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史綱要》稱,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紹與曹操在官渡發生了大規模會戰,也將官渡標註爲如今的河南中牟。清康熙年間的《陽武縣誌》與清乾隆年間的《懷慶府志》中稱,官渡在陽武縣縣東南的十里處,曹操與袁紹曾在此處對峙與交戰。

獻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經過多年征戰,曹操相繼平定了袁術、張繡、呂布等割據勢力,不僅佔有疆域更加廣闊,軍事實力也有大幅提升,已經具備了與河北袁紹抗衡的實力。曹操與帳下謀士團隊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與籌劃,定下了偷襲鄴城的計劃。

不過,就在曹操準備採取行動之前,劉備利用曹操的疏忽,從許昌逃到了徐州,公開打起了反曹旗號。與此同時,劉備也將這一絕密計劃透露給了袁紹。


得知曹操的偷襲計劃後,袁紹非常氣憤。在殲滅了盤踞幽州的公孫瓚後,袁紹聚集了十萬之衆,以“清君側”爲名,對曹操發起進攻,中原兩大割據勢力的戰略決戰由此展開。此戰從獻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拉開序幕,直到第二年十月才宣告結束,史稱“官渡之戰”。

至於官渡之戰的經過及結果,大家都非常熟悉,這裏就不再贅述。本文要介紹的是隻有一個問題:此戰的主戰場——官渡究竟在如今的哪個地方。關於這個問題,歷來也存在着不少的爭議,主要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認爲,官渡的位置是在如今的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境內。

《中國史稿》稱,曹操與袁紹交戰初期,充分利用了袁紹遲疑不決的特點,迅速調整兵馬,率先擊潰了屯守徐州的劉備勢力,斷絕了後顧之憂,然後回兵黃河的官渡,與袁紹對峙。其中明確指出,官渡即今河南中牟。

《中國史綱要》稱,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紹與曹操在官渡發生了大規模會戰,也將官渡標註爲如今的河南中牟。

《中國古代史綱》中稱,曹操在官渡之戰中,以一萬多人的兵力在官渡全殲袁紹的七萬精銳。該書中官渡的指向,也在如今的河南省中牟縣。


另據《魏晉南北朝史》稱,獻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曹操回到許都後,針對袁軍的部署進行了戰術調整,分兵屯守官渡。該書中將官渡標註爲如今中牟縣縣東北的十二里處。

在《河南省志》中,官渡也有具體的指向。該書稱,兩軍主戰場有一座官渡橋,周邊的村落以橋爲名。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率軍在此處大破袁紹。該書明確指出,官渡橋的具體位置在中牟縣東北五里處的紹崗鄉境內。

而在《中國古代運河工程》中,官渡又成了黃河的一個渡口。該書稱,官渡是當時黃河岸邊一個渡口,具體位於如今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縣城東北的黃河南岸。曹操率兩萬人北上迎敵時,在此處與袁紹大軍相遇。


以上的幾處史料中,無論將官渡定性爲橋樑、村莊還是渡口,它的位置都在如今的中牟縣境內。

不過,有學者並不認同這種說法,並提出了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意見,認爲官渡的具體位置並不在中牟縣,而是在如今的河南省新鄉市原陽縣境內。


根據相關史料中的記載,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設置了陽武縣,治所在如今河南省新鄉市下轄的原陽縣縣東三十餘里處,該縣又被稱爲“博浪沙”。秦末時期,該地曾經發生過著名的張良刺殺秦始皇事件,由此名聞天下。

西漢時期,朝廷在陽武縣縣城之西又設置了原武縣,治所在如今的原陽縣城關鎮。此後,原武縣歷經數次沿革。隋朝時期,原武縣更名爲原陵縣,進入唐代後覆命爲原武縣。至兩宋時期,原武縣又幾經廢除與復置。

直至上世紀中葉,原武縣與陽武縣合併,稱爲原陽縣並延續至今,即如今新鄉市下轄的原陽縣。


據《史記?高祖本紀》載,秦始皇時期,命人開鑿了一條東南流向的鴻溝,將黃河水引入大梁(即今河南省開封市)澆灌農田,保障民用。鴻溝從陽武縣縣南穿過,此水段被命名爲 “官渡水”。

不過,在《史記?河渠書》中,對鴻溝卻有不同的說法。該書中稱,鴻溝與官渡水其實是兩條不同的水系,流經陽武縣的爲官渡水,流經大梁的爲鴻溝,也稱爲汴水。兩處史料中雖然水系有所不同,但是流經陽武縣的官渡水是一致認定的。這也表明了官渡在如今的原陽縣境內,而曹操的軍營就在此水系附近。

清康熙年間的《陽武縣誌》與清乾隆年間的《懷慶府志》中稱,官渡在陽武縣縣東南的十里處,曹操與袁紹曾在此處對峙與交戰。

《陽武縣誌》對官渡的位置進行了詳細的補充說明。該書稱,官渡在陽武縣縣城東南的馬頭集。漢末時期,袁紹與曹操曾在此地對峙。馬頭集附近有一處山崗,是曹操率部斬殺顏良的地方,又名“顏良崗”。

在這幾處史料中,都將官渡的具體位置定位在瞭如今原陽縣境內的大賓鎮馬頭村。


本世紀初,在原陽縣大賓鎮馬頭村村西的五佛寺遺址中,出土了兩件文物——《皇經碑記》與《重修碑記》。在《皇經碑記》中,有關於陽武縣古官渡村居民的善行記。

而在《重修碑記》中則明確指出,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秋九月,曹操與袁紹在此地相互對峙並交戰數月,最終曹操偷襲了袁紹的糧草輜重,袁紹戰敗後被迫引兵遠遁。這兩件文物的出土,也有力證明了官渡之戰就發生在馬頭村。

綜上所述,漢末三國時期的官渡,就在如今河南省新鄉市下轄的原陽縣大賓鎮的馬頭村。

參考書籍:《三國志》、《史記》、《陽武縣誌》、《懷慶府志》、《河南省志》、《中國史稿》、《中國史綱要》、《中國古代史綱》、《魏晉南北朝史》、《中國古代運河工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