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管怎麼說,淹沒喇家遺址的那場大洪水,雖然爲當時的人們帶去了災難,但也因此建立了統一的國家,並持續至今。水流的不斷增加衝擊着堰塞湖,導致堰塞湖決堤,使得110億-160億立方米的湖水頃刻間流向下游,淹沒了地勢較高的喇家遺址,所以喇家遺址中才攜帶了如此多來自河流的紅色泥土。

在我國文明的開端,曾經有一場超大洪水,這場洪水不僅影響了古代人們的生存,甚至還改變了整個世界格局,大禹正是憑藉着這場超大洪水,被推舉爲首領,成爲繼堯、舜之後的又一帝王。

然而,由於歷史文獻的缺失,再加上考古證據不足,一直以來夏朝(包括夏朝)之前的歷史都被當作神話傳說來傳頌。

但是,考古學家們從一處遺址中,找到了疑似大禹治水的遺址,或可證明夏王朝的存在。

地震與洪水

199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了聯合考古隊,對位於青海省民和縣官亭鎮喇家村一處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進行考古和發掘工作,科學家根據慣例,對該處遺址以發掘地命名爲“喇家遺址”。

喇家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的晚期,距今約4000年左右,正是堯舜禹生活的時代。

隨着考古工作的進行,考古學家們在這裏挖掘到了陶器、石器、玉器以及半成品玉器等,除此之外還發掘了三座半地穴房址,房址內發現了14具骨頭,其中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10具,成年人4具。這些骨頭形態各異,有些呈現跪姿,有的匍匐在地,還有一個母親抱着孩子,跪在地面上,緊緊地保護孩子。

考古人員對這些遺骸,進行了碳定特年法,結果顯示他們生活在公元1920年左右。

如果說,在某一個地方挖掘出多具年齡不一,且有大量兒童遺骨,這說明這些人很可能不是正常死亡,而是死於自然災害或者突然襲擊。

很快,科學家從遺址中的土壤中找到了異樣,他們發現遺址中的陶器以及房子各處都有紅色的泥土,這種紅色泥土與周圍河流的泥土一致,也就是說這裏曾經被水淹沒過。

但是,科學家又認爲這不太可能,因爲喇家遺址的海拔高度約爲1786~1809米,並且距離黃河較遠,即使黃河發大水或者是天降暴雨,也很難導致這裏被淹沒。

再加上遺址內的人姿態各異,很可能是死於一瞬間,而不是死於大水,因爲即使是降雨量最大的水,也不可能造成多人同時死亡。

後來,科學家從喇家遺址附近的石壁上發現了一些裂縫,這些裂縫之中也充滿了紅色泥土,與喇家遺址中的紅色泥土一樣。

於是科學家推測,大約在4000年前,當地發生了一次規模較大的地震,導致喇家遺址中的人死亡。

喇家遺址中的人是如何死亡的原因找到了,但是這並不能解釋爲什麼喇家遺址和石壁上爲什麼會出現紅色的泥土。

紅色的泥土來自於哪裏?

我們知道,喇家遺址的海拔很高,正常情況下的暴雨以及黃河氾濫都不會淹沒當地的住宅,但有一種情況下除外,那就是堰塞湖泄洪。

據科學家估計,強烈的大地震導致當地山體滑坡,巨大的泥石流攔截了黃河水流6-9個月之久,導致喇家遺址上游地區形成巨大的堰塞湖。

水流的不斷增加衝擊着堰塞湖,導致堰塞湖決堤,使得110億-160億立方米的湖水頃刻間流向下游,淹沒了地勢較高的喇家遺址,所以喇家遺址中才攜帶了如此多來自河流的紅色泥土。

據美國大學教授達里爾·格蘭傑在《科學》雜誌召開的記者會上解釋,淹沒喇家遺址的大洪水,可以與世界第一大河亞馬遜河曾經發生的最大洪水相當,是地球近1萬年來規模最大的洪水之一。

我國科學家吳應龍介紹說,這樣大規模的洪水在中國歷史上非常罕見,結合當時的時間來看,這應該就是大禹治水的那場洪水。

這場大洪水對中國影響非常大,由於大洪水導致了中國黃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區被洪水淹沒,以至於人們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

在過去由於科技水平落後,導致大大小小部落並立,誰都沒有消滅其他部落的實力,所以在史前時期並沒有統一的國家。但是在洪水面前,僅憑一兩個部落的力量無法戰勝洪水,人們急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領導者調動全部部落的力量來戰勝洪水,在此背景下,大禹的父親鯀被推舉出來了。

然而,鯀採用了“障水法”,也就是採用設置河堤來對抗洪水,然而他沒有治水成功,後來大禹接替父親,採用“疏通法”治水成功,而他在治水成功之後順勢將治水時臨時過渡的權力收歸己有,並建立中國第一個統一國家。

不過,也有專家學者指出,大禹治水成功並不是因爲他能力突出,而是當大禹治水時,距離大洪災已經過去了10幾年,洪水本就逐漸消退了。再加上氣候迴歸正常,所以大水才逐漸褪去。

不管怎麼說,淹沒喇家遺址的那場大洪水,雖然爲當時的人們帶去了災難,但也因此建立了統一的國家,並持續至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