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时候,如果不知道增加富含铁的食物,就会出现缺铁性贫血。乳母阶段,女性要注意增加富含铁的食物,防止缺铁性贫血进一步加重。

文/营养师周启祥

偏食让同事女儿患上了缺铁性贫血,不但影响记忆力,学习成绩也下降了

同事的女儿莹莹今年读初二,以前学习成绩还不错,可是最近一年,成绩明显下滑,每天看着整日打不起精神来,很疲倦的样子。同事一直以为是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休息不好造成的。

说起孩子的事,同事问我,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我问了一下同事关于孩子的情况,同事给我做了一些描述:

同事的女儿今年十四岁,生理周期来了有一年多,肤色明显比以前白了许多。她以为是整天在屋里学习,较少户外活动,接受阳光少的缘故。

饮食上,孩子口味清淡,饭量小,不大喜欢吃肉食,每天能保证一个鸡蛋,两到三袋牛奶,主食和蔬菜吃得还可以。身体瘦弱,身高155,只有70 多斤。

我建议同事带孩子去医院做一个缺铁性贫血方面的化验,根据她的描述,很可能是缺铁性贫血。

几天之后,化验结果出来了,果然不出所料,同事的女儿确实患上了明显的缺铁性贫血营养素缺乏症。

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所吃食物中铁元素的缺乏,引起的贫血现象。

同事的女儿13岁左右进入青春期,开始有了月经生理周期,每月一次的月经会使体内铁的丢失增多。

再加上,孩子食物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偏食,除了牛奶鸡蛋外,富含铁的动物性食物吃的少,饮食中铁的摄入量不足,才引起了现在面色苍白记忆力受到影响,学习成绩下降的情况。

哪些人群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孕妇

女性怀孕后,会出现生理性贫血。

生理性贫血,是身体为了适应胎儿营养增长的需要,体内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血容量增加,导致血液出现了相对的稀释现象。

这时候,如果不知道增加富含铁的食物,就会出现缺铁性贫血。

所以,女性怀孕后,除了补充叶酸外,不能忘记要适当的补充铁。

乳母

乳母阶段,女性会因为供给胎儿造成体内铁储备不足和生产时失血等原因,持续出现贫血症状。乳母阶段,女性要注意增加富含铁的食物,防止缺铁性贫血进一步加重。

婴幼儿

铁不能通过乳腺进入乳汁,母乳中铁的的含量很低,只有0.05mg/100ml,导致婴幼儿尤其低出生体重儿和不足月的新生婴幼儿,特别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对于婴幼儿的缺铁性贫血,可以服用强化铁的配方奶粉、米粉、肝泥和蛋黄进行补充。

儿童

儿童铁缺乏也很常见。

儿童生长发育速度快,需要的铁比较多,每公斤体重在1mg左右;儿童体内可利用的铁较少,铁的来源主要靠食物供给;儿童阶段饮食中奶制品占比较高,奶制品属于贫铁食物,其他富含铁的食物较少。

青少年

青少年阶段,生长发育速度是最快的时候。尤其女孩开始进入青春期,有了月经现象之后,铁的丢失开始增加,青少年时期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发期。

老年人

老年人群对铁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体内造血功能减退,血红蛋白数量减少,同时其他营养素的吸收利用都同步减少和下降,老年人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现象。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跟缺铁程度有关,常见症状如疲乏无力、心慌、胸闷、气短、头晕、面色苍白、嘴唇和眼睑结膜苍白等。严重的会出现贫血型心脏病,发生左心心力衰竭。

  • 影响未成年人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水平,记忆力受影响,学习成绩下降,使活动能力及劳动耐力减低。

  • 使身体免疫功能和抗疾病抗细菌感染能力下降,使身体虚弱易得病易发生感染。

  • 皮肤易干燥,毛发枯黄易折断。

  • 儿童易出现神经精神异常现象,可能出现异食癖,与缺锌症状相似,如莫名其妙的吃土。

  • 严重的缺铁性贫血会引起粘膜组织病变,如口腔炎、口腔溃疡、舌炎、舌乳头萎缩等。

缺铁性贫血的饮食调理

铁制剂补充

对于严重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可直接补充铁制剂,如硫酸亚铁等。

铁强化食品

日常可购买铁强化酱油、铁强化面粉、铁强化饼干等,补充铁的不足。

合理搭配饮食,适当增加富含铁的食物

富含铁的食物,有动物血、动物肝脏、黑木耳、芝麻酱、瘦肉、蛋黄、坚果等。

提高食物铁的利用率

有些食物中的铁,如植物性食物来源的铁,属于非血红素铁,利用率低,以三价铁的形式存在,人体无法利用,而维生素C可以使其还原为二价铁,促进吸收和利用。

所以,日常适当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枣类、猕猴桃、西红柿、辣椒、芹菜等。

我是营养师周启祥,每天为您分享营养与健康知识,感谢阅读,欢迎关注。如果您有什么问题,可以私信或者评论区留言。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