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小美是个全职妈妈,全身心在家照顾孩子,顺便帮忙打理一家人的生活,孩子从小到大都是她一手带大,妈妈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中最伟大的一种角色,她们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而且孩子通常对妈妈的依赖也是特别大的,从小到大孩子对于妈妈都很亲昵!

但是最近她会发现随着孩子渐渐的长大,开始改了称呼!

叫“妈”了!小美很怀念孩子叫妈妈的时候,既显得他可爱又让自己有成就感!当孩子甜甜的一声妈妈,你的一切付出,你的辛苦,会觉得所有一切都超值。于是她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公,老公笑笑说,这多正常啊,孩子长大了,慢慢成熟了才会这样!

其实这也是每一个妈妈要经历的!

@绝世美颜:确实是,小时候孩子从来都是妈妈的叫,也就是八九岁开始孩子会妈妈和妈之间切换的叫,慢慢的可能就会叫成妈了,母爱确实是一个逐渐分离的过程。

@若梦:从奶声奶气的一声“妈妈”到简短的一句“妈”,,再到儿子的一声“老妈”,有失落也有欣慰……

@球球:我小时候也这样想过,我叫我的妈妈“妈妈”,而我父母叫奶奶的称呼是“妈”,我当时想应该是长大了都这样叫吧,但我对妈妈的称呼不会变吧。后来,我也改成了“妈”。哎,时间真的飞逝,现在我的孩子叫我“妈妈”,不知道何时改为“妈”。想让女儿慢点长大~

@喵喵:以前闺女一直叫“妈妈”,后来上了小学之后突然有一天叫“妈”了,而且有很多的事情不需要我来帮助了,我问为什么?她说同学们都这么叫,否则感觉很丢人。

孩子为啥会有这样的一个改变?

0 2

我们开始教孩子说话的时候,通常教的第一单词是爸爸或者妈妈,这就给了孩子一个暗示。在没有完全掌握其它语言词汇之前,孩子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表达习惯。

妈妈是叠词,小一点的孩子是喜欢说叠词,重复的话所以说长此以往,宝宝们就因为容易学喜欢说慢慢的习惯了叫妈妈爸爸!

所以妈妈是叠音字通过小朋友奶声奶气的发出透露出一种可爱淘气的音律,所以小时候叫妈妈是一种依赖亲切可爱的方式,不过孩子总要长大!

当孩子不再叫妈妈,而是一口一个“妈”,说明孩子开始渴望独立,不想再被当做小孩,被妈妈管着,宠溺着。

0 3

作为父母,其实我们都经历过那个成长期,做了妈妈之后,就更能体会出这种变化背后的含义。当称谓从叠词变成一个简单利落的单字,我们就知道孩子长大了,渴望独立了,希望自己表现出干练的形象,甚至能够体会出孩子渴望独立,不把对母亲的依赖外显出来的心情。

由“妈妈”变成“妈”,一字之差,却意味着,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学会放手了。孩子希望独立,有了自己的想法,总想证明自己的能力,不想再像小时候那样,处处被妈妈呵护着。

这个时候,作为父母,不应该伤心,更不应该强制的去控制孩子,否则只会引来孩子的反感和逆反。我们需要给孩子更多的个人空间,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小秘密。不管称呼如何改变,我们都将用心的陪伴孩子长大!

父母课堂(fumuketang),专注于婴幼童成长,为0-18岁孩子父母提供线上社群、线下社区的家庭教育成长路径,伴您成为卓越父母。

  • 6岁女孩钢钉穿膛不敢告诉父母:真相让人心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