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盼從小就喜歡看書,不到一歲,媽媽就開始給他買一些撕不破的看圖識字書,讓他從小對書有初步的印象。稍大一點兒,媽媽又選擇一些文字簡單而畫面豐富的故事書,並且一邊講,一邊讓他跟着看。現在,盼盼上小學一年級了,所以媽媽給盼盼買書的範圍又擴大了一些,從單一的童話故事到豐富的偵探故事、科普故事等等,每天讓盼盼自己選擇讀哪一類型的書。“媽媽,今天我們讀什麼?”盼盼問。“今天盼盼想讀什麼?”媽媽反問。“今天我想讀一個……偵探故事!”盼盼歪着腦袋思考了一會兒,大聲說。於是,每天20分鐘的閱讀愉快地開始了。書讀得多了,盼盼的語言表達能力自然也強,小小年紀經常說出一些令人想不到的成語,而且還用得恰如其分。“媽媽,讀書要全神貫注!”有時候媽媽一邊讀書一邊哼歌的時候,盼盼便會用語言勸阻。

每位家長都有望子成龍的渴望,但是家長們可曾想過,在孩子進入小學以前,必須爲孩子培養哪些能力,才能讓孩子輕鬆學習,並且越學越有心得,愈發地興趣盎然呢?其實答案就在於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愛讀書,善於讀書,對人生的意義確實非常重大。

第一,它使人不斷豐富知識,擴大視野,如同結交了許多名人名家一樣,從而讓自己獲得衆多信息,走上一條跟上時代步伐的捷徑。

第二,它是鍛鍊思考能力,進入創造性思維和提高人格修養的樂事,是一種高尚的享受。

第三,它還是一種積極休息的健身方法。因爲人腦有比較明確的區域定位,有的部分管人體運動,有的部分管手的操作,有的部分管數學計算,有的部分管音樂美術。讀書和其他活動交替進行,能使大腦各部分得到輪流休息和保養,使身心舒暢健康。

第四,孩子的閱讀經驗越豐富、閱讀能力越高,越有利於各方面的學習,而且閱讀越早越有利。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呢?

一、有選擇地爲孩子挑書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只有有選擇地閱讀才真正對人有益,爲孩子選書更是如此。

第一,選內容健康的書。孩子正在身心發育時期,給孩子看的書,首先要有利於身心健康。要選擇格調高雅、催人奮發向上、有利於形成正確人生觀和世界觀、有利於吸收知識、提升人格品位的書。細心的家長在孩子讀書前最好自己先瀏覽一遍。

第二,選程度適當的書。孩子讀書,因爲現有知識水平、思想水平、思維能力的限制,不可能什麼都能讀懂。家長在選擇課外讀物時,一定要考慮到這一點。一般以學校課本的深淺程度爲標準,進行比照選擇。隨後隨着孩子知識、思維的發展,閱讀內容應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具體到抽象,書也由薄到厚,這樣,孩子才能看得懂,看得明白,纔會越看越有興趣。

第三,選有用的書。人在做事時,只有目標明確,才能自覺地不畏艱難地幹下去,孩子讀書也一樣。只有明確讀書的目的,孩子纔會自覺自願地去讀書。我們在給孩子選書時,要選擇和孩子生活學習有關係的書,選擇能引起孩子心靈共鳴的書,選擇主題明確、重點突出的書,讓孩子看後有所想,有所得,這樣,孩子才能領悟書的妙用,從而更加喜歡看書。

第四,選滿足孩子興趣需要的書。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孩子,因爲種種原因會有各自不同的興趣與愛好。這些興趣愛好又導致了他們在看書時的關注點不同。例如,男孩一般比較愛看打鬥、激烈刺激的內容,而女孩則喜歡看柔情、淡雅的內容。家長在選擇課外讀物時,不妨滿足他們各自的需求,從孩子的興趣愛好出發,孩子一定會對所選的書感興趣。

二、多帶孩子到閱讀場所

多帶孩子到閱讀的場所,如書店、圖書館等,還可爲孩子在少兒圖書館辦一張讀書卡。

三、孩子要有自己的書櫃

如果有條件,家長可以給孩子專門購置一個書櫃,並且把各種書都貼上標籤,讓孩子把它當做自己的小圖書館。這樣做對培養、鞏固孩子的閱讀興趣有極好的作用,會讓孩子不光愛看書,還能整齊地分類。

四、家長要成爲孩子讀書的夥伴

身教重於言教,只有熱愛讀書的家長才能培養出愛讀書的孩子。家長首先要喜歡閱讀,懂得閱讀的方法,瞭解書籍的內容,這樣才能指導孩子閱讀,用自己的行爲潛移默化地帶動孩子閱讀。培養孩子養成閱讀習慣的初期,最重要的是家長要多讀文章給孩子聽,這樣不僅可以延長孩子有意注意的時間,激發孩子的想象力,促進孩子的情感發育,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從而使孩子自覺自願地想去讀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