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海口的王同學向國際旅遊島商報爆料,稱在進行網拍刷單時被“套路”,總共向騙子前後轉賬2000餘元,過程中,對方慫恿其下載貸款APP向平臺借款。”王同學告訴記者,所謂刷單,就是商家向刷單人員提供商品,刷單人員對商品進行拍照,然後在網上商品的鏈接下面進行好評,而刷單者並不會對刷單品質進行真實地評價。

商報全媒體訊(椰網/海拔手機端記者 符雄助) “我連續兩次給對方轉了1001元,我沒錢了,對方推給我七八個網貸平臺,讓我貸錢來轉給他。”近日,海口的王同學向國際旅遊島商報爆料,稱在進行網拍刷單時被“套路”,總共向騙子前後轉賬2000餘元,過程中,對方慫恿其下載貸款APP向平臺借款。目前,海口市龍華區金貿派出所已立案處理。

王同學在大連市上大學,因疫情暫未返校。在家裏想找些事情做,便在以前高中同學的介紹下,兼職“網拍刷單”。

“每一單賺二、三十元,前面幾單都很順利,也能拿到‘刷單’勞務費,我就放鬆了警惕。”王同學告訴記者,所謂刷單,就是商家向刷單人員提供商品,刷單人員對商品進行拍照,然後在網上商品的鏈接下面進行好評,而刷單者並不會對刷單品質進行真實地評價。用王同學的話來說,便是拿人錢財替人“穿花”。

記者瞭解到,王同學這類的刷單人員集中在一些QQ羣或微信羣,“經紀人”會向他們提供商家的商品,他們在給商家刷好評後,商家會自己付款,刷單者會獲得二三十的刷單費。

“每一次‘刷單’,提供商品的‘經紀人’都不一樣,前面幾單順利給好評,也獲得報酬,但這一單在操作過程中,我點鏈接時不小心支付了290元。”王同學便聯繫“經紀人”要求退款,“經紀人”給她提供了商家的聯繫方式,王同學說:“沒想到那是一個大坑。”

爲了拿回錯付的290元,王同學根據“經紀人”提供的對接人微信聯繫上了一個暱稱叫“石頭”的人。“石頭”表示,需要走流程再支付1001元,才能將1001元和原來的290元一起退回。可在王同學給“石頭”轉賬1001元后,“石頭”又以王同學貸款存在額度爲由,稱需要微信轉賬足2000元后,商家才能原路將錢返還,並將操作截圖和情況說明給王同學看。

作爲一名大一的學生,王同學身上並沒有太多錢。她向“石頭”說明後,對方告訴她解決辦法。一是向父母親友借錢,二是通過借網貸來“套現”。隨後,“石頭”推給她8個網貸APP,由於年齡小,申請網貸時前7個平臺並未通過審覈,直到第8個才通過。“由於我才18歲,平臺給我的最高限額是800元,還是湊不夠1001元,我就再跟同學借了200元。”王同學說,第二次轉了1001後,對方便不再回應她了。

“他每指使我轉賬操作一次,都會給我相應的‘截圖’憑據,看起來像真的一樣,如果當時我保持警惕,也就不會被騙了。”王同學說。

王同學的母親鄭女士告訴記者,女兒性格比較單純,而平時喜歡網上購物,也喜歡參加商家一些優惠活動,並會根據商家的要求下載一些軟件。“我早警告過她,貪小便宜會喫大虧,而且網上騙子多,需謹慎。”在事發前,鄭女士曾看到女兒經常收到各類衣服首飾的包裹,並拍照上傳到網上,給對方好評。“她跟我說,包裹會再寄回去給商家,是商家寄過來讓她拍照給好評刷單的,中間不會收取什麼費用。誰都沒想到這次會遇到騙子。”鄭女士說道。

對此,網拍平臺表示,作爲第三方僅提供平臺,此前也警示刷單者要注意防騙,被騙超出500元的案例,平臺不會賠付。

目前,海口市龍華區金貿派出所已經受理此案,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網絡電信網絡詐騙有哪些套路?市民應該如何提高警惕?如何防範?記者梳理了7類詐騙套路如下:

套路一:刷單返利

詐騙分子在網上發佈“誠招網絡兼職,刷單刷信譽,可從中賺取高額佣金”等消息。事主信以爲真,遂按照對方要求多次刷單,後發現上當受騙。

防範提示:兼職刷單刷信譽已被明令禁止,並非正當兼職,凡是在網上遇到兼職掃碼刷單返還佣金的均是詐騙。

套路二:投資賭博詐騙

詐騙分子通過交友軟件搭識事主。扮演專家在線指導或裝成有錢人發朋友圈講述致富祕訣。初期小金額隨時取現,一旦事主投入大筆資金,此人便消失了。

防範提示:不要輕信對方的誘騙,不貪圖便宜。所有的網絡賭博都是騙局,每一個騙局背後都有人牢牢操控。

套路三:冒充公檢法詐騙

詐騙分子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以涉嫌洗錢、詐騙等犯罪活動等爲由,要求將其資金轉入國家賬戶配合調查。

防範提示:公檢法三家單位在偵辦案件過程中,絕不會以電話通知的方式要求事主對財產進行處置,凡是自稱“公檢法”的工作人員,通過電話要求事主進行財產處置的均是詐騙。

套路四:網上貸款詐騙

詐騙分子發送短信或者製作釣魚網站,稱能快速辦理貸款或提升信用卡額度,無抵押、無擔保,需要繳納手續費、工本費等或者索要銀行發送的二維碼。

防範提示:切勿隨意瀏覽彈出的網頁或點擊信息鏈接,不貪圖程序簡單、提款數額大等誘餌,辦理相關業務要按程序到正規銀行辦理。

套路五:冒充熟人領導詐騙

事主接到陌生電話或通信軟件,以猜想的方式默認對方爲某位領導或熟人,以某位領導下來檢查,需要送禮爲由,向對方提供的銀行匯款。

防範提示:接到此類電話時,應及時向相關領導熟人進行確認覈實,如確認爲詐騙行爲,應及時報警。

套路六:冒充淘寶或快遞客服詐騙

接到冒充淘寶或快遞客服電話,稱事主在網上購買的某件商品存在質量問題或快件存在問題,需退貨並將款項返還給事主進行詐騙。

防範提示:一定要認真核實對方身份,聯繫購物平臺官方客服或快遞官方客服,確認是否有退款等相關情況。

套路七:掃描二維碼詐騙

詐騙分子以降價、獎勵爲誘餌,要求受害人掃描二維碼,實則附帶木馬病毒。一旦掃描安裝,木馬就會盜取受害人銀行賬號、密碼等個人隱私信息。

防範提示:不要見“碼”就掃,不要掃來源不明的二維碼,掃二維碼前應覈實其來源,在手機上安裝防病毒安全軟件,保護好個人隱私。

警方提示,遇到網絡電信詐騙要及時報案:萬一上當受騙,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

版權聲明:國際旅遊島商報全媒體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版權作品,歡迎轉發,但非經本報書面授權同意,嚴禁包括但不限於轉載或改編、引用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