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藍地綠白雲飄,鎮寧塘堡村風光無限好。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安排和部署,以改善環境質量爲核心,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紮實抓好大氣、水、土壤、固體廢物、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污染防治工作,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緊盯源頭抓生態

“突突突”,機器轟鳴聲不絕於耳。近日,記者來到新天地片區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的施工現場,大型機器在對開挖之後的路面鋪設水穩層,鋪設完成後,壓路機對剛剛鋪設的水穩層進行壓實。

這是我市今年13個黑臭水體整治項目之一,其餘12個項目也在如火如荼的緊張施工中。爲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我市深入貫徹落實《水污染防治法》,推動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築牢“兩江”上游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印發了“水十條”年度工作實施方案,加強水源地規範化建設和管理,紮實推進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綜合整治。

縣級水源地22個環境隱患突出問題整改完成率100%,農村千人以上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治理穩步推進。一季度,對19條河流的28個斷面、5個湖庫的6條垂線開展監測表明,國省控斷面及垂線均達到或優於Ⅲ類水質,優良率100%。市控斷面及垂線均滿足相應地表水功能類別要求,水質達標100%。6個市、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爲100%,各主要監測河流段面、湖庫水質總體優良。

在市生態環境局的數字監控大屏上,4套機動車(柴油車)遙感監測監控系統正實時傳輸數據。該系統能自動識別並抓拍道路行駛的黑煙車,實現對柴油車的全天候無人監控並通過網絡實時傳輸,有效進行路面監管。與此同時,中心城區新能源和燃氣公交車更換比率達62.26%,出租車新能源更新數達100%。

在藍天保衛戰中,我市堅持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六策”並舉,形成決戰藍天保衛戰的強大攻勢。一季度安順市中心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爲98.9%,全市(各縣區)環境空氣質量平均優良率爲99.4%,PM2.5等六項監測指標濃度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城市空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法槌出擊護生態

“你公司上述行爲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十六條的法律規定。”一紙行政處罰書傳遞出我市以“零容忍”的姿態整治環境的決心,只要查清環境違法事實與證據,必嚴懲不貸。

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聯動,充分發揮公益訴訟職能,生態司法修復深入推進。

2019年2月,紫雲自治縣貓營鎮貴州宏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一案入選“兩高三部”聯合發佈的五大典型案例。貴州宏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擅自傾倒含有放射性鋇離子的廢渣9萬餘噸,嚴重污染環境。最終該公司不僅面臨鉅額罰金,相關責任人還面臨着牢獄之災;

2020年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平壩區法院環境資源巡迴審判法庭來到紫雲自治縣格凸河畔羊場村公開開庭審理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非法捕獵珍貴、瀕危衍生動物案;

……

司法護航,讓破壞環境資源行爲得到有效遏制。全市檢察機關加大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力度,依法快捕快訴,嚴厲打擊濫伐林木、失火、非法採礦、非法捕撈、非法狩獵、非法獵捕珍貴野生動物、非法佔用農用地等各類破壞環境資源刑事犯罪,截至目前,共批准逮捕15件25人,提起公訴50件73人,向各級環保、林業、國土、農業等行政機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207件,建設補植復綠基地300畝,治理恢復林地172畝,耕地468.16畝,增值放流8300尾。

一樁樁一件件彰顯的不僅僅是我市對環境違法必究的態度,更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心。

在淨土保衛戰中,我市嚴厲打擊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和傾倒,嚴格執行危廢轉移聯單管理制度,開展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推動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對73個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進行調查,以礦產資源開發、涉重行業爲重點,從源頭預防和遏制土壤污染。

截至目前,無跨省轉入我市危險廢物,還重點解決了黃果樹鋁業6200餘噸危險廢物(大修渣)歷史遺留處置問題。進一步拓寬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渠道,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80%,餐廚廢棄物收運處置率達80%以上,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實現縣區全覆蓋。

生態建設不止步

2019年我市11個村莊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小河灣村入選“2019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塘約村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效果顯著。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也是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拼搏之年。

“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堅決打贏‘水、氣、土、固廢、農村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登平說,生態環境部門將認真謀劃好“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積極開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和制度實踐,夯實生態文明建設基礎。加強重點生態環境保護項目儲備,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國家、省級項目儲備庫。切實加大生態環境資金的投入力度,抓治理、嚴保護,全力以赴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

按計劃完成藍天保衛戰各項目標任務,統籌抓好城市和農村水污染防治,全面完成“水十條”目標任務。繼續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等,深入開展工業渣場污染治理、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等攻堅,嚴厲打擊隨意傾倒、堆放危險廢物的行爲,從源頭控制污染。紮實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推進農村面源污染防治,改善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安順正不斷加快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強化污染防治減排,持續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共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生共榮的安順畫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