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中科技大學特聘教授、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賀雪峯的一篇《山東合村並居何必拆農民房子》 的文章,引爆了輿論。

合村並居網絡熱議

此前,山東省自然資源廳組織召開的《山東省村莊佈局專項規劃》等項目和技術規程的專家研討會,是賀雪峯教授這篇文章創作的基點。

關於合村並居的文章,只要你點開文章下方評論,就能看到,引發對山東合村並鎮熱議的絕不僅僅是因爲一場省級會議的召開,而是因爲執行難、問題多。

“威海農村,我們村集體投票反對了。”

“一平給你補四五百塊錢,把你的房子扒了,最後倒貼十幾萬才能買樓住。”

“村裏搭建鐵皮屋的那會正逢小麥上穗結果實的時候,田野中長了快一季的小麥直接被平了然後建鐵皮屋。雖然幾畝地糧食價錢不多,但至少也應該緩緩時間,等到作物成熟。”

“安置房一般面積不大,且簡陋,賠償少,買新房加裝修的錢夠你在原宅的基礎上蓋個好幾倍的平房;你現在沒車,拆了之後也沒車,還可能離車更遠了,車庫?拆了以後買車庫比你蓋房子都貴。”

網絡上的聲音很多,支持和反對形成兩極分化。

那些支持合村並鎮的,原本家裏就在鎮上買了樓房,計劃要買房的錢早已經準備好了,老家的房子早就不住人了;那些反對合村並鎮的呢,語氣裏往往帶着無助和不知所措,有憤慨,有無奈。

從網絡上的聲音,也可以看到,農民們的擔心不無道理。

不能否認合村並居有諸多利好。比如生活質量得到提高,集中供暖,身邊就有大醫院好學校;土地資源利用效率更高了,復墾的土地使農民的耕地增加了,機械化作業讓種地的農民更省力了,土地合理劃區讓生活更有序了。

農村產業結構得到升級,年輕人回鄉就業享受親情溫暖,理想化的合村並居是這樣的,可實際上農民的心聲是怎樣的呢?

上樓不一定方便

在合村並居進程中,幹部們心裏犯嘀咕,合村並居不就是爲了農民嗎,住好房子過城裏生活,你們子女不都是背井離鄉進城務工嗎,這是惠及後代的事,受益的是農民,農民有什麼不情願的呢?

面對幹部們的不解,農民也是憋了一肚子的話,上樓就是城鎮化嗎,不想搬家、不想拆遷行不行。

鄉土是根,祖屋是命。

土地是農民的根本,土地對於農民來說,是生於土地,歸於土地,尤其是在孔孟之鄉的山東,安土重遷,土地不僅是養育人的土地,更是鄉土。

祖屋更是幾代人的歸屬,不僅僅是遮風避雨的住宅,還承載着一個家族的精神和記憶。即便不是祖屋,那也是一個家庭的避風港,老人有所居,在外拼搏的子女累了倦了,承受不了大城市的壓力,還能回到家鄉,有個退路。

實際情況呢,很多地方的合村並居,房屋遭到強拆,辛苦攢下的錢還要補貼本就不想住的樓房。

住樓房≠生活便利

合村並居的初衷是土地集約化,建立生活社區,配套學校醫院超市公園等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

可是在實踐中,配套的高水準資源在哪裏?

農民看到的反而是對生活產生的諸多不便,農民上樓了,農具放哪裏,耕地遠怎麼辦,老人腿腳不便怎麼上下樓......

所出大於所得

除了對鄉土的眷戀、對生活便利的擔憂,農民更擔心的是未來的生計。

一方面,安置補償費用低。

很多地方爲了響應國家土地政策,罔顧自身財政條件限制,盲目大拆大建,農用地轉爲建設用地,建設用地又成了閒置土地。

原則上保障農民生活水平不降低,先建後拆,可實際上很多地方卻是沒有安置,遭到強拆。

有補償費用的呢,甚至都沒有達到原房屋修建成本,幾百一平拆房子,幾千一平農民貼錢買樓房。

另一方面,生活成本卻提高了。

原來在自家小院種菜,餵養雞鴨鵝,基本不用買菜,加上自家地裏的糧食,完全可以實現自給自足。

住進小區之後呢,裝修費、物業費、燃氣費、水費等等,住進樓裏一天就需要一天的錢,現實重擊是種地的農民依然種地,收入沒有提高,生活成本卻直線上升。

結 語

合村並居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加上農民安土重遷的傳統,以及它對傳統社會關係的打破、重構,都使之推行面臨重重阻力。要想把好事兒辦好,必須需要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

歡迎各方轉載,但請尊重原創,轉載請標明出處

撰稿|苗盼盼

審稿|付順託

編輯|馬睿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