾起伏、跌宕跳躍,使人讀來驚心動魄,將史書上所沒有的情節描寫得十分細緻。不過,前33回寫了從桃園結義到曹操統一北方的24年,71回半寫了劉備三顧茅廬到諸葛亮死於五丈原的27年,而以後的46年只用了15回半就草草收場。

由於《三國演義》在民間的流傳範圍、影響程度,都可謂是中國古代歷史小說中獨一無二的,這就造成了普通民衆,甚至一部分專家學者對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也就是小說所描述的歷史時期的概況、事件、人物缺乏正確的常識,從某種程度上說,小說《三國演義》的內容在國人心目中已經佔據了真實歷史的地位,這種現象在近來的電影、文學作品中都有所反應。民間也一直對這類現象有不少爭論。

非凡的敘事才能,全景式的戰爭描寫,特徵化性格的藝術典型,淺近的文言,構成了《三國演義》的主要特色。

《三國演義》精於塑造人物形象,能通過敘述人物的行動和舉止來反映人物獨特個性。如諸葛亮、劉備、曹操、關羽、張飛等早已深入民心,性格突出,全賴羅貫中繪形繪聲和生動逼真的描寫,令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善於描寫戰爭場面和政爭智鬥,描述各戰事精彩絕倫,如親歷其境之妙,更首創單挑場面,突顯武將於沙場上的勇猛威武與英雄形象。

結構宏偉緊密,全書人物衆多,頭緒紛繁,情節複雜,惟作者能以蜀漢爲中心,抓緊魏蜀吳三國間的衝突矛盾,寫來井井有條,脈絡清晰,規模宏大。

語言方面夾用文言白話,明快生動,既吸收古代文言的精華,亦加以適當的通俗化,故能“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收雅俗共賞之藝術效果。

《三國演義》和三國時期故事傳說對東亞文化形成了深遠的影響。最遲在晚唐時三國故事已流傳民間,李商隱有《驕兒詩》“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喫”;據《東京夢華錄》載,北宋已出現“說三分”的專家霍四究。北宋民間說三國故事已經表現出“尊劉貶曹”的傾向,蘇東坡的《東坡志林》說:“塗巷中小兒薄劣,其家所厭苦,輒與錢,令聚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顰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澤,百世不斬。”

中國古代有關三國的詩詞歌賦就不勝枚舉,以三國故事爲內容的評書、戲劇和其他口頭文學作品層出不窮。而且這些作品和《三國演義》的相互借鑑,傳承形成了獨特的類文化羣。直到今日的各類三國故事劇集、漫畫、書籍還是經久不衰。《三國演義》及三國故事對於中國文化的影響至今仍隨處可見,在人們處於競爭環境或奮鬥階段,可能會以三國的場景,人物關係作爲考量。其間的褒貶爭論也一直沒有停止過,但無論褒貶的結論如何,人們對三國中人文精神的認可已經根深蒂固,難說會有較大改觀。

個別的講,在有些與《三國演義》故事相關的地區或族羣中,三國文化的烙印更是明顯,如諸葛姓氏,川陝地區等。明朝爲提高宦官修養並作消遣,曾於北京紫禁城內刻印書籍。由宦官劉若愚《酌中志》所列宮中印書目錄可知,當時所印小說,只有《三國志通俗演義》,是宦官們最愛之讀物[5]:2。

中國自古流傳有一句話:“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指年輕人不該讀《水滸傳》,否則容易會整天想打架,思想上變壞;而老年人不應該讀三國,因爲其中人物善於用計使詐,處心積慮、勾心鬥角,作爲應該“知天命”的老人應該安度晚年,不能整天想着算計別人,對自己身心無益。

夏志清教授在《人的文學》一文引用《三國演義》第十九回劉安殺妻喂肉的故事,同情舊時婦女的悲慘命運:

當下劉安聞豫州牧至,欲尋野味供食,一時不能得,乃殺其妻以食之。玄德曰:“此何肉也?”安曰:“乃狼肉也。”玄德不疑,乃飽食了一頓,天晚就宿。至曉將去,往後院取馬,忽見婦人殺於廚下,臂上肉都割去。玄德驚問,方知昨夜食者,乃其妻之肉也。

《三國演義》也留下了不少成語,如桃園結義、青梅煮酒論英雄、三顧茅廬、草船借箭、樂不思蜀、賠了夫人又折兵、蜀中無大將、三分天下……等等。

一些俚語也與《三國演義》有關,如“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說曹操,曹操到”等等。

另外,《三國演義》對後世的文化作品影響深遠,如《隋唐演義》等。

胡適對《三國演義》的文學水平有很大的批評:“《三國演義》“只可算是一部很有勢力的通俗歷史講義,不能算是一部有文學價值的書”。“《三國演義》拘泥歷史的故事太嚴,而想象力太少,創造力太薄弱”,“《三國演義》的作者、修改者、最後寫定者都是平凡的陋儒,不是有天才的文學家,也不是高超的思想家”,“《三國演義》最不會剪裁,他的本領在於蒐羅一切竹頭木屑,破爛銅鐵,不肯遺漏一點。因爲不肯剪裁,故此書不成爲文學的作品”,“不算是一部有文學價值的書”。

但胡適充分肯定《三國演義》在明清以來數百年的國民教育史上的地位:《三國演義》究竟是一部絕好的通俗歷史,在幾千年的通俗教育史上,沒有一部書比得上他的魔力。五百年來,無數失學國民從這部書裏得到了無數的常識與智慧,從這部書裏學會了看書寫信作文的技能,從這部書裏學得了做人與應世的本領。他們不求高超的見解,也不求文學的技能;他們只追求一種趣味濃厚,看了使人不肯放手的教科書。“四書五經”不能滿足這個要求。“廿四史”與《通鑑》、《綱鑑》也不能滿足這個要求,《古文觀止》與《古文辭類纂》也不能滿足這個要求。但是《三國演義》恰能供給這個要求。我們都曾有過這樣的要求,我們都曾嘗過他的魔力,我們都曾受過他的恩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