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人丙吉在任丞相的時候,他有一個車伕嗜酒癮。有一次外出,車伕喝醉了,然後就吐在了車上。這司機當得不合格啊!

丙吉的下屬,就告訴丙吉這件事:“大人,得換一個車伕啊,太不像話了!”

這個下屬考慮得也很對,領導的安全很重要啊,萬一酒駕,領導的生命安全誰來保證?

丙吉倒是沒怎麼在意,揮揮手說:“算了,一件小事,如果我開除了他,他以後怕是沒有容身之地了!沒必要把事情做絕,寬容一點吧,他不過是把車墊弄髒,換一個便是!”

就這樣,這個車伕躲過了被辭退的命運。

這個車伕呢,別看愛喝酒,但也不是一無是處。他從小在邊塞長大,對邊塞的軍事情況,非常熟悉。

有一天,這個車伕外出,正好看見有傳遞軍書的人拿着紅白的袋子,他知道邊塞有緊急情況發生了,車伕就趕緊跟着送信的人到了官署,刺探得知原來有敵人進入雲中郡、代郡,他馬上回相府。

車伕喘着大氣對丙吉說:“大人,有敵人進入雲中郡和代郡,那邊一定有很多年老的官員沒有能力打仗,大人應該早做準備,以備陛下詢問。”

丙吉聽了,非常贊同這個觀點,於是他招來下屬,查詢了這兩個地方的官員、年紀和經歷。

沒過多長時間,皇帝果然召見丞相丙吉和御史大夫,詢問他們相關官員的情況,丙吉都能詳細的回答出來,而御史大夫倉促之間肯定沒法回答得讓皇帝滿意,受到了皇帝的責備。

宋朝時,郭進擔任山西巡檢,有一個軍官去皇帝那兒告他的狀。皇帝召見了這個人,詢問一番之後,發現他是誣陷,於是,就把他遣送給郭進,讓郭進殺了他。

這個時候,正好趕上賊寇入侵,郭進就對這個軍官說:“你不是膽子挺大嗎?你敢跑到皇帝那告我,說明有勇氣!現在,我給你一個活命的機會,如果你能跟我一起消滅賊寇,我就上書朝廷舉薦你,如果失敗了你自己跳河,不要髒了我的寶劍!”

這個軍官於是奮不顧身,全力以赴,結果宋軍大勝,郭進舉薦他做了更大的官。

這是《智囊》中的兩個故事。

作者馮夢龍是如何點評這兩個故事的?《智囊》中的點評很經典,我個人非常喜歡這兩句話:“容小過者,以一長酬;釋大仇者,以死力報!

這兩個小故事,給我們什麼啓示呢?

【一】容人小錯。別人的小錯,沒有必要揪着不放,反而容易生仇,不如一笑了之,對方反而會感激你的寬容。尤其是我們做管理,沒必要揪着員工的小辮子,還時不時念叨,只會把員工推向對立面。容人小錯,顯示我們的胸懷和氣度,下不爲例便是,千萬不要在別人的火上澆油,在傷口上撒鹽。這是爲人處世,也是管理心得。

【二】大錯輕罰。任誰犯了大錯,都會有天塌下來的感覺,心理壓力很大,往往無地自容。這個時候,我們就沒必要再去怎麼責怪了,他已經在懲罰自己了,我們何必要落井下石呢?輕罰、寬慰,讓他戴罪立功,往往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畢竟,我們不管怎麼處罰他,都無法挽回損失了。正如傑克·韋爾奇那個故事:一個高管給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損失,辭退他,不是讓損失更大嗎?留下他,他纔會更加盡心盡力!

相關文章