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要多想你的產品好處的對立面,你功能多,意味着故障率多,也意味着投訴多,這在創業初期未必是好事,我給他舉例,其實很多人照顧臥牀的老人,最煩惱的就是需要幫老人抱起來移動身體。所以現在很多人建議我把十英尺早餐櫃做得如何如何智能,都被我否了,非但不更加智能,相反,我還希望更加不智能,比如只要有60℃恆溫功能,只要能放得下更多的早餐數量,成本更低就行。

今天來珠海看一個項目和談十英尺在珠海的落地,晚上見10年未見的一個老友,其是某醫療器械公司的CEO,畢業於清華自動化系,上一家公司做得還算不錯,已經被收購,現在重新做了一個新項目-----養老機器人。

按照他的講述,這個養老機器人太智能了,能解決老人在家需要被照顧、尤其重病或臥牀時的大部分“工作”,比如如何幫老人擦背、大小便、從牀上搬到輪椅等各種高難度動作,護工只需要簡單操作按鈕就行。

按照他的“思路”和預想:這個市場太大了,也是非常顯而易見的剛需,因爲很多年輕人要麼沒時間,要麼自己照顧得精力疲憊。

礙於好友,我給他提了一點小小的意見:

1、這個創始人作爲一個創業者太能說了,太能說的創業者未必是好事,因爲很容易自嗨,且未必有拿到結果的能力;

2、創業都是從解決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開始的,而不是一上來就是各種解決方案,這是典型的專家型創業者的“毛病”,過於高估市場的認知,很多時候,專業人士認爲的“簡單”,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已經很複雜了,很多所謂的智能硬件,沒幾個人會操作;

3、要多想你的產品好處的對立面,你功能多,意味着故障率多,也意味着投訴多,這在創業初期未必是好事,我給他舉例,其實很多人照顧臥牀的老人,最煩惱的就是需要幫老人抱起來移動身體。

其實你完全可以在如何抱住老人並移動位置這一個“剛需”的地方發力,比如如何用人工橡膠做手柄,讓老人更舒服柔軟但又堅韌有力,比如如何操作更簡單、甚至只有一個左右鍵,比如如何更加安全不升高而是抽走“牀板”等,反正讓用戶覺得你的機器人和當初媽媽把小時的我抱在懷裏一樣柔軟舒服就好了。

像媽媽小時抱你一樣,給媽媽一個溫暖的懷抱!這個功能多簡單,訴求多溫情。

4、其實這個世界上,能賺到錢的人乾的都是非常low的事、非常簡單的事,很多“專業人士”不屑乾的事。

這裏的low其實不是真的low,相反是大智慧,會用最低的成本給予用戶最好的核心體驗。

你看“凱叔講故事”,人家只是把很多書本故事音頻化,解決了父母陪小孩睡覺的問題,現在估值已經15億美金了。

同樣,一個機器人公司,看到很多父母在孩子聽故事的時候,想刷朋友圈,就弄了一個兒童機器人,其實就是一個有着機器人外形的收音機播放器,買斷凱叔講故事在自己這個產品上的版權,放給自己的用戶聽而已。

這哪是什麼機器人高科技公司,只是一個以硬件名義,賺的是集中採購了很多兒童知識、娛樂付費內容的“貿易”公司而已。

LOW嗎?

可能low,但人家一年利潤幾個億。

5、包括我反思自己這麼多年爲啥沒有把任何一家企業做到百億,是緣於我原來做的事情太複雜了,各種事情聽起來牛逼,但做起來需要各種系統、團隊還要動作配合纔行,不夠簡單,不夠low,不夠低成本。

所以現在很多人建議我把十英尺早餐櫃做得如何如何智能,都被我否了,非但不更加智能,相反,我還希望更加不智能,比如只要有60℃恆溫功能,只要能放得下更多的早餐數量,成本更低就行。

十英尺智能櫃原來成本1萬七八,現在目標是把成本減到5000,把多餘的功能減掉,就做一個掃碼點早餐的恆溫櫃子就行了,把事情往Low做。

用戶需要的是如何方便快速地喫到熱氣騰騰且好喫的早餐,而非刷臉、優惠券、專利等。

黃崢說,60分萬歲,才能滿足大部分人的認知和需求,才能規模化,現在想來,人家真的是大智慧,否則怎麼可能這麼快登頂第二大電商平臺的寶座。

別擡槓,說什麼成功需要專注到極致100分甚至120分,你是可以專注到120分,但可能你需要故意把所有的需求、功能、視覺、文案、傳播做到接地氣的60分纔行。

這是大智慧,我在學,希望能慢慢做到,你呢,哪些方面用力過猛了?

你或許還想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