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後要說的是,有以上特徵只是說明風險大,並不一定會進展到尿毒症,判斷慢性腎臟病預後最重要的依據,是患者在治療後的反應。另外,出現腎性高血壓的腎友,病情往往較爲難治,使用常規藥物後經常看不到療效,尿蛋白也較難得到緩解。

在人的一生中,最值得珍惜的東西是什麼?不同的人不有同的答案,有的人說是快樂,有的人說是金錢,有的人說是家庭。您的答案是什麼呢?就我個人來說,健康養生對我的意義,不能不說非常重大,身體好則萬事順。所以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注重自己的生活質量,注意飲食衛生,調整生活節奏和規律,做一個健康的人!

慢性腎臟病一定會進展到尿毒症嗎?

不一定,我國慢性腎臟病患者有1.3億,其中尿毒症患者約290萬。並非所有的腎病患者最終都會進展到尿毒症:部分會治癒,部分在維持,只有少數“進展風險大”的腎病患者有較大可能進展到尿毒症。

那麼,哪些腎病患者進展到尿毒症的風險大?

以下五類腎病患者,是尿毒症的高風險人羣:

1.伴有高血壓

腎臟內血管非常豐富,對血壓的高低非常敏感。一旦血壓高了,腎病就會以較快速度向尿毒症進展。

另外,出現腎性高血壓的腎友,病情往往較爲難治,使用常規藥物後經常看不到療效,尿蛋白也較難得到緩解。所以,降壓對於伴有高血壓的腎友來講格外重要。

2.出現肉眼血尿

肉眼血尿是用肉眼(不借助顯微鏡)即可看到紅色或醬油色的尿。當蛋白尿和肉眼血尿一同出現時,表示病情較重,通常不太好治。

不過並非所有肉眼血尿患者都難治,也有病情長期穩定的例外。IgA腎病患者最容易出現肉眼血尿,而IgA腎病是可以治療的。

3.老年腎友

總體上看,腎病患者的年齡越大,進展風險也就越大;老年人比年輕人難治,年輕人比兒童難治。

老年腎友的尿毒症風險高,主要是因爲老年人往往各項身體機能都不樂觀,高血壓、高血糖、血管硬化、腫瘤和結蹄組織相關疾病等等風險較大,抗病能力較低。

另一方面,臨牀治療中經常出現這樣的困境:年輕人能用的藥,不敢對老年人用,因爲老年人經受不住藥物衝擊。治療過程束手束腳、不敢用藥,治療結果就不如年輕人。

4.腎功能異常者

病情較輕的患者往往是先出現蛋白尿和水腫,腎功能下降在數年或數十年之後。但是病情較重的患者,經常在發病時就伴有腎功能減退,常見於膜增生性腎病、新月體腎炎、ANCA相關性血管炎腎損害等難治型腎病,這部分患者對藥物不敏感。

注意,這裏不包括一過性腎功能下降(暫時的)。比如微小病變腎病、膜性腎病在大量蛋白尿時期,可能會發生血肌酐升高、腎功能下降,經過治療後,尿蛋白和血肌酐會恢復。

5.尿α、β微球蛋白、NAG酶升高

尿蛋白有很多種,腎友們平時檢查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各種尿蛋白的總和。每一種尿蛋白,可表示特定的病情。

如果尿蛋白中多是“白蛋白”,這是較爲“純潔”的尿蛋白,說明容易治療,進展爲尿毒症的風險小。

如果尿蛋白“不純潔”,不僅有白蛋白,還存在α微球蛋白、β微球蛋白、NAG酶等等尿蛋白升高,那麼就表明不僅是腎小球,還有腎小管間質也出現了病變,腎臟即將或已經出現了硬化、萎縮。

最後要說的是,有以上特徵只是說明風險大,並不一定會進展到尿毒症,判斷慢性腎臟病預後最重要的依據,是患者在治療後的反應。

一般來說,生活中,若問題出現了,我們就不得不考慮它出現了的事實。所謂健康養生,關鍵是健康養生需要如何做到。瞭解清楚健康養生到底是一種怎麼樣的存在,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喜歡就關注我吧,我們下期不見不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