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道孚縣公安局成功將隱姓埋名潛逃18年的犯罪嫌疑人巴某抓獲,州公安局專門發去賀電。2002年5月31日,巴某因矛盾糾紛將他人捅傷致死,一直隱姓埋名潛逃了18年。直到丈夫被抓,同牀共枕的妻子才知道真相。

  2002年5月31日,巴某在道孚縣七美鄉龍熱山與洛某發生口角,此前兩人一直有過節。巴某持刀將洛某捅傷後逃離現場,洛某因傷勢過重死亡。

  該案發生後,道孚縣公安局第一時間派出警力前往現場組織勘查,並抽調精幹警力組成聯合專案組,下設現場勘查組、走訪摸排組等多個工作小組全力進行偵破。

  由於案發時地處偏遠無視頻監控,加之當時的刑事科學技術相對薄弱,導致偵查工作遲遲無法取得突破。

  今年初,該局開展專項行動,對歷年的命案積案重新進行排查、梳理和偵查,並把這起影響惡劣的積案申報爲公安部“目標案件”。

  專案組利用現代刑事科學技術對當年現場提取到的各個物證逐一進行分析比對。七美鄉三村村民巴某從衆多嫌疑對象中“冒”了出來,成爲重點嫌疑對象,但因當年巴某未辦理過任何身份證件,連一張人像照片也沒有,多年來也從未和家人聯繫,案偵工作難度加大。

  辦案民警反覆翻閱該案原始卷宗材料,進一步擴大專案走訪排查範圍,併到巴某居住地進行祕密走訪調查,以期從其家族人員和受害者關係人中發現相關線索,結合前期獲取到的有利線索,辦案民警將目標重新定位在全縣範圍內。

  道孚縣色卡鄉村民“扎西某某”進入警方的視線。經祕密調查走訪,辦案民警初步認定“扎西某某”就是嫌疑犯“巴某”。鎖定嫌疑人基本信息後,轄區民警又利用疫情防控、“一標三實”採集等基礎工作爲由,進一步摸清詳細地址。

  5月25日下午,辦案民警掌握到巴某可能藏匿在色卡鄉農牧村一建築工地、草場窩棚和家中三處位置之一。爲確保萬無一失,縣局抽調各部門精幹警力30餘人,從25日傍晚開始,克服高原寒冷、夜間雨雪、河流阻擋等惡劣天氣和地理環境,蹲守8個小時,於26日凌晨4時許,三個小組同時出擊,成功在其家中將嫌疑人巴某成功抓獲。

  經審訊,犯罪嫌疑人巴某對其犯罪行動供認不諱。巴某交代,案發後,他在高原各偏遠牧場東躲西藏,不敢與人接觸,2010年開始,他冒用“扎西某某”名字度日,並逃至色卡農牧村,在那裏娶妻生子。直到被抓,同牀共枕的妻子才知道丈夫是殺人犯。

  本文來源:封面新聞

  編輯:楊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